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蓝色的彼岸》:死亡不是终结,爱依然在延续

《生命沉思录2》有一句话说:“生,是化腐朽为神奇,死,是化神奇为腐朽。”我们还活着,是为了创造神奇。那么,死亡呢,是否就是化为一片虚无?

对于这个问题,我们很难找到答案。不过,有一本书,它也许会让我们有一个新的视角去看待死亡,更让我们了解怎么更好地“生”。

这本很可爱的书叫做《天蓝色的彼岸》,一看名字就知道,它和其它描写死亡类型的书不一样,特立独行,充满诗意和美感。事实上,也的确这样,并且它的魅力还远不止如此。这本儿童文学曾被翻译成几十种文字,畅销全球。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推荐《天蓝色的彼岸》时,称它为“21世纪最伟大的人性寓言”。

小说主人公是一个名叫哈里的小男孩,在骑自行车时遇到车祸去了天国,但因为牵挂家人和朋友,在幽灵阿瑟的帮助下,决定重返人间,和他们做最后的告别,表达自己生前未来得及说出口的爱及原谅,故事的最后,他和阿瑟,阿瑟妈妈一起毫无遗憾地奔向了天蓝色的彼岸,等待新的轮回。

其实我们每个人,或许都已经经历过至少一次至爱之人的离世,这是一种无法用言语表达的深刻悲伤,为自己,也为已经离开的亲人。而这本书,用了一种新颖的形式——童话来解说死亡,读起来的时候当然还是会觉得很难过,毕竟你是一个感情丰富,内心有世界的人,但在难过之余,又会一种安宁与平静,并对生命拥有新的理解、感悟。那么,我们就一起去看看作者笔下那温情的,治愈的描写,以及背后的深意。

《天蓝色的彼岸》:死亡不是终结,爱依然在延续

1、原以为死亡就意味着结束,但在小孩子眼里,并不是如此

小说开篇以哈里的口吻展开, 描述自己正在天国排队,这一切都发生的太过突以至于措手不及,出门的前一秒,他还刚和姐姐雅丹吵架,并对姐姐说,“我要是在哪天死了,你准保会后悔的”,而姐姐回答他的是“你放心吧,我不会,我高兴还来不及呢”,就这样,哈里真的再也回不去了。

同样回不去的,还有那些大人,老人,比哈里更小的孩子。谁也无法预料,我们最后会在哪个年龄阶段离开。

在一般的故事里,你认为自己会有一个漫长的人生,当你真正老的时候,身体衰弱了,像枯萎的稻草一样,然后再一点也不让人奇怪的死去。

这看起来算是比较幸福的死亡了,但是谁知道,人生还会准备着有另外不一般的故事在某个转角突然就上演了。生命偶尔也会调皮小任性,往往不太会给到足够稳定的机会让我们去按照早已设定好的路线走完。

在天国等待的长队里,一片叫嚷,有的人说“我这一生过得很好,我已经活够了”,有的人说“我不该在这里,我刚筹划好去度假,我怎么能在这里呢”,有的人说“我家里正在烧开水,我得回去关火”。

如果有一天,我们的生命也因为某个事情戛然而止,那又该如何去面对?你还遗留了哪些人生未完成?那些表面上看起来是结束的事情,反而像一根刺一样,扎在心里,而最好的方式是减少遗憾的发生,把每天当成是人生的最后一天去过,尽可能地爱,尽可能地付出,尽可能地创造人生的美妙。

《天蓝色的彼岸》:死亡不是终结,爱依然在延续

2、 不要在怨恨的时候,让太阳下山

这句话来源于圣经,大意说在睡觉之前,就该放下这一天的生气,愤怒,仇视,因为也许过了今晚,就再也无法见到明天的早晨。这句话读起来的感觉怎么样?细品一下,是危言耸听?夸大其词?还是你不要欺负我读书少?

在年轻的时候,大部分人是不会有这种程度的认知,或者说在你的人生没有经历更多的事情之前,我们都有一套纯粹而又简单的处事哲学,喜欢是喜欢的心,讨厌是讨厌的心,我们会心甘情愿长时间的陷在一种情绪一件事情里,只有当超越了当时的局限,离开了那个时间空间,再回头看的时候,才能意识到,噢,我本来可以有其它更轻松更巧妙的方式去解决、化解,这也叫做,成长。

哈里还在世的时候和姐姐雅丹的日常相处,属于典型的相爱相杀,就和我们生活中的很多姐弟关系一样,表面上看起来水火不容,又常常片刻离不得。而每一次的争吵,大动干戈背后,往往都是微不足道的事情,比如不让进自己房间,在门上贴警示,不让用彩色笔,给姐姐取绰号“鸭蛋”,就是这些幼稚天真的行为,让哈里和姐姐一边伤害,一边又是伤害背后的在意与深爱。

无可挽回的这次,就是大吵之后的出门,然后哈里再也无法回到家里,无法和姐姐相互原谅彼此。所以,他一定要回到人间,带着使命去完成还没有干完的事情,我不能让雅丹在余生中总是悔恨她对我说的最后一句话。当太阳下山的时候,愿我们都是心平气和。

《天蓝色的彼岸》:死亡不是终结,爱依然在延续

3、我们一直很爱你,但是生活要继续

最近有一部韩剧《你好,再见,妈妈》,评分还不错,赚足了观众的眼泪,十分好哭。它的剧情和《天蓝色的彼岸》有异曲同工之妙,只是内容是在讲述一位母亲因为车祸离世,放不下自己的孩子,家人,朋友,不愿意上天轮回,就这样,一直待在他们的身边。

哈里在和阿瑟一起回到人间后,他去到了学校,在他的想象里,每个人都会为他的死很悲伤,表情肃穆,身上带着黑纱,桌子上摆着鲜花。但是,好像大家都已经在比较短的时间把他遗忘了,一样地上课,玩耍,在操场上做游戏,他储物柜里的大衣挂钩,也有了新的主人。

就连他最好的死党也和最大的“敌人”一起踢球了,哈里开始怀念活着的美好,嫉妒同学们的快乐,甚至连痛苦也同样嫉妒。

后来哈里发现黑板上一整面墙的信,都是同学们写给他的,还有亲手为他种下的树,忽然间明朗。即使在最难过的时候,谁的生命都不该被辜负。离别永远是让人悲伤的,无论时间逝去了多久,一个月,半年,还是几年。但是活着的每一天,都应该阳光一样耀眼,可以暂停,却不可以停滞不前,告别要短暂,我们需向前看。

《天蓝色的彼岸》:死亡不是终结,爱依然在延续

4、等待同样也是因为爱,坚守背后拥有足够意义。

在小说中,哈里的朋友阿瑟是一个死去150多年的幽灵,他一直不愿意去天蓝色的彼岸,因为在寻找妈妈,然而在生前,他从来没有见过自己的母亲,也根本不知道她长什么样子,仅凭一颗纽扣寻找了100多年,即使是面对一次又一次的失望,他仍然不愿意放弃。

在故事的最后部分,阿瑟找到了妈妈,她是一位年轻漂亮的夫人,穿着茜茜公主里才能看见的那种裙子,他们在另一个世界里游荡了这么多年,彼此终于相见相认了。同样在坚持寻找和等待的,还有呜呕先生,一位连语言都没有掌握的“山顶洞人”,也许他是找呜呕太太,也许是在找呜呕孩子,都不得而知。那位斯坦老人,也一直坐在电线杆子上寻找着他的爱犬。

念念不忘,必有回响。这个道理适用于每个人,每件事,只要你认为,那是值得你去付出和坚持的,闪闪发光的梦想,近在咫尺的目标,美好的恋人,都是。他们可能会姗姗来迟,但请相信,一定不会缺席。

哈里完成告别后,从彩虹一端回到天国,决定前往天蓝色的彼岸了,那里是太阳落山的地方,但是又永远不会真的落下,夕阳的余晖既不刺眼,也不漆黑。一起的同行的还有阿瑟,阿瑟妈妈。阿瑟妈妈告诉他,死是生命的一部分,就像是落叶,归于尘土,然后又转化为树的养分,长出新的树叶。

《天蓝色的彼岸》以哈里一路的所见所闻及成长,让我们每个人逐步了解到了生命的真谛,就像春雨一样,润物细无声。那些细致渺小生活感受,对美好事物的留恋珍惜,以及如何爱,都让我们学会了用孩子的眼光,保留一颗赤诚之心去对待。

最后,分享给大家书中序言里的一段话:

当我们我们活着的时候,享受季节轮回,食物,繁花似锦,各种气息及味道,与人的感情,互相亲吻的温柔哭泣以及情欲欢愉,细微致一阵扑到面庞上的风,清脆绿叶上跳动的明亮阳光,爱人皮肤上的温度变化,一杯午后咖啡的烘焙清香,都会让心轻轻荡漾。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