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迅哭著談人生遺憾:生命來來往往,來日並不方長

願你好好珍惜親人,用心陪伴他們。

——茲心


前兩天的 《你好生活》節目裡,尼格買提問朱迅:“人生最大的遺憾是什麼?”

原本還帶著笑意的朱迅,面對這個問題時,很快紅了眼眶,她說:“我爸爸走之前,他說想回家。”

原來,朱迅的爸爸當時在醫院接受治療,身上插滿了管子,朱迅以為父親會像之前那樣克服難關,就選擇繼續治療。可沒想到,這一次,卻與以往不同,徹底成了永別。

朱迅哭著說:“如果我知道他要走了,我就幫他拔掉管子,帶他回家了。”

幾位主持人,一面輕聲安慰,一面也檢討自己對家人的虧欠。

印象最深的,是康輝說的那句,“我們在能給予的時候,就去給予,千萬不要覺得日子還長”。

是啊,很多事,總是始料不及;很多人,總是乍然離場。

生命來來往往,來日從不方長。

朱迅哭著談人生遺憾:生命來來往往,來日並不方長

國學大師季羨林,曾經說過,這輩子最後悔的事,就是離開故鄉,離開了母親。

季羨林6歲就出國求學,期間兩次奔喪回家,但是都沒有和母親好好相處。

母親病危時,季羨林日夜兼程地趕回家,卻只得到母親留下的遺言:“早知道你出去了就不再回來,我真後悔當年讓你出去。”“這幾年,我日夜想著你,這種痛苦,是你無法想象的。”

季羨林聽後,恨不得撞死在棺材上。

母親健在時,不曾好好陪伴,母親離開時,只能追悔莫及。

樹欲靜而風不止,子欲養而親不待。人世間最大的遺憾,莫過於此。

去年11月7日,費玉清在臺北舉辦了告別演唱會,宣佈退出歌壇。

一封他曾親手寫下的告別信,也在網上曝光,裡面有這樣幾句話,讓人讀罷淚目:

這麼多年來,為了達到更高的境界,我一直快步向前,卻也忽略了欣賞沿途的風景;


當父母都去世後,我頓失了人生的歸屬,沒有了他們的關注與分享,絢麗的舞臺讓我感到更孤獨。

再大的成就,也補償不了對家人的虧欠;再多的榮光,也彌補不了對至親的遺憾。

父母的離開,教會了費玉清學會珍惜,而他也終究放下名利,迴歸到了如今的家庭。

汪曾祺說:

“家人閒坐,燈火可親”。於普通人而言,一家人整整齊齊,就是最大的幸福。

所以——

別再嫌棄父母太嘮叨,我們認真傾聽就好;

別再抱怨爸媽懂得少,我們好好表達就好;

別再評判他們的愛好,我們努力支持就好……

陪伴,是最長情的告白;守護,是最有意義的珍惜。


朱迅哭著談人生遺憾:生命來來往往,來日並不方長


朱迅哭著談人生遺憾:生命來來往往,來日並不方長


前兩天和朋友聊天,談到婚姻,她跟我說,“你知道嗎,這場疫情,教會我最大的道理就是珍惜。”

朋友剛結婚一年,和她的老公都是性格內向的人,兩個人在一起也沒什麼話,所以,她總是跟我們打趣,“別人是七年之癢,我們一年就做到了”。

言語間,多少會讓人覺得落寞。

可最近她和我們在一起時,總是時不時地將話題扯到自己的老公身上,明眼人都看得出來,她再也不是那個在愛情裡不得志的姑娘。

朋友談到在家自我隔離的這段日子,她每天早晨都要在線上視頻開會,老公洗臉刷牙完畢,總是會不動聲響地鑽進廚房,不一會兒,就端出一碗熱湯,放到她的桌上。

視頻會議結束後,湯的溫度剛剛好,雖然味道談不上美味,卻熨帖了胃,暖熱了心,也喚醒了愛。

每天早晨,兩個人還是沒有太多話,但是房間卻有一種溫馨在流動。

其實,平淡的生活裡,藏著最深的幸福。可太多的痴男怨女,沒經得住大風大浪,也沒經得住細水長流。

這場來勢洶湧的疫情裡,多少告白,再也沒有開口的機會;多少誓言,再也沒有兌現的可能。多少人,想愛,卻沒了運氣;想珍惜,卻沒了緣分。

不要總想等有空,再去珍惜;不要總想等有錢,再去關心。不要等人走了,才明白心之所向;不要等情散了,才開始追悔莫及。

一旦錯過,有些人,你此生都不會再遇見;有些心動,你此生都不會再擁有。

趁著時光還在,趁著彼此還在,用心體會,好好去愛。

正如那句歌詞,“能夠握緊的,就別放了;能夠擁抱的,就別拉扯”


朱迅哭著談人生遺憾:生命來來往往,來日並不方長


朱迅哭著談人生遺憾:生命來來往往,來日並不方長

有人說,兩個人之所以會走散,是因為:

一個不問,一個不說;

一個不退,一個不讓;

一個不等,一個不追。

年少的時候,總以為任何一段感情,都講究無怨無悔的付出,可是年紀漸長,慢慢明白,任何一段關係,可以不要求有回報,但必須要有迴音。

真誠,不該換來接二連三的套路;熱情,不該承受三番五次的冷漠。

再好的感情,也經不起虛偽的敷衍;再鐵的關係,也扛不住刻意的疏離。

樹葉,不是一天變黃的;人心,也不是一天變涼的。

真心換真心,換不來就死心。

有人說,人這一生,會和800萬人相遇,但真正能走近的,只有200人。

所以,能夠遇見,已是天時地利;能夠陪伴,更是莫大的榮幸。

我們不必糾結,明天和意外,到底哪一個先來;也不必再對過去,緊抓不放,耿耿於懷。

珍惜每個擁有的當下,珍惜每個在乎的人,就是最好的安排。

借用作家李尚龍的一句話:此時此刻就是一切,此時此刻就是永遠。

餘生,願那種瑣碎而又彌足珍貴的幸福,你我都有;願那份笨拙卻又溫柔至極的在乎,你我都會。

來日不方長,且行且珍惜。


*注:配圖來自攝圖網


*作者:一梨:一個遊走於課堂和實驗室,會做炸藥的暴躁白羊女。本文首發慈懷讀書會(ID:cihuai_dushuhui),因書明理,以慈懷道,轉載請在後臺回覆“轉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