大順通寶,義軍錢之珍品

大順通寶為小平大樣錢,直徑約2.6~2.7釐米, 文字工整,邊廓勻稱,有光背、背“工”、“戶” 及背上川下戶四種。“工”、“戶”指工部和戶部分鑄,其中背“戶”者存世較少。而背上川下戶者,“川” 指鑄地,存世極罕,是義軍錢中之珍品。

大順通寶,義軍錢之珍品

此幣競拍信息在下方鏈接

張獻忠的大西政權另有“西王賞功”大錢,分金、銀、銅三種,用於獎賞有功將士,今已存世無幾,極其珍貴。除在上海博物館藏曾見三種錢外,今年嘉德也拍過金, 銀各一枚。

大順通寶,義軍錢之珍品

此幣競拍信息在下方鏈接

張獻忠陝西定邊人,生於明萬曆三十四年(1606年) ,幼年隨父販棗,屢遭鄉紳欺凌。年輕時曾服兵役,卻因違反軍紀,被趕出兵營。時正逢明末農民起義運動風起雲湧,糶禎三年(1630年),張獻忠在陝西米脂十八寨發動農民起義,與高迎祥、李自成同為陝西府容縣起義領袖王嘉胤、王自用的部將。

大順通寶,義軍錢之珍品

此幣競拍信息在下方鏈接

張獻忠自號“八大王”,因不願受入節制,遂從高迎祥、李自成起義軍中脫離,率部向東南發展,轉戰江淮流域。崇禎十一年(1638年) ,張南忠迫於明軍的強大攻勢,接受“招擾”,但其不改起義軍編制,不服從明王朝的軍事調遣,暗地裡屯積糧草,製造武器, 以待東山再起。

大順通寶,義軍錢之珍品

此幣競拍信息在下方鏈接

崇禎十二年(1639),在李自成的激勵下,張獻忠於湖北谷城再度起義。此後,率部在湖北北部和河南南部屢與明軍對陣廝殺,曾度攻下襄陽,處死襄王。

大順通寶,義軍錢之珍品

此幣競拍信息在下方鏈接

崇禎十六年(1643年),張獻忠攻下重鎮武昌,自封“大西王”。此後,又南下攻克長沙,控制湖南全境、湖北南部和兩廣大部分地區。

大順通寶,義軍錢之珍品

此幣競拍信息在下方鏈接

1644年初,李自成的大順軍向北京挺進,崇禎王朝行將覆滅,張獻忠趁明軍無力西顧之機,揮師西進,攻下四川,6月攻下重慶,8月佔領成都。同年11月, 張獻忠在成都稱帝,國號大西,年號大順,改成都為西京,置六部,創新曆,並鑄行大順通寶銅錢。據考,張獻忠入川后,大肆屠殺軍官百姓,川人血流漂杵,屍骨蔽野,是個十足的“魔頭”。

大順通寶,義軍錢之珍品

此幣競拍信息在下方鏈接

張獻忠在成都立足不久,清軍重兵即至。順治二年(1645年) 11月,清朝以招撫方式勸降,張獻忠斷然拒絕。次年,張率部北上抗清,在西充風凰山遇襲身亡,時年40歲。大西政權所鑄大順通寶,相傳系張獻忠收繳藩王府古銅器及城內外寺院佛像熔鑄,故銅色金黃,光潤精細!(文章參考相關書籍整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