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愤怒,即是美德!法律不是强者逃脱罪责的帮凶和工具

目前,被社会各界广泛关注的“高管疑性侵养女被立案”新闻事件,所涉及案情因为犯罪嫌疑人的特殊性,而使得案件走向扑朔迷离,有网友问询案件是否有侦破空间,以及犯罪嫌疑人能否受到法律“重判”问题。我觉得,目前谈“鲍毓明案”是否能受到法律重判的话题还有点早,当下重点解决的应该是案件能否走到“法律审判”的地步,如果能够走到,则可能会受到相应的法律“重判”无疑。


你的愤怒,即是美德!法律不是强者逃脱罪责的帮凶和工具


案件有侦破空间:遵从办案常规,破解两处侦破疑问

就目前新闻公开报道的信息,我觉得本案的侦破空间还是有的,最浅显的有两处侦破疑问:

一是犯罪嫌疑人的电脑在哪里?为什么已经不在受案的派出所了?这是办案常规,但目前新闻里都没有办案单位对当事人的交代。

二是犯罪嫌疑人家中的监控是否提取?这也是办案常规,高科技下,犯罪嫌疑人不经意间留下的痕迹,常常就是案件的巨大突破口。

至于其他痕迹物证,还有犯罪嫌疑人是否涉嫌有其他犯罪问题,在这里就先不多说,等待官方关于侦破工作进展的公开信息披露。


你的愤怒,即是美德!法律不是强者逃脱罪责的帮凶和工具


没有“社会舆论”助力,“鲍毓明案”可能走不到“法律审判”

在我国,目前,在以“审判为中心”的法治语境下,“社会舆论”不可能影响“法律审判”。

但很显然,针对此案,网友们看到的是:因为新闻媒体的披露,才使案件受到“社会舆论”关注,进而推动案件进入法律程序。

从媒体报道中,我们可以看到,此案在多个城市都报过警,而且检察院也介入过,从案件撤案,到再次立案,“社会舆论”都起到了积极作用。

就在近日,犯罪嫌疑人通过新闻媒体抛出录音等证据后,也正是“社会舆论”的关注和跟进,并发出声音,才促使个别媒体报道摆脱了“为犯罪嫌疑人洗白”的视角和嫌疑,中立、客观反映案件事实。


你的愤怒,即是美德!法律不是强者逃脱罪责的帮凶和工具


你的愤怒,即是美德!

从近日犯罪嫌疑人抛出的与女孩子的谈话录音等证据,已看出犯罪嫌疑人鲍毓明早已做好了应对准备。但从法律工作者的视角来分析,也正是犯罪嫌疑人抛出的这些所谓的“反证”,进一步彰显了这是一个强者对弱者欺凌的典型案例。

在我国,“社会舆论”不可能影响“法律审判”,但“社会舆论”也反映的是民意表达,民意也是法律尊重和平衡的一个着力点。

可以说,如果没有“社会舆论”的助力,“鲍毓明案”就不足以警示人心,也有可能走不到“法律审判”。这个案子能拖了几年,走到当前这一步,不管结果如何,都暴露出我国法律对未成年人身体权利保护不足的问题。


你的愤怒,即是美德!法律不是强者逃脱罪责的帮凶和工具


法律不能成为强者逃脱罪责的帮凶和工具。呵护未成年人身体权利是文明底线,更是法治底线。面对强者欺凌弱者的案件,沉默就有可能等于让事情淹没,全社会有责任求证,你我也需要有同理心和共情,来争取和推动法律对未成年人身体权利的保护。

在争取推动法律对未成年人身体权利保护更细更严格方面,你我虽人微言轻,但在对待这件事情的同理心和共情表达上,你的愤怒,即是美德!(图片来自网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