懂得及時止損,是最高級的人生

在經濟學上,有一個鱷魚法則。


一隻鱷魚咬住了你的腳,如果你用手去試圖將腳從鱷魚的嘴裡拉出來,結果出現的情況很可能是,鱷魚便會同時咬住你的手和腳,你越是掙扎,被咬住得就越多。


所以,萬一你被鱷魚咬住了腳,最好的選擇,也是唯一的機會,就是犧牲一隻腳。


這種將損失最小化,就叫做“止損”。


兩個人發生爭吵,最終越吵越厲害,大打出手,甚至出了人命。如果其中有一個人知道及時打住,冷靜冷靜,可能就不會讓事態發展到更嚴重的地步。


投資了一個項目,一直處於虧損的狀態,如果知道當斷則斷,及時從中抽身出來,就不會損失更多。


有人被騙了20萬,想不開就去跳樓,如果知道及時止損的話,損失的也就是金錢,不至於把命給搭進去。


懂得及時止損,是最高級的人生


有很多的悲劇,其實都是不知道及時止損造成的,不管是感情還是生活上,再或者人生,都是如此。


比堅持更重要的,是知道及時止損

為什麼很多人在明知道繼續下去可能會對自己更不利的情況下,還不懂得及時止損呢?


因為不甘心,那些輸的傾家蕩產的賭徒就是這種心理,如果在輸了10000元的時候,就收手不賭了,那麼他最多也就是損失了10000元,但很多的人在輸了10000元后並不甘心,我都輸了這麼多了,一定要把損失贏回來,結果卻是越輸越多,無法挽回。


懂得及時止損,是最高級的人生


曾在網上看到一則報道:一個搞經偵的民警說,很多誤入傳銷組織的人,其實沒多久就知道這是騙局了,但他們之所以還陷在裡面,就是因為不甘心,不甘心自己投了這麼多錢、時間、精力,結果什麼都得不到,所以要想盡辦法來將損失補起來。


著名的心理學教授亞科斯和布拉默,在1985年做了一個實驗:


他倆先讓實驗對象花100美元,買了密歇根滑雪之旅的票,然後過了幾天之後告訴他們,其實威斯康星滑雪之旅要好玩有趣得多,而且票價只要50美元。


於是,這些實驗對象又去買了威斯康星的票。


又過了幾天,教授告訴他們:這兩次滑雪之旅的時間撞到了一起,你們只能選一個。


結果是,大多數人選擇了票錢更貴的那個,而不是更好玩更有趣的那個。


他們給出的解釋是,選100美元這個,只損失了50美元,但如果選50美元這個,則會損失100美元。


於是,兩位教授提出了“損失憎惡”的理論:人們面對收益和損失時,損失更加令他們難以忍受。


懂得及時止損,是最高級的人生


亞科斯教授最後總結說,我們人生中90%的不幸,都是因為不甘心引起的。


這就是很多人不懂得及時止損的原因。


我們以一個局外人的身份來看待這個問題時,就會發現一個道理:不是所有的堅持都值得肯定,很多時候,比堅持更重要的是放棄,是懂得及時止損。


做一件事,你感到很吃力,堅持了很久總是達不到預期的效果,那麼你可以選擇放棄,別再堅持。


很多時候,堅持過頭了,就不值得尊重了,就成了偏執、頑固。


當你發現目前這家公司的發展沒有任何潛力可言,那麼你應該選擇的是及時退出,換一個環境,而不是傻傻地堅持,不要去想自己已經在這裡付出了幾年的光陰,不要想著在這裡已經混到了小經理的級別,這樣放棄是不是可惜。


如果你不放棄,就沒有機會去遇到更好的環境,更適合你的機會,不懂得及時止損的人,結果通常會發生更為糟糕的事,引發一系列的蝴蝶效應。


過去的就過去了,不要為已經打翻的牛奶哭泣,這已經是無法挽回的了,你要做的就是走好接下來的路。


及時止損是人生必備的一項技能

可以這麼說,及時止損是人生中必備的一項技能,懂得及時止損的人,才是真正的智者,這樣的人生很高級。


那麼,如何做到才能做到及時止損呢?


  • 明白凡事有輸有贏,有對有錯的道理

魯迅先生曾說過,真正的勇士敢於直面慘淡的人生。


及時止損其實就是敢於面對已經發生的錯誤,這就需要調整好心態,要明白一個道理。


這個道理就是:沒有誰是不會犯錯的,沒有任何一件事永遠都是對的,遇到的人肯定有好有壞,做的事肯定有對有錯,做生意肯定是有輸有贏。


股神巴菲特也曾說過:投資犯錯不可怕,最重要的是不能連續犯錯。


既然損失已經造成了的話,那就坦然面對,果斷地抽身出來,不要再偏執地堅持下去。


懂得及時止損,是最高級的人生


  • 設立一個臨界點

心態調整是重要的一步,我們還要設立一個臨界點,左邊是所能接受的損失位置,右邊是你絕對不能去觸碰的。


你去打牌,多少錢範圍內是你所能承受的,輸到了多少錢,就趕緊不要再玩下去了,這個點要心裡有數。


投資一個項目,燒多少錢之後就不能再堅持做下去了,這個指標就是一個止損點。


設立止損點,可能會讓你錯失翻盤的機會,但這種概率比較小,大概率上更可能讓你不至於陷入無法挽回的地步。


很多時候,你感到正在做的事不行,那就換一個思路,只要你的初心不變就可以。


懂得及時止損,是最高級的人生


著名品牌Levi’s的創始人,牛仔褲的發明者李維·施特勞斯,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


在1850年,美國報紙刊登了一則令無數平民百姓欣喜若狂的消息:美國西部發現了大片金礦。


於是,美國曆史上震撼人心的西部移民運動開始了,那些懷揣著發財之夢的人們,攜家帶口如潮水一般紛紛湧向了西部,滾滾人流,絡繹不絕,場景十分壯觀。


當時年僅21歲的李維·施特勞斯也經不起黃金的誘惑,加入到了淘金隊伍的大軍中,成為其中一員。


但是,當他來到舊金山之後,李維·施特勞斯知道自己來錯了地方,發財的希望不大,前來淘金的人太多了,一眼看去,是一望無際的帳篷。


與很多人堅持苦巴巴的不同,李維·施特勞斯做出了一個決定,放棄從沙土裡淘金的工作。


但是,他又想在這裡賺錢,於是他將目光從沙土轉向了那些前來淘金的工人身上,李維·施特勞斯用身上所有的錢物,開辦起一家專門銷售淘金工人日用百貨的小商店,這讓他賺到了人生的第一桶金。


有一天,李維·施特勞斯又乘船外出採購了很多日用百貨和一大批搭帳篷、馬車篷用的帆布。


由於船上旅客很多,那些日用百貨沒等下船就被人們搶購一空,但帆布卻沒人理會。


一位淘金工人迎面走來,看了帆布幾眼,李維·施特勞斯以為對方要買帆布,對方卻搖搖頭,我不要帆布,但想要一條像帳篷一樣堅硬耐磨的褲子。


原來,淘金的工作很艱苦,衣褲經常要與石頭、砂土磨擦,棉布做的褲子不耐穿,幾天就磨破了。


李維·施特勞斯靈機一動,用帶回來的厚帆布製作出了式樣新奇而又特別結實耐用的棕色工作褲,向礦工們出售,今天風靡全世界的牛仔褲就是這麼來的。


如果李維·施特勞斯當初不知道及時止損,不去換個方向掙錢,說不定現在依然泯然眾人中。


不是所有的堅持都有意義,放棄和改變也是一種智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