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州及時釋放政策“紅利” 首季度辦理出口退稅27.9億

受疫情影響,許多企業面臨著原材料價格上漲、人工和運輸成本增加等難題,急需週轉資金。對此,惠州稅務部門進一步提效增速,為受疫情影響的企業提供更加便利的服務,及時釋放政策“紅利”,為企業注入資金“活水”,助推企業加快復工復產。據統計,今年一季度,全市稅務系統辦理出口退稅額27.9億元,免抵稅額22.5億元,惠及出口企業2400多戶,其中復工復產企業2300多戶,辦理退稅額逾26.8億元。

退稅款為企業復工復產抗擊疫情注入“稅動能”

“出口退稅無紙化申報、非接觸式辦理,數千萬元的出口退稅款很快就到賬了。有了這筆款項,資金盤活了,發展的信心更足了!”勝宏科技(惠州)股份有限公司財務總監朱國強介紹,該公司在2至3月份收到退稅款共5300多萬元。

勝宏科技是全球印製電路板製造百強企業,也是廣東省第一批抗疫物資配套生產復工企業。疫情期間,勝宏科技作為海康威視的PCB供應商,在接到原料供應需求後,於大年初三迅速復工復產。截至3月上旬,該公司向海康威視供應了20餘萬片涉及測溫儀產品的PCB核心部件,有力保障了武漢地區紅外線體溫檢測儀等防疫物資的供給。此外,勝宏科技還投資2000萬元開設了口罩生產線,生產的口罩除國內捐贈外,還出口到德國等歐洲國家,為全球戰疫助力。“從提交申請到退稅到賬,很快就完成了。”朱國強表示,“退稅款為企業復工復產,抗擊疫情注入了極大的‘稅動能’”。

疫情防控期間,惠州市、縣兩級稅務部門抽調業務骨幹力量,組成8個出口退稅服務團隊,用活電話、企業微信群和QQ群、出口退稅綜合服務平臺,加強對轄區內出口企業的政策宣傳和業務輔導,採取快報、快審、快批的特辦方式,及時為企業解決復工復產資金週轉問題。

位於龍門縣的美律電子(惠州)有限公司主要生產經營電話受話器、麥克風、喇叭、耳機等電子產品,產品主要銷往美國、澳大利亞等地區。去年銷售收入達9億元。針對出口企業面臨的資金困難,稅務部門加班加點,加快退稅審批。“疫情期間,在稅務局及時輔導下,公司申請的近2000萬元退稅款很快就到賬了,復工復產有了保障!”美律電子企業負責人表示。

此外,惠州稅務部門對需實地核查的首次出口企業,按照“容缺辦理”的原則,先予以辦理出口退稅,再視疫情防控情況進行補充實地核查。

位於惠陽區的惠州市弘一進出口有限公司就享受到了稅務部門提供的便捷服務。該公司是一家首次辦理退(免)稅的小型外貿企業,受疫情影響,供應商催款,資金流緊張,企業面臨較大的壓力。稅務部門開展點對點精確幫扶,輔導企業在出口退稅綜合服務平臺進行免退稅申請,先行審核審批辦理退稅,待疫情結束後再進行實地核查。“退稅款很快就到賬,解決了我們的燃眉之急!”該企業辦稅人員表示。

開闢退稅“綠色通道”提升企業生產能力

位於大亞灣區的中海殼牌石油化工有限公司(中海殼牌),作為生產醫用防護服、醫用口罩、消殺用品包裝等重要原材料聚丙烯、聚乙烯的生產製造企業。經確認中海殼牌可享受全額退還增值稅增量留抵稅額稅收優惠後,主管稅務部門第一時間安排專人與該企業對接,輔導企業準備相關申請材料,辦稅服務廳開闢“綠色通道”,安排專人受理及審核相關申請材料,提速完成終審環節工作。

“疫情期間,在公司辦理增值稅留抵退稅時,稅務部門給予了充分的政策指導,並開通‘綠色通道’加速辦理,壓縮退稅時間,讓我們企業在最短時間內收回退稅資金,顯著降低企業營運成本,促進企業在疫情期間穩定經營。”中海殼牌石油化工有限公司相關負責人表示,企業目前已收到退稅金額1.27億元,快速獲得了一筆現金流,有效提升了企業持續生產能力。

採寫:記者黃岸媚 通訊員惠瑞軒 黃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