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簡講書法:含有一個“止”,兩個“止”的字草化方法

L7-20 草書釋讀14

十三 人體:足

從人的「頭」開始講,終於講到「足」了。像講手那樣,先說足的生理結構,然後講足的功能。

13.1

黃簡講書法:含有一個“止”,兩個“止”的字草化方法

「止」以前講過幾次,三級課程21課中有這個圖,這是人的腳印,有五個腳趾,金文中還有簡化成三個腳趾的,三表示多。甲骨文把圖像線條化了,西周金文中有更簡單的寫法,這已經脫離了圖畫,變為文字符號了。楚簡有沿襲金文而來的草寫,這是後來草寫的源頭。睡虎地秦簡中出現了很方整的寫法,這是秦隸。

黃簡講書法:含有一個“止”,兩個“止”的字草化方法

我跟各位講過,草書中撇捺可以一點替代,如第7課講到「袁」字,最後的撇捺,〔就是紅色標示的這兩筆〕,草化時可以一點替代。又如「長」字,「良」字等等,均可如此處理。

黃簡講書法:含有一個“止”,兩個“止”的字草化方法

剛才說到,楚簡上「止」的草寫是早期草化實例,全用圓轉的弧線,來自金文,沒有方正的角位。變圓為方是隸書的特點,一條弧線可能變為兩筆。後來草書如智永《真草千字文》中的「止」字,顯然是脫胎於楚簡,下面用彎筍勢,上面撇捺簡省為一點,成為今草典範。懷素《小草千字文》中「止」用兩點,今草中沒有必要,行書和章草才用兩點。

黃簡講書法:含有一個“止”,兩個“止”的字草化方法

「止」字從隸書線條變成方正之後,到八分有了波勢,演變到行書、真書,有兩種表現形式,或是豎橫豎橫,後面兩筆平放,或是豎橫撇捺,後面兩筆斜放。二級課程介紹三牽綰,沒有講它的來源和變化,當時講的三牽綰適用於真書,就是斜放這一種,而平放的就當它是豎筆勢移位。學了隸書、草書之後,可以知道這兩種形式是關聯的,都來源於古文字「止」字,下手兩筆都一樣,接下來的兩筆僅僅是角度不同,而筆鋒走法相同,所以這兩種都可以看作是三牽綰。

黃簡講書法:含有一個“止”,兩個“止”的字草化方法

豎寫成撇,橫寫成捺,在書法中常見,也就是一個角度變換而已。我講過有些只有橫豎的字,容易寫得呆板,如「田」字,草書把框架中的十字寫成撇捺。又如飛帶勢,原本是兩撇一捺,這捺也可以寫成橫。今後我們還會遇到很多這樣的情況。

13.2 足

黃簡講書法:含有一個“止”,兩個“止”的字草化方法

甲骨文中的「足」字,解釋很多,大約有四種觀點:一是「足」包括大腿、小腿直到腳底,楊樹達主此說,二是從膝蓋骨開始算,直到腳底,朱駿聲主此說,三是從小腿肚〔古代叫腓Fei2腸〕開始,直到腳底,四是從踝骨開始,僅僅指腳板。這四種觀點哪一個對呢?我們來看看甲骨文、金文「足」字,從這兩個字來看,「足」字下面是「止」,上面還帶有一段腿,比較合理的是從膝蓋骨開始。

黃簡講書法:含有一個“止”,兩個“止”的字草化方法

誰都看得出,甲骨文和金文這兩種寫法太複雜,類似繪畫,好處是可以看到當時人的想法。甲骨文、金文其實都有比較簡單的寫法,有一種是「止」上面寫了個P字形,應該是膝蓋骨和小腿,再簡化這個P字形變成了口字形,楚簡有「足」字的草寫,上面就是篆書「口」。小篆取甲骨、金文的簡寫,由此而來的秦簡快寫,下面「止」有兩種形式,都只用三筆,類似楚簡。

黃簡講書法:含有一個“止”,兩個“止”的字草化方法

還要注意一點,甲骨文、金文這種寫法,在當時可以是「足」字,也可以是「疋〔Shu1〕」字,「疋」就是「足」,到戰國時才開始漸漸分開,分開後「疋」的意義開始增加,讀音也多了,如匹、雅等等。小篆是秦代的正體,「足」上面寫為口字形,而「疋」上面是一個圈,不封口。我感興趣的是,楚簡上「足」和「疋」草寫怎樣區別,上面寫口字形的,這是「足」。上面取節耳化勢的,這是「疋」,那時當然還沒有節耳化勢這個名稱。楚簡寫法早於秦代小篆,是金文大篆時代的產品,也就是說,很早以前已經運用到節耳化勢這種寫法了。

「足」字草化,上面的口字形用一橫替代,結果跟「之」字非常相似,

黃簡講書法:含有一個“止”,兩個“止”的字草化方法

用的時候要小心。14課中講過,單獨寫個「足」收尾往往向上,而「之」字經常向下,以此來加以區別,但同下一字如「足下」連寫時,也只好向下了。這些都已講過,請各位查一下筆記。

黃簡講書法:含有一個“止”,兩個“止”的字草化方法

「足」是一個部首,當作偏旁時直接用之字形替代,如這個「踐」,「足」旁寫成之字形,看起來好像三點水,從筆勢說就是隔水勢。右旁兩個「戈」,只需寫一次,倒筆寫戈法,寫完後加一點表示重複,就可以了。

13.3 含有一個止的字

黃簡講書法:含有一個“止”,兩個“止”的字草化方法

我們已經知道「止」是人的腳,現在來看看哪些字含有一個「止」。剛才說的「足」就是一個例子,「足」下面是「止」。

黃簡講書法:含有一個“止”,兩個“止”的字草化方法

「之」字是「止」字下面加一橫,許慎解釋這一橫是地,具體點說是地上一個標誌,好像運動場上的起跑線,從這裡走出去,就是「之」的本義,《說文解字》:之,「出也」,引申義有往、到、至等等。金文已經脫離了圖畫,其後寫法向兩個方向發展:一如小篆的寫法,一直到漢末《張遷碑》都有小篆隸定的寫法。二是如《散氏盤》上的寫法,屬於金文的草寫,這一寫法也傳下去了,現在的正楷字就是從草寫發展而來的。

黃簡講書法:含有一個“止”,兩個“止”的字草化方法

睡虎地秦簡這寫法,上面用顧盼勢,下面橫寫成了捺,這也是以捺代替橫的例子。但皇象草化「之」,上面改用了雞頭勢,以方便手腕一左一右來回。索靖四筆全分開,最後的橫筆改用尖鋒起,這樣少了一個明節點,來回搖腕更暢順了。到後來出現大量滾動寫法,只需一個袞筆勢就寫出來了,《古詩四帖》的「之」,是比較極端的例子,少了點輕重虛實變化,不如孫過庭寫得好。

黃簡講書法:含有一個“止”,兩個“止”的字草化方法

王羲之名字中就有「之」字,應該很熟悉「之」的寫法。在《寒切帖》中,第一行有「羲之報」,最後一行也有,把前後兩個「之」放大,可以看到兩個字效果不同。最後這個「之」是袞筆勢,這個沒有疑義。第一行這個多了兩個明節點,這是小圈起作用,有些人說這是雞頭勢加一捺,或者一點加奮筆勢,等等,分筆勢時,有點把握不定。我意單以中線大圈看,跟索靖寫的「之」一樣,上面的雞頭勢本來就屬於袞筆勢,是滾動的,下面捺筆一波三折,照「永」字八法也是滾動的,兩個滾動加在一起,所以整個「之」字仍可以歸入袞筆勢。

秦簡中的「之」字和甲骨文中的「有」字,幾乎一樣,我們知道商周金文是正體,甲骨文是草體,金文「有」是一個手拿著一塊肉,甲骨文把

黃簡講書法:含有一個“止”,兩個“止”的字草化方法

「肉」用一橫替代了,這樣的寫法後來就不用了。章草寫「有」,上面的手取交爭勢「又」,下面的「肉」取飛帶勢,這些都已經講過。今草把飛帶勢一捺移到下面,上面的「又」後來越圈越小。

黃簡講書法:含有一個“止”,兩個“止”的字草化方法

「止」字上面加一橫是「正」,其實金文上面不是一橫,是肥筆,或圓或方。肥筆在甲骨文中用四方形表示,好像口或囗,到小篆肥筆統一為橫,就是現在的「正」。章草中間用兩點,今草省為一點,兩點等於一橫,今草這一點就是小小的橫。

黃簡講書法:含有一個“止”,兩個“止”的字草化方法

比較特殊的是「此」字,它是左右打通寫的。甲骨文「此」,左邊是「止」,右旁是「人」,秦簡保留了這一基本結構。草化時,左邊的「止」為彎筍勢加一小橫,右旁的「人」類似「匕」,寫出來好像「比」字,顯然不行。解決的方法,是學秦簡中另一種左右打通的連寫法,這樣就不至於引起誤會。今草標準寫法,應該如王羲之《十七帖》中用一點,這一點拉長為一橫也可以。

「是」,常用字,籀文、小篆都是「日」下一個「正」,籀文「正」多一橫,這是古文寫法。秦簡把篆字隸定,但最後一筆還是用弧線,直到漢

黃簡講書法:含有一個“止”,兩個“止”的字草化方法

隸,才逐漸變成撇捺。「是」字草化,在楚簡上已經出現,但只是民間寫法,章草,上面「日」用飛帶勢,下面三橫,中間一橫就是楚簡中間兩點連寫,也就是楚簡中的「止」這部分,可以寫成「乙」。「乙」帶有一個雁尾,類似「足」字,這影響到今草,王羲之等都用三橫,收尾都向上,如果向下,可能是「昊」等字。注意王羲之寫「日」有兩種寫法:一是取飛帶勢,二是取阜耳倒筆勢。名家怎樣變換筆勢,這是我們要特別注意的。

黃簡講書法:含有一個“止”,兩個“止”的字草化方法

下一個,「走」在三級課程21課中講過,金文是一個奔走的人,下面寫個「止」,表示用腳。《說文解字》把上面的人解釋為:「從夭、止,夭止者,屈也」,「夭」是彎曲的人,有人說是奔跑時足彎曲。在隸書中上面的「人」線條拉直,慢慢變成土字形。這反映在早期草書中,如西漢《神鳥傅》中的「走」,上面取土字形奮筆勢移位,下面是外略勢。今草可以重新組織筆勢,「土」下一橫可以歸於下面,上面取十字勢,下面三橫取奮筆勢。

黃簡講書法:含有一個“止”,兩個“止”的字草化方法

「走」也是一個部首,作為偏旁還可以簡化,如「起」字,左邊的「走」十字勢下只需兩橫,也就是寫成了乙字形。如果「十」和「乙」連寫的話,整個左邊,可以看成奮筆勢移位。

黃簡講書法:含有一個“止”,兩個“止”的字草化方法

「辵」也講過幾次了,這個字本身很少用,但作為偏旁就是走之旁,那就是經常遇到的。六級課程第2課以「道」為例講隸變,如果加上秦簡寫法,可以看出漸變的過程。章草寫走之旁,用蠆尾勢或外略勢,今草更簡單,用鳥雛勢,省略那個雁尾痕跡,這些在二級課程26課中已經講過了,《玉堂禁經》把這些都歸於「乙腳異勢」。

13.4含有兩個止的字

黃簡講書法:含有一個“止”,兩個“止”的字草化方法

如腳趾的「趾」,就有兩個「止」。其實「止」就是「趾」的本字,後來意義多了,就增加了「足」字旁,繁化出「趾」,多了一個新字。意義要分清楚,無奈就要繁化,創造新字;書寫要迅速,那就要簡化,古人創造了草字。這就是文字發展的規律,正草兩途,方法不同。

黃簡講書法:含有一個“止”,兩個“止”的字草化方法

含有兩個「止」的字,比較典型的有「步」。甲骨文兩個「止」上下排列,當時寫法還比較亂,有寫兩個左腳,或一左一右,到小篆就固定為上左下右,都是三筆,秦簡寫法也是這樣,不過下面右腳看起來好像「少」字。草書上面「止」用一點,連通下面「少」的中豎。分筆勢的話,先寫一開豎筆勢,然後「少」字顧盼勢,今草也是這樣。有些人寫「步」,寫完了還多加一點,我跟各位講過,級別越高點越少,加點非常謹慎。草書中如「踐」表示戈法重複才加點,隨手加點不是好習慣,下筆時候要想清楚。

今天就講這些,謝謝。

本節要點:

· 人體­足:止,足。

· 含有一個止的字:之,正,此等。

· 含有兩個止的字:趾,步。

複習思考:

·

黃簡講書法:含有一個“止”,兩個“止”的字草化方法

孫過庭寫「淺」字,最後加一點,懷素沒有加,哪一個對?

· 沒有加點,可能是那一個字?可以在懷素《小草千字文》中找一找。

· 試用草書寫下面詞語〔擴號內不必寫〕:

· 不足為外人道也。﹝桃花源記﹞

· 法禮足禮,謂之有方之士。﹝荀子﹞

· 言以足志,文以足言。﹝左傳﹞

· 止於至善。﹝禮記·大學﹞

· 平心持正。﹝漢書·李廣傳﹞

· 名不正則言不順。﹝論語·子路﹞

· 走投無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