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特幣能取代法幣嗎?虛擬貨幣又能走多遠?

虛擬貨幣近年來受到日益廣泛的關注和追捧,其“鼻祖”比特幣更是一路水漲船高。也帶動了虛擬貨幣如雨後春筍冒出,有媒體統計,全球虛擬貨幣種類多達1200種,過去兩年間,比特幣價格增長了逾6倍。

比特幣能取代法幣嗎?虛擬貨幣又能走多遠?

那比特幣或其它某種虛擬貨幣真的能取代法幣成為流通貨幣嗎?

答案是不可能短時間內取代,最起碼在50年內,只能在信用貨幣時代長期的共存,且虛擬貨幣無法佔到主導地位,只能在主流流通貨幣外的其它應用場景使用,例如金融衍生品、賭場、福彩等。

由於虛擬貨幣發展太火爆了,市場出現好多“搖旗吶喊”者在鼓吹虛擬貨幣的投資觀、財富觀,打算利用區塊鏈這個大家似懂非懂的概念,營造炒作虛擬貨幣的環境,為“鏈”的創造者帶來新的商機及財富。但大家知道嗎?最後獲利者肯定是發行虛擬貨幣體系的“莊家”,而不是被新財富觀洗腦洗的傻不愣登的散戶大眾。

比特幣能取代法幣嗎?虛擬貨幣又能走多遠?

另外現在大家常用的支付寶、微信支付等不屬於虛擬貨幣,他們只是交易工具,背後連接的還是實體貨幣,所以我們只能稱其為無現金支付。

一,去中心化是否成立?

虛擬貨幣核心技術概念是去中心化,那麼真正的去中心化是否成立呢?

關於“去中心化”,現在大家能夠讀到的文章都是從技術面的角度來看,在技術上,區塊鏈是新型態的數據儲存、傳輸、證明的技術與安全措施,因此所謂的“去中心化”,重點在於人們信息因為沒有一個“中心”來存儲與傳遞,所以數據不能被任何人篡改。但現在“去中心化”的技術層面的實現應用到現實中是需要社會支持的,所以去中心化能不成立的核心不再只是技術的,而更多是社會層面的。

從社會學的角度看,人類社會的運作並不適合“去中心化”,因為人類能區別於其它物種繁衍至今,非常重要的原因是因為人類的社會屬性,通過社會屬性形成一個又一個的“中心”是再自然不過的事。未來只要世界各地的人們對於國家、民族等身份的認同仍然強烈,那麼以國家或民族為單位的“中心化”仍會維持非常久遠。

社會、國家要有序運作,也有賴“中心”這個機制去統籌資源、分配資源、調度資源,保護資源,這個“中心”運作的機制是什麼?它就是法律。法律界定了人們生活所有層面的權利與義務,雖然帶來了約束,但更多的是保障,讓社會能夠有序運作,人們在其中才能安居樂業。

所以去中心化在社會層面目前是無法成立的。

二,政府會同意去中心化的虛擬貨幣存在嗎?

貨幣代表一個國家的主權,也是政府進行社會經濟活動調控的重要手段。技術上沒有問題的區塊鏈技術,在應用到貨幣領域時政府能否放棄貨幣控制權是一個非常重要的問題。

政府通過貨幣調控社會經濟活動,有通貨膨脹,也有緊縮,但虛擬貨幣就沒有了嗎?虛擬貨幣的價格波動比期貨還厲害,遇到私下交易又難以監管,非常容易作為洗錢或逃漏稅的工具,這個“缺點”註定讓它取代不了傳統貨幣。此外貨幣存在的作用之一,不就是為了交易、消費嘛;如果市井小民出門買個菜,吃個快餐,看個電影,每枚虛擬貨幣價格這麼高,消費者要怎樣用虛擬貨幣付款?商家收到了該怎麼找零?(各位想象一下,好比有人拿著一張面額7萬元的鈔票,去付一碗蘭州拉麵的面錢)然後,虛擬貨幣現在已有1200種,未來還會持續增加。一個小小的收銀員或是路邊攤攤主如何判斷何種能收,何者不能收?而虛擬貨幣價格如期貨時時在變,消費者捨得拿虛擬貨幣付款嗎?

綜上虛擬貨幣代替貨幣目前是不可能實現的,而現有虛擬貨幣在不同場景的應用項目大多數也有欺詐、洗錢、攬財之嫌。監管將會是虛擬貨幣未來能走多遠的重要話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