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品種選擇,科學灌溉與病蟲害防治技術,來學學!

優質水稻高產栽培技術,就是通過科學選擇種植地,優選水稻品種,保證水稻生產基地安全,通過科學田間管理,科學施肥,科學病蟲害防治,保證水稻生產過程的安全性。這些年,隨著農業產業結構不斷調整,進一步發揮水稻的生產能力,提升單位面積內水稻產量,就成為現階段農技工作者需要重點攻克的難題。

水稻品種選擇,科學灌溉與病蟲害防治技術,來學學!

1品種選擇

水稻品種的生產能力是實現水稻優質高產的關鍵,因此應該結合本地區的生產實際、氣候環境、種植制度、市場需求選擇經過審定或引種備案、米質優良、豐產穩產、性能良好、生育期適宜、抗病能力較強、適應能力廣泛的雜交水稻品種。同時還應結合水稻種植情況、病蟲害發生情況、定期更換水稻品種,避免長時間在同一個區域內連續多年種植一個水稻品種導致病蟲害不斷積累,使得病蟲害嚴重發生。婺源以一季稻為主,一季稻可選用常規稻九香粘、外引七號、興安香佔、贛晚秈30(923)、贛晚秈40等,雜交稻隆兩優534、晶兩優534等。同時可選用晚稻品種常規稻美香新佔,雜交稻萬象優華佔、泰優398、野香優2號、泰優871等。

水稻品種選擇,科學灌溉與病蟲害防治技術,來學學!

2培育壯秧

首先,浸種消毒。在播種前2~3天,選擇晴朗天氣,將種子拿出之後,連續晾曬2~3天,提高種子吸水能力,利用太陽光將種子表面的致病菌殺死。曬種結束之後,利用飽和食鹽水或清水選種,將種子撈出後,使用清水沖洗乾淨,選擇使用米鮮胺、乙蒜素或1%的石灰水浸種,對種子表面進行消毒處理;

其次,科學播種。育苗過程中,種子需求量要結合水稻品種特性綜合確定。通常情況下,雜交水稻用種量一般為早稻1.75〜2.0kg,晚稻1.25〜1.5kg,一季稻0.75〜1.0kg。常規水稻品種運總量一般為早稻4.0〜5.0kg,晚稻3.0〜4.0kg,—季稻2.0〜3.0kg。溼潤育秧按照秧田和本田1:10的比例配比,塑盤育秧早稻為561孔的塑盤每畝45~50片,晚稻為434孔塑盤每畝65~70片,一季稻為434孔塑盤每畝50~60片。

水稻品種選擇,科學灌溉與病蟲害防治技術,來學學!

再次,施足基肥,及時追肥。在育苗之前,一般每畝追施完全腐熟的有機肥1000kg,並施入三元複合肥30kg。水稻生長到兩心一葉時,及時向苗床追施尿素和氯化鉀,各3~5kg,移栽前3~5天追施尿素和氯化鉀3~5kg作為送嫁肥;

最後,強化秧田管理。在整個育苗期間,應該始終堅持以預防為主,綜合防治的原則,做好苗床病蟲害防治管理工作。要嚴格按照國家禁止限用農藥管理規定和綠色農產品農藥使用標準的相關要求,選擇使用化學農藥,科學防治水稻病蟲害,禁止使用高毒高殘留農藥,推廣使用低毒低殘留的化學農藥和生物農藥。

水稻品種選擇,科學灌溉與病蟲害防治技術,來學學!

3適時移栽,合理密植

移栽時間的選擇對水稻秧苗後期生長髮育有著至關重要的影響,如果移栽時間過早,水稻秧苗瘦小,不利於秧苗成活,如果移栽過晚,難以確保水稻完成整個生長髮育全過程。一般情況下,在水稻30日齡之後,就可以進行移栽了。在移栽過程中,一定要控制好田間定植密度,如果定植密度過大,會導致土壤水分和養分供給不足,使得水稻不能正常生長,影響其生長速度,嚴重的還會導致田間病蟲害集中爆發從而影響到水稻產量和品質。而如果定植密度過稀,一方面會嚴重浪費土地資源,另一方面還會影響到土地保溫效果,同樣會影響到水稻的整體產量。通常情況下,早稻每畝插足2.2~2.5萬蔸,雜交稻每蔸2粒穀苗,常規稻4~5粒穀苗,一季稻插足1.2~1.6萬蔸,雜交稻每蔸1粒穀苗,常規稻每蔸2~3粒穀苗,晚稻插足1.8~2.2萬蔸,雜交稻每蔸1~2粒穀苗,常規稻每蔸3~4粒穀苗。有條件的種植地,建議推廣寬窄行種植模式。

水稻品種選擇,科學灌溉與病蟲害防治技術,來學學!

4 科學施肥

優質高產水稻栽培過程中,應該始終堅持以有機肥為主,化肥為輔,控制氮肥施入量,增施磷肥、鉀肥的施肥原則。一般情況下有機氮佔總氮的50%以上。有機肥種類繁多,可以選擇綠肥、稻草還田、沼肥、餅肥、畜禽糞便和商品有機肥。在施肥之前要對土壤進行測土配方,根據測土配方結果,精準配比肥料,確保科學施肥。通常情況下,有機肥磷肥應該作為全部基肥施入,氮肥和鉀肥按照基肥分櫱肥穗粒肥早稻6:2:2、中晚稻5:2:3的比例施入,同時還應該做好水稻生長中後期葉面施肥工作。

水稻品種選擇,科學灌溉與病蟲害防治技術,來學學!

5 科學灌溉

首先,控制灌溉量。一般情況下,水稻稻田每次灌溉深度維持在2cm左右,儘量增加水稻田面的暴露時間,除了對稻田進行曬田處理之外,其他時間應該保持到田間土壤溼潤,地面不開裂;

其次,提倡多次輕曬田。當田間基本有效分櫱數量達到計劃有效分櫱量的80%左右時,就可以進行曬田處理了,曬到田間微微開裂,田間不陷腳為宜,保持裂不增寬、土不回軟,多次輕曬,到倒2葉露尖期覆水養胎。當遇到不利天氣,如低溫高溫時,應該增加水層深度,通常情況下水層保持在5~8cm以上。

最後,適時斷水。一般早稻收穫前5天、中晚稻收穫前7天斷水。

水稻品種選擇,科學灌溉與病蟲害防治技術,來學學!

6 病蟲害防治

水稻病蟲害防治應該始終堅持農業防治、生物防治、物理防治為主的防治措施,當上述三種手段不能很好的控制田間病蟲害,就需要選擇農藥進行針對性防治。農藥選擇過程中,應該注意合理混用,輪換交替使用農藥,避免病蟲害和致病原產生耐藥性。選擇使用75%的三環唑可溼性粉劑30g,40%稻瘟靈乳油45ml,或2%的春雷黴素水劑75ml,兌水50kg防治稻瘟病。紋枯病可以選擇使用20%的井岡黴素懸浮劑40g,兌水50kg針對性防治。稻薊馬和葉蟬可以選擇使用20%的吡蟲啉乳油15ml,兌水15kg進行田間防治。稻曲病可以選擇使用5%的井岡黴素水劑,500m1兌水50kg噴霧。細菌性條斑病可以使用20%的硅唑•米鮮胺水乳劑50ml,兌水50kg進行針對性防治,效果顯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