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心守護網格 為群眾撐起“保護傘”

社區農村是防控疫情的第一道防線,也是基礎防線,只要這道防線築牢了、守穩了,整體防線就堅如磐石。為做好社區防控“最後一公里”,我市近萬名村居幹部充當網格員,落實落細各項防控措施。他們靠一隻口罩爬網格,每天不厭其煩地登門排查、千萬遍重複宣傳防疫知識、為居家觀察的群眾提供周到服務;他們舍小家、為大家,在疫情防控一線逆風前行、守護安寧;他們組在一起,織成一張最嚴密的“網”,在群眾身邊築牢安全防線,撐起疫情防控“保護傘”。

舍小家 義無反顧赴戰“疫”

除夕那天,赤坎區寸金街道擁軍社區幹部傅麗玲接到孃家打來的電話。70多歲患有腦梗的母親從樓梯上摔了下來,傷勢嚴重,請她儘量抽時間回家看望。大年初一凌晨5點多,傅麗玲和丈夫駕車趕往梅州孃家看望母親。其後接到取消春節假期的通知,她又匆匆和母親道別,和丈夫火速趕回湛江,迅速投入到抗疫工作中。

下戶排查、登記、宣傳,是網格員的基本工作。傅麗玲所負責路段排查出共6戶9名來自疫情發生地的人員。做好這9名人員的醫學觀察及監測工作成了社區開展防疫工作的一大重點。為此,傅麗玲每天主動和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工作人員上門為該9名人員測量體溫,疏導和緩解他們焦躁的情緒,並告知他們生活上如果有什麼困難,可以電話聯繫社區。

每次接到上級安排疫情發生地人員做咽拭子檢測的通知,傅麗玲都毫無怨言護送他們上車。有一天晚上,傅麗玲剛從社區回到家,就接到上級通知,要求她送2名疫情發生地人員去做咽拭子檢測。接到通知後,她沒有一絲猶豫,匆匆趕回社區,直到晚上9點多才吃上晚飯。

晝夜奮戰在疫情防控一線,傅麗玲沒有向任何人提起母親摔傷的事情。但每天晚上回到家,她都會擠出時間給母親打電話,詢問母親的身體狀況。有時和母親聊著聊著,她的眼淚就不由自主地流下來。母親卻安慰她不用擔心,好好工作,把工作幹好了,就是對她老人家最大的回報。

將對母親的愧疚化為了工作的動力,傅麗玲用最實際的行動守護轄區居民、回報母親。當別人問她冒著生命危險奮戰在抗疫第一線,最希望得到什麼回報時,她說:“居民都平平安安,就是最好的回報。”

“鐵娘子”主動請纓守關卡

“我是一名黨員,隨時準備為黨和人民犧牲一切。”這是霞山新興街道後坡村委會幹部黎玉娣的錚錚誓言。疫情面前,她是認真細緻的“檢查員”、意志堅強的“鐵娘子”。

黎玉娣每天主要的工作是負責下戶摸排,挨家挨戶逐個排查登記。她說:“每當完成排查任務時,我心裡非常高興,非常踏實。”她知道,自己也存在著被感染的風險,但她更清楚,身為一名黨員幹部,她必須時刻衝鋒在前、不怕犧牲,為村民安全保駕護航。

家裡尚有老人身體不適住院,兩個孫子年幼需要人照料,兒子又長期在部隊裡,家裡大大小小的事都落在黎玉娣一個人的肩膀上。但疫情防控責任重大,在公與私的天平上,她毅然選擇了前者,並且毫無怨言,自我加碼,主動請纓守好村口的關卡,檢測來往人員體溫,做好村民健康管理,確保群眾健康安全。黎玉娣以大局為重、踏實勤懇的工作精神鼓舞了大家的士氣,獲得了同事們的由衷點贊。

春節期間天氣寒冷,黎玉娣心裡牽掛在寒風中的一線工作人員,半夜送上暖暖的紅糖薑茶水,給寒冷的夜晚增添一絲暖意。大家對黎玉娣豎起了大拇指,誇讚她細心周到,是村裡的好黨員、好乾部。作為一名普通的基層幹部,她用自己的行動詮釋初心和使命,用自己的付出詮釋責任與擔當。

嚴防死守 嚴肅對待破規者

坡頭區南調街道南油社區網格員林小清是一名80後黨員。為了守好小區“防疫門”,她根據南調街道疫情防控包聯包創工作安排,堅守崗位,配合物業保安認真登記居民出入、體溫測量、排查人員信息,做好網格內疫情排查、多部門信息互通、防控知識宣傳等工作,確保網格內一切情況都在自己掌握之中。

抗疫初期,轄區有3戶湖北返鄉人員被要求居家醫學觀察。期間,林小清通過電話反覆叮囑他們遵守規定,按時報告體溫,告知他們網上購置生活物品的渠道,解決他們的後顧之憂。當前,國外疫情形勢嚴峻,嚴防境外輸入成為重中之重。她又開始不漏一戶排查境外返湛人員。當得知從斯里蘭卡返湛的住戶沒有按規定進行居家隔離時,她嚴肅批評指正,並耐心勸導住戶一定要嚴格遵守規定。在得知該住戶沒有體溫計時,她趕緊送體溫計上門,並叮囑住戶每天報告兩次體溫。

在防疫最緊張階段,林小清接到物業反映,網格區內有診所私下開門接診,有發熱人員上門就診。診所業主不接聽電話,保安怕危險不敢上門核實,林小清卻毫不猶豫,戴上口罩上門核實。她將此事上報街道衛健辦,嚴厲警告該業主不能私下接診,並提醒該業主,如果有人想看病,應該建議他們在做好防護措施的情況下去正規醫院看病。

疫情不退,基層仍需堅守。我市全體村居幹部將發揚連續作戰作風,繼續築牢防疫一線堅實堡壘,用心用情為群眾服務,為徹底打贏疫情防控人民戰爭、總體戰、阻擊戰再立新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