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說河北的藥王與神醫

瘟疫橫行旬日長,祛痾良藥待臨床。可憐億萬老少眾,瘋搶雙黃連熬湯。

一句打油詩,國人眾生相。面對新型肺炎,惶惶不知所措,而各路神仙也頻獻仙藥,芸芸眾生則應聲去搶,殊不知背後的藥商一邊數錢一邊暗自發笑。疫情面前,我們更多的需要真正的靜下來,少出門,多思考,修身養性,調整我們的生活習慣,反思我們的價值追求,以敬畏之心、堅韌之志熬過去,以期未來轉過來。

在河北談到“尋醫問藥”,不得不提燕趙大地國保單位裡供奉的神醫與藥王,即內丘扁鵲廟、安國藥王廟,均為國家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說說河北的藥王與神醫

扁鵲廟位於內丘縣城西北的神頭村,北枕鵲山,南鄰襄水,廟前有“九龍柏”、“藥石”摩崖石刻,廟內有扁鵲墓存焉。扁鵲本渤海郡鄚人,姓秦名越人,在趙國以上古神醫扁鵲名也。因醫好趙簡子五日不醒之症,“簡子賜扁鵲田四萬畝”於“中丘之蓬山”即今內丘鵲山。我是在己亥年中秋過後到訪的。

說說河北的藥王與神醫

說說河北的藥王與神醫

關於扁鵲廟始建年代,《魏書》地理志殷州南趙郡中丘縣項下“有中丘城、博陽城、鵲山祠”。這與廟前元至元五年所立《國朝重修鵲山神應王廟》(即著名的“透靈碑”)相互印證,該碑有言“漢唐以來,像而祀之者,舊矣,五季之亂,數經殘圮。周顯德中,安國軍節度使陳恩讓為重修之。是時碑刻,已有稱王,未知封自何代。宋嘉佑初,仁宗不豫,遣使詣廟求醫,使未至而疾廖,始降璽書賜號神應”,北宋獲封“神應王”。

說說河北的藥王與神醫

說說河北的藥王與神醫

司馬遷在《史記》為扁鵲立傳,其中有言“使聖人預知微,能使良醫得蚤從事,則疾可已,身可活也。人之所病,病疾多;而醫之所病,病道少。故病有六不治:驕恣不論於理,一不治也;輕身重財,二不治也;衣食不能適,三不治也;陰陽並,藏氣不定,四不治也;形羸不能服藥,五不治也;信巫不信醫,六不治也。有此一者,則重難治也。”面對今日之境,或有所思考者。

說說河北的藥王與神醫

稱藥王者,多為孫思邈,而安國藥王廟供奉的藥王確實邳彤。到訪藥王廟是在戊戌年暮春,隨金石學會老師一起到安國興國寺訪碑,當時做了首打油詩“晨起訪碑古,午餐素齋堂。崎嶇冀中地,祁州藥王藏。太中山寺久,三聖庵名揚。儒釋不分道,興國澤裡鄉”。

邳彤何人也,此君乃東漢中興大將,漢光武帝劉秀雲臺二十八將之一,後封武義侯、靈壽侯。《後漢書》作者對其評價“若乃議者欲因二郡之眾,建入關之策,委成業,臨不測,而世主未悟,謀夫景同,邳彤之廷對,其為幾乎!語曰“一言可以興邦”,斯近之矣”。此人一言興邦,而今卻有人一言禍國。

說說河北的藥王與神醫

說說河北的藥王與神醫

至於一個武將何以被尊奉為藥王,史書沒有記載。清乾隆版《祁州志》載“邳丹王廟,俗呼為皮場王即藥王廟也,在南關。按王本州土神,自宋迄今,以醫顯靈有疾者禱之即癒,相傳先朝有秦王等疾諸醫莫療,一醫後至進藥數丸立癒,問其姓名,對曰祁州南門外人也,遣使即其地始知為神召,立廟祀之。宋建中元年封靈貺侯,後改封公,鹹淳六年加封明靈昭惠顯佑王,建廟臨安,國家凡有災殈必遣使禱之,制文有曰:醫之所難療者,神能療之。又曰:肇跡東京,顯靈河北。”

說說河北的藥王與神醫

說說河北的藥王與神醫

其“藥王”之名貨真價實,為中國歷史上唯一一位受過皇帝加封的藥王。安國藥王廟內有墓存焉。因為朝廷敕封,藥王廟以黃琉璃瓦覆頂,顯示著與眾不同,同時也可解釋牌樓上“顯靈河北”“加封南宋”,其廟額為清朝著名“宰相”劉墉所書。

說說河北的藥王與神醫

說說河北的藥王與神醫

藥王廟內碑碣林立,其中清咸豐年間的無首碑碑文頗具哲思,特摘錄如下:先王以神道設教,神者靈也。靈爽之氣充宇宙,靈應之恩遍黎民,蓋人知所嚴憚而福禍自有不爽者也。茲因沉痾以累,百方難醫,垂蒙宏慈竟獲痊癒,足見靈爽式慿靈應最捷。豈可不敬神,又豈能圖報哉?

所謂敬神,實為敬畏,必須敬畏自然、敬畏生命、敬畏人民、敬畏良知。

說說河北的藥王與神醫

歡迎關注微信公眾號

說說河北的藥王與神醫

河朔訪古公眾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