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無法堅持做任何事怎麼辦?

蔡永固


首先我們來明確幾個前提:

第一,孩子的注意力很容易渙散,被別的東西所吸引兒停下手裡正在做的事情,這個很正常,所以我們需要給孩子培養習慣。


第二,成年人也很難說可以認真的做好一件事情,一旦出現阻力,或者有意外情況,口很容易放棄,所以應該認識到容易放棄是人的本性,所以我們需要給孩子更多的鼓勵和肯定,能讓孩子堅持做完一些事情。


第三,孩子不可能任何事情都做的不好,比如一個人吃完一碗飯,自己可以小心的倒一杯熱水,或者幫助父母拿一下雨傘之類的,這些小事請,都需要父母給予一定口頭表揚,這樣孩子才能有動力和信心去完成一些難度更大的事情。父母面對孩子最容易缺乏的就是耐心,足夠的耐心陪伴,足夠的包容心能使你成為孩子成長過程中,做重要的人。



動畫小故事


孩子的堅持性是從小培養的,只有當孩子從小做小事能夠堅持到底,長大了才會有始有終,不半途而廢。

1.教會孩子不斷堅持就能收穫成功 無論是誰,要想幹成大事,都要堅持下去,堅持下去才能取得成功。其實,生活中克服一點兒困難並不難,難的是能夠迎著困難持之以恆地做下去,直到最後成功。 教育孩子懂得堅持,也不要忘了對孩子的承受能力的培養。所以,在孩子成長過程中,當孩子遭受批評、打擊和挫折的時候,如果沒有得到及時的疏導、排解與鼓勵,有可能使得奮發向上的熱情、慾望被“自我設限”壓制封殺。導致既對失敗惶恐不安,又對失敗習以為常,喪失了信心和勇氣,性格狹隘、自卑、孤僻,生活和學習中害怕承擔責任、不思進取、不敢拼搏,從而失去了自己的夢想。 這樣的性格,在生活中最明顯的表現就是隨波逐流,沒有人生的目標。與生俱來的成功火種過早地熄滅了。 所以,當孩子遭遇挫折的時候,父母一定要告訴孩子曾經的失敗並不意味著永遠的失敗。過去可以決定現在,但不能決定未來。過去失敗了,也不代表未來就要失敗。只要心中有目標,就可以實現夢想。

2.教會孩子水滴石穿的道理 只要腳踏實地,一步一個腳印,孩子就沒有完不成的事情。為了讓孩子明白這個道理,不妨給孩子講一些成功人士的成長曆程,以使孩子明白任何大事都是從堅持做一點一滴的小事起步的。

3.培養孩子的堅持性有方可循 現實中,孩子堅持性差的表現也各不相同,培養孩子的堅持性,家長要認清孩子意志品質方面的薄弱因素和環節,然後有針對性地採取救育措施。 如果孩子做事情並不害怕,但是做起來總是虎頭蛇尾,這樣的孩子優點在於能夠很快確定目標、進入狀態,而弱點在堅持性和自制力上。對於這樣的孩子,父母教育的重點是在孩子確定目標之後,提醒孩子一旦幹起來,就要克服困難堅持下去。在事情進行過程中,注重在難點階段、事情尾聲階段幫助孩子,不斷激勵孩子。經過幾次,孩子的薄弱環節就會得到扭轉。 如果有的孩子是有足夠的能力,但是沒有耐性把一件事情做完。這時父母就要陪伴在孩子身邊,監督孩子把事情做完,經歷過多次成功的喜悅之後,孩子就能夠自覺堅持。 如果孩子總是覺得自己的能力不行,計劃做一件事情的時候,難以下決心,而幹起來之後能夠較好地堅持。這種孩子的劣勢在於決定行動方面薄弱,內、外因素干擾使他難以果斷做出決定。家長應在孩子決定做一件事情的起始階段,幫助他分析這件事情的可行性以及將要面對的困難和成功後的獲得,以利於孩子快速做出決斷,增強孩子做事的果斷性。 每個孩子都有一定的意志力,只是強弱不同,培養孩子的堅持性,就要從小到大,從易到難。當孩子能夠通過克服困難完整地完成一件事情的時候,孩子就具備了足夠的堅持性。 壓力是衝向終點的成功的動力。但是,在孩子成長的過程中,父母一定要注意不要給孩子過大的壓力,因為這樣容易使孩子被壓力壓垮。


能哥聊收藏


讓他來找“稀土歡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