脆弱的紐約客:最賺錢的醫生行業竟失業,搬家小哥說生意太好忙不過來

口述者/執筆者:蔡仟仟,現居美國紐約,媒體人。口述時間:4月13日

我是蔡仟仟,五年前,從廣州兩手空空漂到紐約。人到中年的我,在這個世界大都會開始了全新的生活。我在這裡從事媒體工作,記錄自己的紐約所見所聞。

今年的4月1日可能對於美國租房者來說是艱難的一天。又到了交租的日子,估計他們大多人心裡都在想這個問題:我是交租呢?還是先活下去?

2020年,沒想到就成了那麼特別的一年,成為許多人人生中的轉折點。

兩週改變人生

公司沒了你才能繼續下去

根據 National Multifamily Housing Council 的數據得出,近三分之一的美國房客在四月上旬都沒能支付4月份的房租。

從三月中開始封城,美國經濟就深受打擊,股市半個月就發生了4次熔斷。當局力求減小對經濟的影響,比如閉市期以半個月為一次延伸。餐廳、酒吧、咖啡店關閉堂食,但允許外賣服務。鼓勵市民在當下時勢多支持中小商業,只可惜,許多市民們自身難保,突如其來就失業了,這些人包括了服務業、娛樂業、旅遊業、機酒業等的從業者,連原來一些看似穩當風光的行業,也被快刀斬亂麻,停薪!炒!

我朋友任職公關公司IT部門的程序員工作,三月底收到公司文書,停薪三個月。醫生本來是美國最賺錢也最穩當的職業,據《獨立報》4月9日的報道,在這次疫情中,為節省開支,全美有49家醫院解僱或暫時解僱部分醫護員工。當然,前線醫護人員是很緊缺的。科技藍血公司Yelp,也要裁員,35% 的員工得被迫接受暫時停工減薪的命令,這個以餐飲指導為主題的科技公司,自3月以來,最賺錢的餐館目錄和夜生活板塊分別跌了64%和81% 。CEO說大裁員是最後的辦法,四月初,迪士尼宣佈旗下員工停薪計劃……

就兩週時間,我發現美國原來有那麼多“臨時工”,僱傭關係是那麼脆弱,要停薪就停薪,公司沒了你才能繼續運轉下去。經濟學家預計,新冠肺炎疫情引發的裁員潮將使美國4月份的失業率達到15%甚至更高。不敢想象若紐約要閉市2個月甚至3個月,這個城市會怎樣。

截至4月4日,全美有660萬人申請失業救濟,這是美國曆史上裁員最快的時期。這有多艱難呢?Economic Policy Institute的經濟學家說,“打個比方,這就好像密歇根州、明尼蘇達州和威斯康星州的所有成年人在過去三週內都申請了失業救濟。”

這僅僅是開始,專家預估,可能要到五月份才能準確瞭解數百萬失業人口帶來的影響。“有一些人在三月份仍有上班,四月份的房租可能來自他們的積蓄,如果他們在四月份失業,我們不知道五月份這些人會怎樣支付。”

所幸他們不需要煩惱吃飯的問題,紐約多個地點已經將本來只提供給學生的免費餐飲項目開放給大眾,任何人無需任何證明都可以去領,而且一次可以領一天的三餐,有牛奶、麵包、水果。

脆弱的紐約客:最賺錢的醫生行業竟失業,搬家小哥說生意太好忙不過來

紐約曼哈頓開放的免費餐飲領取點,很密集,不怕沒吃的。

疫情,是搬離紐約

去其它地方開始新生活的契機

在紐約的閨蜜小K是來自芝加哥港人的移民後代,她在紐約經營一家美甲鋪,兩年時間擁有五六個員工,打造著她LADY BOSS的夢想。但是,只兩週時間,她決定搬離紐約。

一切就是突如其來的,她的美甲鋪在三月中關閉,像大多數的底層服務業,遣散了員工,在紐約,餐飲業、美甲業、髮廊等服務業員工的底薪極低,都靠顧客的小費、上鍾計費,拿底薪不如去申請失業救濟,所以員工們乾脆走了。

雖然那時官方宣傳說,關鋪、城市禁令是到三月底為止,但是她知道情況沒那麼簡單,看著禁足令下依然周圍跑的群眾,要重開店,起碼是夏天以後的事。

剛好她位於華爾街的公寓租期也到了,一個月約2萬塊人民幣的租金,是續租還是停租,閨蜜小K掙扎了一下子,她和爸爸商量,爸爸說,天意讓你離開紐約,各方面都準備好了,你還不走?

小K在紐約有許多明星資源,是紐約名媛造型團隊裡冉冉升起的新星,但明星們在禁閉期也不會找她做指甲——即使找,她也不敢上門服務。

還有一個讓她下定決心的是,紐約蹉跎七年,她尋尋覓覓,真心付給許多人,卻依然得不見結果,一場疫情,讓所有清零,是時候走了。

公寓的東西,被裝進一個個箱子,放進紐約特有的“臨時倉庫”——storage。很多人經常突然臨時搬走,東西拿不走,就放進臨時倉庫,一個月120美元租金。幫她搬家的小哥說,最近生意太好了,忙不過來。四月,許多紐約人交不起租或停了工資的,索性交回了房子,往外市去了,有些人就沒再搬回來。

至於租的美甲店鋪面,她的物料還放在那裡,她說就放在那裡了,物業目前也沒有通知她交租之類的,想必許多像她這樣的私營小業主,都突然關閉了生意。

官方說對中小企業會有補助,但具體怎樣不清楚,什麼時候出來也不清楚。租金應該還是會交的,但是否減免,是否打折,就看情況了,最壞的可能就是放棄那些也不太值錢的物料,離開紐約,像大多數紐約的中小企業那樣。

付不出房租,復工無期,很多無存款的紐約工薪族選擇離開。

脆弱的紐約客:最賺錢的醫生行業竟失業,搬家小哥說生意太好忙不過來

四月初的紐約時代廣場,冷冷清清。

看似美好的政府救助

只夠交半個月房租

在每月的第一天,平面設計師Eduardo會從他皇后區Astoria公寓樓走出,趟過三個街區,將每月2100美元的房租支票丟到房東的郵箱中。但在4月1日那天,沒有支票。

工作擱置了,公司停薪到復工為止,本來打算搬進Eduardo兩臥室公寓的新室友推遲了計劃。這給他留下了一個不可能的選擇:如果立即支付租金,那麼他的銀行賬戶就會清零,或者通過紐約州臨時頒佈的三個月內不可以驅逐租客的保護命令,賴著租金,等以後再補齊租金。經過幾天與房東來回的拉扯講價,他可以推遲支付房租。

“事情太突然了,我要付房租還是留些錢應對生活?”Eduardo說,“沒經歷過這樣突然閉市的情況,即使911也沒有,我沒有存款,也沒有家人可以幫助我,我甚至還不夠條件去申請失業救濟。”

“我一個人住兩居室,本來要搬來一起分擔房租的室友不來了,現在把房子放在Airbnb上也沒有客人來住,每天晚上我都被巨大的壓力弄得睡不著。更可怕的是,完全看不到復工的希望”,Eduardo說。雖然之後美國政府會派錢,每個年收入在75,000美元以下的人都能收到一張1200美元的一次性支票,“然而那個僅夠我半個月的房租。”

在曼哈頓,公寓的租金普遍都在3,000美元以上,四月份僥倖度過,五月呢?

徹底不工作能拿失業救濟

美國懶人受益

自由工作者珍妮住在一間單房的公寓,每個月1800美元的租金,因為擔心與房東的關係緊張,她用積蓄交了這個月的租。在紐約,租客一向處於弱勢,如果房東不喜歡她,之後可以用任何藉口不繼續租房子給她。

她的公寓還是她的工作室,但是疫情爆發,她生意極少,於是也去申請失業救濟,在屢屢崩潰的失業救濟登記網站上申請了幾天後,她被告知需要通過電話與代表一起完成部分申請。

然而,每週工作四日,每天2個小時的零星工作額,卻讓珍妮失去了領救濟的資格。另外,3月27日美聯邦政府還增加了失業美國人的補償金額,從2020年4月5日至7月31日每週有額外600美元。珍妮的很多朋友都索性辭工,“不用工作還有錢領,像我每天工作一點點,盡己所能去工作,反而失去了申領救濟金的資格,太可怕了”,珍妮說。

脆弱的紐約客:最賺錢的醫生行業竟失業,搬家小哥說生意太好忙不過來

店鋪閉門謝客,很多都無法支持鋪租。

租客突然失業

紐約包租公靈活調整租金

霍華德擁有10套房子,日常收租讓他不用工作都進入了年入百萬美金階層,這也是紐約很多華人的謀生方式。早年移民來美國,做餐廳,做社會底層,死做爛做,存了錢就買屋子。

霍華德看好紐約樓市,去年才新入手一棟,以租養樓。結果三月底開始,他陸續收到租客發來的信息,有近3成的人突然失業,無法交租。精明的霍華德給租戶200美金優惠,“逼得太緊,他們一分錢也不交,損失就更大”。霍華德的華人房東朋友,旗下的房客聯名罷交租,鬧得很僵,這三個月又不能趕他們走,只能在之後到民事法院提訴訟,希望屆時他們還能交回欠的房款。“他們失業,總不能我們替他們買單吧,我們也要還房貸的”。

在交租形式上,霍華德允許租客們按周付租,或提供房租折扣和付款計劃以幫助房客,“像4月1日前付款的租戶有10%的折扣,免租是不可能的了,我也要交我的按揭呢。”

但實際上,很多房貸銀行都自動延緩了3個月的按揭計劃,甚至有些貸款公司還有特別的“大流行病延緩按揭政策”(Pandemic forbearance plan)支持,房東們可以申請免息延期還貸,在線申請延期6個月,不需要任何文件,5秒鐘就能通過。

像霍華德這樣擁有自己的物業還好,紐約有許多房東是租了房子再轉租出去,或者和其它室友一起分擔房費,租客或室友不能交房租的話,他們就要承擔這筆費用。突如其來的一場疫情,打壞了許多人“借房養房”的算盤……

這次疫情改變了許多人的人生,命運的齒輪,不知道向哪處飛奔。

來源:南方都市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