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yanpengjia
虛榮心這種人性弱點嚴重的人,首先會認為意見不合是故意不讓他滿足他虛榮心慾望,焦躁和憤怒是極自然的,這種人,逆天道人道欺負你,你堅決反抗了還覺得你是畜生,因為你讓他虛榮心自尊心受到了損害,卻不知這樣做讓天看不起會有什麼意外“之喜”。
唯利是圖的人,如果意見不合是會讓他預計和既得名利受損,如果還是那種虛榮心更重,小農思維重,容不得自己利益受損的人,認知水平低,對意見不和的人,就不是焦躁和憤怒,而是大概率變成扭曲心理下,幾乎是一場你死我活甚至是影響面非常大的惡鬥。
一生最服王陽明
回因與他人意見不合,產生焦躁或憤怒的情緒,的確能從生理學或心理學角度,分析為什麼發生這種情況。
你會發現,“與他人意見不合”這是事件描述,本身並不是負面的。
人與人的生存環境不同、成長背景不同、教育程度不同,基本上,我們很難與另一個人意見完全統一。
所以,也許不是簡單的意見不合,而是很有可能過程中,出現了鬥嘴、爭執、計較誰對誰錯、不喜歡“輸”、擔心不被認可……的情況,也就是說,從心理角度看,很可能是對“意見不合”這件事產生的認知出現了偏頗,從而產生了焦躁和憤怒情緒。
這時可以做的是:
一、回憶童年,回顧養育背景。
是否父母之間有意見不合就爭吵、互斗的情況;或是父母在教導你的過程中,有強勢打壓,不允許你與他人意見不合的情況;或是你與兄弟姐妹朋友相處時,出現過這種情況……這些都是可以挖掘的。
二、重新在心中調整“意見不合”的認知。
比如,瞭解“君子合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合”,這時就會明白,即使人與人的意見不合也沒有關係,這是我們的不同之處。
三、每當與人意見不合引起焦躁或憤怒情緒,覺察這些情緒,並接納它們。
你可能會發現焦躁和憤怒背後,可能是想要控制局面,想要控制局面的背後可能是想到得到認可、想要被尊重、想要被理解、想要被崇拜……這背後是深深的需求沒有被滿足。
另,從生理角度看,很有可能意見不合時引發了你的壓力,特別是勾動了你內在沒被滿足或療愈的部分,而產生了“慣性反應模式”。
這時,身體的兩個重要系統“自主神經系統”和“內分泌系統”被激活,整個身體的腺體網絡釋放出荷爾蒙,使得一個人產生恐懼和警覺反應,立馬做出行動來,就容易發火、動怒。
關注“子暢MrsChange”,心理集團聯合創始人,心理講師、國家心理諮詢師,跨界創意人。
原創親子溝通、女性成長、情緒紓壓等心理學元素內容。
每個人,都擁有改變的自由,可以自由的改變。
子暢MrsChange
你好,我是徐澤旭,我來回答你的問題吧。
要分析為什麼與他人意見不合,會產生焦躁或憤怒的情緒,首先我們要知道意見,或者說個人的意見代表的究竟是什麼?
你是不是也會好奇,我們的觀點是從哪裡來的?當我相信了我現在相信的這些東西,我的依據是什麼呢?不繞彎子,下面就一點一點給你分析,有收穫還請點贊。
一 觀點是我們人生的濃縮
為什麼別人反駁我們,我們會憤怒呢?
就是我們透過自己成長經歷,或者多年的經驗,總結出來的我們所相信的東西,這些就是我們的觀點。
那當你站出來說你的這個想法有問題,你說的不對,你的觀點是錯誤的,當別人這樣說的時候,對方等同於在攻擊過去,我總結出這些,想法,說法或觀點的人生片段。
所以當對方反駁我們的時候,我們潛意識可能聽到的那個語言會更加刺耳:
“你過去人生的某個階段白活了!”
“雖然你很努力的經歷你的人生,不過很遺憾,那是錯誤的人生。”……
所以沒有人喜歡被反駁,也沒有人喜歡被攻擊,因為觀點是我們人生的濃縮。
二 我不能輸
別說人與人,我們看看國與國中國和美國之間,美國一直秉持著冷戰當中的零和思維,不是你死,就是我死,你的存在就是我的損失。
這個思維放在人際關係裡,可以說是赤裸裸的競爭。
所以我們在溝通當中就會出現一種現象,叫為了贏而贏——對,你說的也許會有道理,但不好意思,你說話的方式我不是很喜歡,所以我要贏過你。
另外就是,我真的不在乎什麼仁義道德,反正你說我家的人就不行。如果我們真的問下去,究竟為什麼不行呢?我們得到的答案,很可能是我說不行就不行。
所以當爭辯的兩方存在著這種競爭對抗的關係,那意見不合,既是衝突的導火索,也可能是問題關係的其中一個體現。
三 沒有人喜歡被對方衡量
倫理道德、是非曲直,好像是衡量人行為的尺度,而這個尺度每個人心裡面的又不一樣,於是,我們總是拿自己的那把尺子去量對方。
記得之前有一個女性來訪者,她曾經這麼去抱怨自己的婆婆,她說,我在家裡面,爸爸媽媽是那麼的疼我,而到了這邊要幹這麼多的活,他們家的人也不想想,我能答應嗎?
在他的這句話當中就包含著兩個標準,一個是這位女士自己家的標準,另外一個是她丈夫家庭裡面的標準。這兩個標準對這位女士的要求顯然不一致,於是她用自己家的標準去衡量對方家,心裡自然就會很不平衡。而對方家人聽到了,也就會有更大的不滿。
四 安全感很重要
當我們的觀點被對方否定,我們會很容易產生一種不安,就是我所想的,我所做的,似乎就不那麼天經地義了。
我們人類是非常需要心安理得的一種動物,沒有這份心安理得,我們會很惶恐。
比如說,一個孩子去學校遲到了,他如實的告訴了老師知道的原因,但老師認為他在說話,於是就指責他,你說的這些應該是個謊言。
那對於孩子來講,這個也沒有競爭,他很可能也沒有必要一定要贏過老師,他可能會感覺到被否定,但最重要的是失去安全感。
就是原以為我遲到是有一個可以解釋的理由的,現在這個理由被否定了,於是,在這個小例子當中,這個孩子不僅僅承擔了老師撒謊的指責,同時遲到的情況也壓在自己心上。
於是我們的身體就會出現失去安全感的,各種各樣的體現,緊縮,緊繃,恐懼,焦慮。
所以,觀點被否定,還意味著懲罰。
Ok,以上就是我的總結,我是徐澤旭,一名有態度有溫度的心理諮詢師。如果有幫助,歡迎點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