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計師事務所對於會計師的價值
1. 職場“鍍金”
很多人選擇去會計師事務所,很大可能是想在職場初期先“鍍金”,為以後轉向企業或其他行業做準備。的確,在事務所工作幾年後,去其他企業任職一個更高級別的職位,甚至是財務總監都是有可能的。
2. 能力“鍍金”
審計出身的人,或許知道通曉會計準則,知道如何去審計一個科目,知道應該如何做符合稅法規範,但是卻不懂企業財務工作的實操,很有可能連最基本的帳都沒結過,報表也沒有做過,不懂納稅流程……
但是他們具備從審計角度去審核會計的合規性,會計師事務所中學到的專業知識更多,能讓你具備邏輯思維能力、風險意識,更能隨著事務所的項目,有機會見識到不同的行業和業務。至少有一點,事務所審計出身的進入企業後知道審計是怎麼做的,或是成為領導後,對於財務和審計之間的PK之道遊刃有餘。
事務所工作幾年後,該往哪跳槽?
1.企業
會計師事務所審計出身,如果跳槽到企業,可以從事內審或財務分析的工作,進而升職到財務經理等管理層的比較常見。
2. 銀行、證券等金融機構
金融機構的風控或內審在招聘的時候,都比較傾向於有會計師事務所工作經驗的人員,尤其是有IPO、發債、資產證券化等項目經驗的會計師。
CPA證書在“十大”的地位
考證文化,可以說是伴隨著財務人的職業發展規劃的整個過程。在會計師事務所,如果想晉升,CPA證書是至關重要的一個條件,但其實在企業,綜合能力遠比一紙證書重要的多。
可現實卻是,即使你有所有國家的CPA證書,卻不能幫助企業創造價值,企業不會需要這樣的員工;反過來說,如果沒有證書呢,或許企業連一個面試的機會都不給你。
職業生涯是一個長期的過程,路也是一步一步走出來的,不管怎麼說,腳踏實地地走好自己的“選擇”才是最重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