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支援武漢抗擊疫情的張伯禮院士一行三人回津。在隔離休整點張伯禮院士的家人,以及先前回津正在休整的醫務人員前來迎接英雄凱旋。
我們用最隆重的禮儀迎接英雄凱旋。感謝你們在最艱難的時刻挺身而出,逆行堅守、無畏無懼,用生命守護生命,用行動詮釋大醫精誠的醫者仁心。
去時無畏,歸來無恙,歡迎回家!
春雨洗塵,院士凱旋。
在武漢奮戰81天的“無膽”英雄,中央指導組專家組成員、中國工程院院士、天津中醫藥大學校長張伯禮昨日凱旋。
“81天來,我與武漢人民生活戰鬥在一起,感謝武漢人民的付出!我在武漢還收了徒弟,還有康復項目要完成,我會經常到武漢來。肝膽相照,常來常往。”昨天上午,張伯禮在臨別武漢之際這樣說道。
昨天下午,不期而至的一場小雨,將津城空氣盪滌一新,“天公”也好似特意為英雄接風洗塵。
“來了!”“來了!” 16時51分,隨著高鐵G294次列車駛入人們的視線,現場氣氛瞬間高漲,一雙雙高舉條幅的手,一個個期盼的眼神,一顆顆激動的心……所有人的目光頃刻間匯聚到一處。
16時56分,列車穩穩停靠在天津站10站臺,車門緩緩打開,張伯禮在兩名助手陪同下,面帶微笑走出車廂。
終於見到久盼的親人,久候的人群頓時沸騰起來:“逆行天使,歡迎凱旋”,“抗疫英雄,歡迎回家”……現場響起陣陣掌聲、歡呼聲。
“在黨中央的正確領導下,中央指導組在前線果斷決策,武漢人民積極響應,十萬醫務人員不畏生死,凝聚成一股戰勝疫情的磅礴力量。白衣戰士是英雄!武漢人民是英雄!”面對歡迎的人群,面對無數的閃光燈跟鏡頭,張伯禮仍然是一貫的文雅、謙遜,“謝謝大家的迎接,我不是什麼英雄,只是一個平凡人,做了一件平凡事!”
大愛無疆,大美無言。
1月27日大年初三,年逾古稀的張伯禮臨危受命,趕赴武漢抗擊新冠肺炎最前沿,走向武漢人民最需要的地方,就像17年前抗擊非典一樣,挺身而出、義無反顧。
2月初,張伯禮同中央指導組專家一道寫下請戰書,提出籌建以中醫綜合治療為主的方艙醫院。2月12日,他親率209名醫務人員組成中醫醫療團隊進駐江夏方艙醫院。自2月14日開艙至3月10日休艙,運行26天收治564名新冠肺炎患者,無一例轉為重症,且做到了零感染、零復陽。
英勇無畏,披肝瀝膽。
由於連日操勞,2月16日,張伯禮病倒了,在武漢做了膽囊摘除手術,把膽留在了武漢。手術後第三天,他就投入緊張的救治工作,不顧雙腿血栓,不顧醫生臥床休息兩週的叮囑。
“現在正是需要我的時候,我怎麼能離開!”手術不下火線,馬不停蹄連續奮戰,張伯禮用仁心仁術、赤膽忠心書寫著時代擔當。
歸來是為養精蓄銳,不獲全勝決不放鬆。
回首戰“疫”經歷,張伯禮感慨良多,難掩激動:“4月8日武漢解封,全面恢復交通,73天的戰鬥勝利了,我專門寫下一首《歸辭》,祝願祖國:山河無恙、國泰民安。”
由於有些工作仍需要處理,原本計劃4月8日回津的張伯禮將歸期一直延到昨天。最近一週,他一直在武漢忙碌著,各種國際連線,為海外華人華僑解“疫”釋疑,幫助國外抗擊疫情,講解新冠肺炎防治的中醫處方,分享中醫藥經驗……
“疫情還沒有結束,我希望天津人民還是要做好防護,少聚集,保持良好的衛生習慣。後面一段時間的工作安排得很滿,重點是總結好中醫藥抗疫的經驗,加快新藥研究,同時為國際抗疫分享中國經驗。”張伯禮說。
堅毅的眼神裡,透出一名醫務工作者的擔當。“國家有難,我必須頂上去。”這又何嘗不是這位老兵的錚錚誓言。
你好我無恙,春花迎凱旋。
“歡迎回家”“張院士辛苦了”……抵達隔離休整點,車門緩緩打開,走下車的張伯禮被大家團團圍住。人群中,他突然看到了老伴兒和14歲的小孫子,手裡捧著鮮花向他走來。當一家人的目光聚在一起時,老院士感動萬分。
“我是一名醫者,其實我只是做了我的本職工作。”張伯禮說,“我要感謝來自全國的志願者,不為名利,甘於奉獻,非醫學專業人員的他們做了許多本不屬自己的工作;我要感謝全國人民,因為大家眾志成城才有今天的良好態勢;我還要感謝天津這個大後方,天津市委、市政府和廣大市民全力支持前方醫療隊,正因為前後方緊密配合,我們才能圓滿完成支援湖北的醫療救治任務。”
短暫的歡迎儀式結束後,張伯禮和兩位助手即將進入隔離休整點。轉身的一刻,老伴兒的聲音從人群中傳來:“好了?”張伯禮下意識地摸了摸腹部,微笑著說:“好了,放心吧!”多年的相濡以沫,短短几個字勝過千言萬語,不用過多的表達,那份關切始終都在。
“當時手術,大家都讓我回天津,可我不能回。醫生就是戰士,戰士必須上前線。既然國家讓我來,我就要把工作做好,武漢之戰沒有取得勝利,我怎麼能離開?”張伯禮說,“在這裡,我也請大家放心,手術做得很好,我也恢復得很好,完全沒有問題。”
我們致敬英雄,更感恩英雄。
我們用最隆重的禮儀迎接英雄凱旋。感謝你們在最艱難的時刻挺身而出,逆行堅守、無畏無懼,用生命守護生命,用行動詮釋大醫精誠的醫者仁心。
去時無畏,歸來無恙,歡迎回家!(記者 吳迪 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