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滅亡時為什麼沒看到錦衣衛的身影?

明朝末期,以戰力最強著稱的錦衣衛究竟做了什麼?錦衣衛這個在明朝所誕生,而且是明朝獨有的機構,可以說貫穿了整個明朝歷史發展的始終,到明朝滅亡之時,為何錦衣衛沒能夠為國而戰?

想要明白其中的緣由,就要弄清楚錦衣衛發展的來龍去脈,以及這一特殊群體的主要職能。

朱元璋建立大明王朝之後,設立了一個與後來的錦衣衛有著相似功能的機構叫做拱衛司,後又改名為“親軍都尉府”。統轄儀鸞司,掌管皇帝儀仗和侍衛。主要的任務便是護衛皇帝的安全,沒有情報機關的特徵。


明朝滅亡時為什麼沒看到錦衣衛的身影?


直到洪武15年的,公元1382年,朱元璋裁撤了親軍都尉府和儀鸞司,在此之後專門設置了錦衣衛,而與之前的親軍都尉府相比較而言,錦衣衛已經具備了十分明顯的情報機關的特徵,朱元璋賦予錦衣衛的主要職能便是情報刺探、偵查逮捕,審問.....。

錦衣衛還有另一個職能,就是策反敵將。錦衣衛的主要職能可以分為對內和對外兩個部分,對內不僅要負責保衛皇帝的安全,還要監督朝廷當中的諸位大臣,對外,便是要從事各種間諜和策反活動,使得大明朝廷能夠及時掌握周邊國家的動向,以便及時應對。

其實,朱元璋之所以會設置錦衣衛,最主要的目的就是希望通過對錦衣衛的控制,進而掌控朝廷官員的一舉一動,達到威懾百官,皇權至上的目的。為此,他賦予了錦衣衛超常的權力。


明朝滅亡時為什麼沒看到錦衣衛的身影?


專門設置了鎮撫司這樣一個機構,其中掌管鎮撫司的官職便叫做錦衣衛指揮使,這個官職的人選,朱元璋以及後世的明朝皇帝都會選擇他們十分信任的武將來擔任。

錦衣衛雖是由朱元璋親自設置的,但在五年之後,也就是洪武20年的時候,朱元璋突然下令焚燬錦衣衛的全部刑具,鎮撫司內所關押的囚犯的全部都轉交刑部審理,之後便宣佈將錦衣衛徹底廢除了,朱元璋之所以會突然廢除錦衣衛,主要是在明朝初年的四大案中都有錦衣衛的身影,後世稱“明初四大案”,四大案牽連被殺的人數達十多萬。

這個時候,開國的元勳已經被屠戮殆盡。另外,由於牽連波及的人數太多,這樣下去社會可能會發生動盪。同時錦衣衛的權力和影響也在快速擴大,以後也會帶來新的麻煩。綜合考慮,朱元璋徹底廢除了錦衣衛,直到自己去世也沒有恢復。


明朝滅亡時為什麼沒看到錦衣衛的身影?


此後,朱棣發動靖難之役登基稱帝,重新啟動了錦衣衛機構,,這與他當時迫切的需求有關,朱棣剛當上皇帝,而建文帝下落不明,朝中大臣反對的又很多。朱棣需要及時掌握朝中文武百官的一舉一動,探聽官員動向。

自從朱棣緊急恢復之後,錦衣衛直到明朝結束一直存在。主要承擔的責任依然是對內和對外兩個部分。但主要功能是對內,皇帝通過錦衣衛,達到監對朝廷官員的監督。

明朝末年,天下大亂,錦衣衛這個機構在幹什麼?

這就要說到,隨著皇帝的更替,錦衣衛的地位也在逐漸變化著,在朱元璋之後,歷代皇帝為了權力的制衡,逐漸增加新的特務機構,比如東廠、西廠.....,慢慢的錦衣衛的地位也就降低了。明朝末年的時候,錦衣衛就成為了另一個特務機構東廠的附庸。


明朝滅亡時為什麼沒看到錦衣衛的身影?


本質上來講,錦衣衛這樣的特務機構屬於內衛的範疇,在對抗各地的農民起義,以及勢力越來越大的滿清政權方面,他們唯一能做的也只能是收集情報,是沒有辦法衝鋒陷陣的。此時地位微弱的錦衣衛也只能依附於東廠活著。

這個時期,朝廷內外交困,到皇帝朱由檢時,各種問題都相繼爆發,明朝已經積重難返。錦衣衛這樣的機構也就隨著明朝的滅亡,一起消亡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