蜀漢五虎將之馬超的不孝之名

馬超(176年—222年),字孟起,少年成名,有個歇後語“呂布馬超——不相上下”,呂布大家都知道,武力三國第一人,馬超能和呂布不相上下,可以看出馬超的武藝之高超。

蜀漢五虎將之馬超的不孝之名

馬超畫像

馬超出身名門,祖上為伏波將軍馬援,這個伏波將軍官位雖不算高,但他是開國名將,被漢章帝追諡為“忠成”,算是漢室正統對他的認可。“馬革裹屍”這個成語就是從馬援來的。

蜀漢五虎將之馬超的不孝之名

軍事沙盤鼻祖馬援

很多人認為馬超不孝,主要是他父親被殺和家族被夷滅皆因他而起,《三國志》的作者陳壽對他的評價是“馬超阻戎負勇,以覆其族,惜哉!”這個理由應該是不夠準確的。

蜀漢五虎將之馬超的不孝之名

馬超影視形象

馬騰及其家族於208年左右,前往鄴城,入朝為官,其原來部隊由長子馬超在原駐地統領。

這種情況相當於入朝為質,但兵權仍由自家人掌控。兵權在手,家人方可無憂。

蜀漢五虎將之馬超的不孝之名

馬超戰張飛

211年,曹操派鍾繇、夏侯淵等率領大軍試圖經過涼州軍閥的領地進攻張魯。以馬超過人的軍事洞察力,他懷疑這是假途伐虢之計,曹操最終的目的是要吞併涼州。

這時他有兩個選擇,戰或者不戰。不戰的話,兵權註定丟失,家人任人魚肉;戰的話,勝則可保家人平安,敗則家人依舊任人魚肉。

最後,他選擇了戰鬥,並且提前籌劃,聯絡西涼各部,起兵反曹。可惜的是,最終他戰敗了,也直接導致其在鄴城家族的覆滅,背上了不孝之名。

蜀漢五虎將之馬超的不孝之名

馬超京劇臉譜

勝者王侯敗者寇,馬超不應因此背上不孝之名,皆戰之罪也。但馬超卻不能擺脫不孝的名聲,這是因為他的母親。

馬超的父親馬騰和韓遂最初結為異姓兄弟,但隨後兩人因為各種原因開始不和,並連年征戰打鬥,期間,韓遂殺了馬超的母親和一個弟弟。我國自古即有“父母之仇,不共戴天”之說,韓遂殺了他的母親,並且和自己父親為仇敵,這種情況下,在起兵反曹時,他卻對韓遂說:“今超棄父,以將軍為父,將軍亦當棄子,以超為子。”此等認賊作父之舉,當遭唾棄,實屬不孝。

此等不孝之人,能在蜀漢得到重用,僅僅是因為他顯赫的身世和手裡的兵權嗎?讓人很是疑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