職場上學歷重要還是能力重要?

V聚合


現在社會需要的是複合型人才,如果又有學歷,也有能力那是最好了。

如果沒有兩全其美的人,我覺得能力是比學歷重要的。

學歷高的人能給企業帶來什麼呢?

三十年前,我們都爭先恐後的想讀上大學,那個時候只要讀上大學,你就是端上了“鐵飯碗”,以後工作戶口都會無憂,所以那個時候的大學生含金量非常高。

那個時候的工資是按學歷高低來定的。大學生肯定比高中生高,高中生肯定比初中生高……農民沒學問的是最低工資。

後來隨著改革開放,中國不斷髮展工業,那個時候技術工的工資就非常高了。車床、模具技術人員在二十年前就代替了大學生,成為那個時代工資最高的。

那個時候的大學生也越來越多,相對而言剛剛畢業的大學生沒有實踐經驗,不能馬上給企業帶來效益,所以工資就不是按學歷來定了。

能力比學歷更重要

現在的企業在招聘的時候都會問你有沒有相關經驗,就是看你有沒有這方面的能力。如果你在某個領域做過很久,也有一部分忠實客戶。你去應聘這個領域工作肯定非常老闆搶著要你去,因為你一過去就會馬上跟企業帶來直接經濟效益。

一個剛剛畢業的大學生,因為他們沒有相關經驗,企業要花人力、物力、財力來培養他,有時候來公司一年了也許還不能做出成績出來。

按長久來看能力與學歷PK

如果按長久來看的話,學歷高的人以後肯定可以做上管理層,副總裁都有可能。

但有能力沒有學歷的人如果不把學歷補上來,肯定也只能做個車間主任,或者銷售區域經理……

也就是說學歷是決定以後的高度,能力是決定緯度。

只有兩者結合才可以達到新的高度!


李玉華


我是萬方,我來分柝回答這個問題:

這是一直糾結不清的老問題!文憑是什麼,大家都很清楚,這玩意兒白紙黑字印在那兒!大家應該很清楚,非常清楚。那能力是什麼?有幾個能給個清楚準確的定義?

人的大多數能力都是以智力為基礎的,離開了智力瞎談什麼能力,扯蛋!而智力是有差異性的

因此我們首先談一下能力這玩意兒是什麼?我查了一下詞典,詞典中是這樣講的:能力 是完成一項目標或者任務所體現出來的綜合素質。這裡有個某字,某字說明什麼,說明了能力的多樣性。比如有體育能力,有音樂能力,還有今天討論的與文憑扯不清的當然是工作能力了。

那我要問大家,能力怎麼來的?我想肯定所有的人都會回答說是工作實踐中得來的?那我要接著問,誰的工作實踐?回答一定是:人呀!好這就夠了。既然是人,那麼地球上的人與動物最大的不同在哪裡?那就是人的智力,作為人離開了智力還有什麼?還有作為人的能力嗎?

好了,我還要問,人有差異性嗎?肯定是有,這種差異性的存在,就是天賦。無可否定,姚明的確有打球的天賦,跳高王子李寧有跳高天賦,那愛因斯坦呢?是不是有智力天賦?愛因斯坦有,難道常人就不能有!


轉了一圈,我就是要告訴大家一個事實,能力是以智力為基礎的,而人的智力無可否認的是存在差異性的。

文憑怎麼來的?文憑肯定與智力相關

文憑是怎麼來的,大家肯定回答,考來的。大學入學是從高分到低分,只有成績好的才能進入好的大學。無可否認,成績好與智力是有無可否認的相關性的。越是新生代這種相關性就更大。那麼有人吐槽的高分低能,原因何在?問題出在教育,特別是大學教育!

教育的問題,一個脫離實踐的教育

拷問大學教育,不改革行嗎?我國的大學基本上是國有的。私立的也有,生員和質量都比較差。而美國主要是以私立大學為主,象有名的麻省理工,就是私立大學。我國大學是國有,基本上也和國企有點類似,吃大鍋飯,對學生管理鬆懈,教育方式老舊,脫離實際。再加上社會上高叫的新讀書無用論,造成有很多大學生,一到大學就是混字當頭,六十分萬歲,多一分都不想爭取,有好多大學生混了四年,一出校門,糊里糊塗,對專業課一問三不知。說是理論沒用,其實根本就沒有學,學的都是玩遊戲的套路把戲!

哎,中國教育,特別是高校教育,真的要改改,不改真誤人子弟!

用人的思路,值得深思

一般好一點的企業,都要求985,211。但大企業在使用的時候有問題,一人一崗,一崗一事,長期使人學不到東西,使那些一本大學生離開大企業,反而不如中小企業的專科和二本。而小企業,要求一專多能,但象985,211根本就不可能進入小企業。它們最多也給只能招到二本生而己。

文憑與能力誰重要,能力離不開智力。這個問題一直糾纏不清,大學教育的責任不可謂不大。

我是萬方,從企業上中下三維角度揭示管理中的問題;用專業的管理學和管理心理學助您成功。請賜評、討論、點贊和關注!


萬方談人生


我是雪上長留馬行處,見字如同見面。

從絕對值來說,能力要比學歷重要的多,如果真有能力,那就能從事能力範圍內的任何工作,如果光有學歷沒有能力,那只是一個擺設,到最後一文不值。



問題是我們這個社會,一下子無法判斷一個人的能力大小,那麼只有先拿學歷說事,你有這個學歷,說明你有學習能力,能有更好地掌據新技術的本領,在單位招工時,學歷就起到了一個初步的鑑定作用,所以,在這個社會上要想很好的生存,學歷也是相當重要的。


對於學歷和能力我們不能對立起來看,在我們這個人人都能受教育的時代,絕大多數的情況下,學歷代表著一個人的學習能力,國家為什麼要設985和211大學?為什麼不把大學都變成985和211呢。?這是對一個人能力的初級鑑別,雖然不能絕對地說,重點大學出來的人一定比其它地方出來的有能力、有出息,但有能力的比率會大的多,這是明擺著的事實。

真正有能力的人不在乎學歷,像馬未都、郭德綱、孟非,都沒什麼學歷,馬雲學歷也不高,但這只是個例,大多數成就非凡的人,都是有很好學歷背景的人,所以,我們還是先獲取學歷再談能力吧。

謝謝閱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