終身壽險,最後的槓桿。

相比定期壽險,終身壽險的保障功能弱了,而儲蓄和理財功能變強了。

什麼意思?

定期壽險,主要是防範家庭支柱在盡家庭責任時突然離世,核心目的是為了保證被保人離世後,其他家人的生活不受影響。

終身壽險,雖然也是壽險,但更像是儲蓄,因為你知道,保險公司遲早會賠付,你的家人最終肯定會拿到一筆錢。

所以,買終身壽險有點像在銀行儲蓄,最終我們會把錢連本帶利拿回來。只不過到時候取錢的不是我們自己,而是我們的家人

因此,如果你有儲蓄、理財特別是有財富傳承的需求,可以考慮終身壽險。

那麼,終身壽險作為財富傳承的工具,有哪些優點呢?

首先,終身壽險有一定的槓桿,買入後可以保證財富的增值,雖然增值不是太快,但是二三十年也可以翻一倍。

另外,終身壽險可以指定受益人,被保人身故後錢都賠給誰,可以提前由被保人指定,這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減少家庭財產分割的糾紛。

當然,終身壽險的缺點也很明顯,就是槓桿很低,這也是它保障功能偏弱的原因。

一個30歲的人買終身壽險,保險槓桿只有4倍左右,買100萬保額,需要25萬保費;

而定期壽險的槓桿,一般有50倍左右,買100萬保額,只需要2萬元保費。

所以,從定期壽險和終身壽險的作用和槓桿來說,二者適合的人群有很大差別。

定期壽險更適合普通家庭的經濟支柱,保障功能強,保費便宜,普通人花很少的錢,就能給家庭一個“保底的保障”。

而終身壽險更適合有財富繼承需求的高淨值家庭,通過保險的制度設計,幫助家庭順利便捷地進行財富傳承。

壽險,就是愛與責任

壽險,無論定期的還是終身的,最終賠的錢都花不到自己身上,這點是挺讓人討厭的。

但是,我們拼命賺錢,我們瘋狂加班,絕不僅僅是為了自己,更為了“愛我們和我們愛的人”。

有人說:一個人成熟的標誌,是懂得了愛與責任。

而教主想加一句:一個人懂得愛與責任的標誌,是給自己買了一份壽險。

向買壽險的人致敬!

無論是買了壽險的人,還是想買壽險的人,他們都是有責任感的“家庭英雄”。

如果你有疑問,可以通過留言板告訴我們,我們很樂意為你解答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