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雅楠對話五嶽資本蔣毅威:企業數字化轉型的危與機|雲對話

2020年,真融寶全新上線推出「彩雲計劃

」,以線上形式傳遞行業信息、精準解讀政策、科普經濟知識,不錯過任何,一切雲上見。

「彩雲計劃」包括三大部分,分別是「雲觀點」、「雲課程」、「雲對話」。


吳雅楠對話五嶽資本蔣毅威:企業數字化轉型的危與機|雲對話


運營至今三個月時間,

「雲課程」,即《理財公開課》已開課2次:

001:《後疫情時代,如何進行家庭理財規劃》(3月22日)

002:《疫情後全球投資的“危”與“機”》(4月3日)


「雲觀點」,即《真話楠說》已上線6期:

001:疫情夾縫下的5大經濟機遇(抗疫必讀)

002:吳雅楠:疫情下的投資機遇(上)吳雅楠:疫情下的投資機遇(下)

003:吳雅楠:全球市場“完美風暴”下的A股韌勁機遇

004:吳雅楠:群體免疫和零利率能挽救全球金融危機嗎?

005:吳雅楠:從瑞幸事件談中概股與資本市場「吹哨人」

006:吳雅楠:全球刺激政策能否提振經濟增長?


「雲對話」,即《雅楠WU距離》已開播1期,以下則是第一期內容。


本期做客《雅楠WU距離》的嘉賓是五嶽資本創始合夥人蔣毅威先生。

吳雅楠對話五嶽資本蔣毅威:企業數字化轉型的危與機|雲對話


做客嘉賓介紹:


蔣毅威先生於2013年創辦五嶽資本。在此之前,他曾在戴爾、黑莓等跨國上市大型企業任要職,負責戰略發展、投資併購及海外和大中華區業務等,擁有投資併購、企業運營&戰略「投資+產業」雙重跨行經驗。

蔣毅威先生曾被評選為“福布斯-2019 中國最佳創投人 TOP100“、” 36 氪-2019 中國最受創業者歡迎投資人 TOP50“、”界面-2018 中 國頂級風險投資人 TOP50“、”融資中國-2018 年度中國股權投資傑 出創新人物 TOP30“、”獵雲網-2018 最具影響力投資人 TOP30“、” 中國母基金聯盟-2019 年度中國最受母基金歡迎的新銳創始合夥人 TOP50“、”投中胡潤-2016 年中國最佳早期投資人 TOP30“等獎項 榮譽。


本期《雅楠WU距離》,吳雅楠博士與蔣毅威先生探討了「疫情影響下,企業通過數字化轉型的重要機遇」這一話題。那麼兩位金融行業大咖的觀點究竟碰撞出了怎樣的火花呢?


以下為文字精華版:


—1—

關於疫情對行業的衝擊


在談到疫情對行業的衝擊影響,吳雅楠博士提到了2008年的金融危機。

蔣毅威先生以親身經歷描述了當時的行業狀況,公司大舉裁員,以儘可能降低人力成本為主要應對措施。今年的危機則不同,雖說金融市場同樣出現震盪,但相對於銀行業來說,影響相對較小,流動性較為穩定,直接影響的是實體經濟


吳雅楠對話五嶽資本蔣毅威:企業數字化轉型的危與機|雲對話


實體經濟所受的衝擊是前所未有的,失業率大幅上升,餐飲業受到了致命的打擊。但蔣毅威先生認為,美妝行業所受衝擊並不大,五嶽資本在消費領域的單筆投資較大,但投的公司並沒有那麼多,更傾向於投資頭部企業,其中一家在北京的美妝企業,業績已逐步回暖,相關數據基本回升。

關於這家企業,蔣毅威先生介紹它是一家線上線下互相結合的運營模式,疫情為它帶來的是紅利。剛需行業的業績恢復速度相對較快,但是非剛需行業卻難以預測,因為不僅涉及到需求端還涉及到供給端。關於供給端的問題,蔣毅威先生認為這是全球化導致的。人們認為中國是生產中心,是一部分原材料中心,但並不代表所有原材料都產自於中國,而今天不光是中國,國際很多國家停止生產停止出口,原材料的加工業停止將帶來一系列我們可能無法預估的問題。

2008年金融危機主要是華爾街的問題,影響更多的是金融投資者,而對於消費者對於大多數國人來說影響感知沒有那麼大,但這次危機感知就很明顯。

—2—

如何不浪費這次危機?

吳雅楠博士認為疫情抹平了行業,原來行業裡分化並不大,但是這次疫情之後真正凸顯出來的有線上能力的反而漸增,包括自己所在的金融科技行業。

1.線上化

“雲廚房”,這是一個很好的例子。

蔣毅威先生提出,中國的外賣行業體系完善,物流體系完備,支付體系成熟,信息體系流暢。可以說外賣改變了國人的消費習慣,這是很困難的一點,但中國做到了。

餐廳越來越意識到堂食已經是一個非必要選項了,雲廚的方式就解決了員工、清潔等方面的硬成本,這種消費行為的改變就會使得“雲廚房”這種模式在全球化方面被接受。

“雲廚房連接了線下,打通線上和線下。”吳雅楠博士總結道。

2.互聯網

如果互聯網的上半場是對需求端物流、信息流、資金流的改造,透過疫情加速了下半場在供給端的“三流”改造。

無論是從投資角度還是使用者角度,我們對每個行業梳理沉澱的時候更多看到的是供給端。互聯網改變了中國傳統的銷售方法——渠道,互聯網把一些傳統渠道的多層化取消了,相對來說信息變得很透明。

3.金融科技

隨著中國企業經營管理者素質的不斷提升、國家對科技價值的重視,使得他們意識到今天想要在這場純市場化競爭中需要引入金融科技,才能提升效率。

因為金融的目標是幫助人們更好地生活,滿足消費升級的需求,但是金融如何去服務到C端的消費者,那麼金融需要考慮轉變消費者行為,使其在場景裡能享受到金融服務,這是供給端金融需要不斷嵌入的。另外金融還是開放式的,現在有開放銀行,金融最終要讓人們在任何地方、任何時間都能享受到。我們看到,上半場是對用戶消費習慣的培養,下半場需要在供給端物流、信息流和資金流的發力。

“‘科技‘當前對於很多創業者來說是一個不可錯過的機會。”蔣毅威先生說道。

4.數字經濟(無接觸)經濟

隨著大家都意識到數字經濟的重要性或企業數字化,那些缺乏數字化經驗的或者沒有佈局的企業如何轉型,如何適應?若不希望被淘汰,而是能夠借勢再衝上去,吳雅楠博士提到了“to B”的機遇。

政府在走向數字化,從健康碼,到手機查社保、出行數據,都很明確表達了政府的數字化進程。但是光擁有平臺是不夠的,蔣毅威先生建議企業的管理者一定要把數據所帶來的直接影響和間接影響不斷地做分析,再將分析反饋到企業,這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也是數字化過程中不容忽視的,“一定要知道如何使用系統,而不是寄希望只上一個系統就能解決問題,而應該更加勤奮地去學習,充分使用好它。”

數字化會讓企業更加透明,無論是對內還是對外,無論是對於審計師還是對於投資人,因為一切都是可以讓人看得見的。其實企業越透明,曝光的東西就越多,而越透明就等於越敢去解決它。

蔣毅威先生覺得數字化是未來的發展趨勢,“未來十年我相信如果企業沒有數字化的基礎,將不會受到資本市場的青睞,無論是一級市場還是公開的二級市場,都要提前做好準備。”

對於此次疫情,吳雅楠認為,不要浪費任何一次危機,身處其中,我們誰也沒有經歷過這些,無論是創業者還是客戶,我們在這當中都有一些轉型的機遇,轉型的機遇在於我們能不能把握住未來的大趨勢,這輪對我們很多企業來說第一做好內功,讓我們趕上數字化的浪潮。同時對未來的大趨勢來說,一些供給端的基礎建設迎來了機會,那就是物流、信息流還是資金流,另外就是在無接觸經濟宅經濟相關的服務行業,如消費行業、在線教育、醫療健康也充滿了機遇。

以上是這期《雅楠WU距離》直播的重點內容,受益良多,下期吳雅楠博士又會遇上哪位大咖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