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否曾看過孩子的日記?

你是否曾看過孩子的日記?

父母能不能看孩子的日記?

有的說,我們是父母,孩子是我們生的,還和我們談什麼隱私,我們想看就看。

有的說,日記屬於隱私,隱私是受法律保護的,孩子沒有許可,誰都不能看,父母也不行。

還有的說,現在誰還寫日記啊,週記都沒有,沒的看!

好吧,電子手錶通信聊天有沒有,手機微信聊天有沒有,電子郵件有沒有?

你是否曾看過孩子的日記?

中學生圖圖有通信功能的手錶,圖圖的手錶裡有通信軟件,通信群裡很熱鬧,和朋友私信也很頻繁。

最近圖圖和媽媽鬧得非常不開心,冷戰了好幾天,起因就是媽媽看了他的手錶。

圖圖媽是職場麗人,平時工作很忙,中午圖圖也不能回家休息,為了能及時和孩子聯繫,圖圖媽給孩子買了電子手錶。

圖圖迷電子手錶,和大人迷手機一樣,主要是迷裡面的APP,沒有APP的手錶和手機,誰還會迷?

這之前,圖圖媽從不看圖圖的手錶,有自己的手機,誰還會去看孩子那小小的電子手錶,屏幕太小,費眼!

只所以想到看,是因為同事說,自家孩子手錶通信群裡烏七八糟的:

什麼發佈個黃段子,八一八班裡誰和誰談戀愛了,半夜發朋友圈投訴無良家長逼自己完成作業的,要不就是刷屏的表情包......

圖圖媽一聽就緊張了,自己這從來不看娃手錶的,這天一下班猴急猴急奔回家,只待娃睡了覺,拔下尚在充電的手錶,半夜也不嫌棄費眼了,仔細研究娃的通信。

內容確實很豐富,有正經事兒,比如有互相問作業的,再比如就沒有比如了,互相問作業是啥已經是唯一的正經事了。

越往下看圖圖媽就越冒冷汗,同事說的一點兒沒錯,一一應驗,當晚圖圖媽使出洪荒之力控制出自己沒有把娃從床上抓起來,主要是抓也抓不起來。

一宿沒睡踏實,第二天一早圖圖媽就興師問罪:為啥寫作業的時間聊天,為啥聊和學習無關的天,為啥轉發烏七八糟的信息,為啥......

圖圖媽十萬個為什麼剛剛起了個頭,只見圖圖坐在飯桌旁邊猛然從似睡非醒中徹底醒過來,扔下才啃了一口的肉包子,臉漲得通紅:“你看我手錶?你憑什麼看我手錶!你不許看我手錶!”

圖圖媽一下子愣住了,心臟一下子自由落體到深不見底的馬裡亞納海溝。

這納了悶了,你不好好寫作業聊天你還有理了,你這理直氣壯到底從哪裡來,圖圖媽掉了的心臟從馬裡亞納海溝復彈上來,氣壯山河地,“你既然敢聊,還怕我說!”

圖圖一把抓起書包,手錶也不戴了,扔下一句:你要再看我手錶,我不在家待了,太可怕了,太可怕了!

圖圖媽一晚上沒睡好,這一白天也沒上好班,心裡七上八下的,生怕娃不回家了,不等下班就請了個假跑出來,躲在學校門口隱蔽的地方,好比是私家偵探,待到放學高峰,遠遠地在烏央烏央的人群裡看到圖圖,竟然激動地眼淚差點兒掉下來。

然後就一直尾隨其後,還不能讓娃看見自己,在躲躲閃閃中為圖圖保駕護航,引得路人們懷疑自己不是好人。

偷看圖圖手錶事件嚴重影響到母子關係,三天後才緩和,圖圖媽很疑惑,這手錶,到底以後是偷偷看還是再也不看了呢?

圖圖媽的擔心是所有媽媽們的擔心。

不看娃的信息,又怕抓不住娃的思想動態,萬一娃思想偏了怎麼辦,不及時糾偏可怎麼行?

現在圖圖媽倒是看了娃的信息了,倒是一下子抓住了娃的思想動態,可激怒了孩子,想糾偏都不給你機會,臉上只有四個字:拒!絕!溝!通!

要我說,父母最重要的是瞭解娃的思想狀態,不看娃的信息,就不能瞭解娃的想法了嗎?

多陪伴,多溝通,多交流,正向管教才是關鍵。

不經得孩子同意私自看信,就是侵犯孩子的隱私權,讓孩子無法對父母產生信任,反而關上了思想正常溝通的大門。

給孩子獨立的呼吸空間,還孩子最基本的尊重,建立和維持最基本的信任,和孩子多交流,當交流成為一種習慣,自然就不再惦記偷偷翻閱孩子的日記本。

日記和孩子的手錶、手機通信信息都屬於他們的隱私,每個人的隱私權都需要保護,包括我們的孩子。

你是否曾看過孩子的日記?

《中華人民共和國未成年人保護法》第39條規定,對未成年人的信件、日記、電子郵件,任何組織或者個人不得隱匿、譭棄;除因追查犯罪的需要,由公安機關或者人民檢察院依法進行檢查,或者對無行為能力的未成年人的信件、日記、電子郵件由其父母或者其他監護人代為開拆、查閱外,任何組織或者個人不得開拆、查閱。

《治安管理處罰條例》第22條規定,隱匿、譭棄或者私自開拆他人郵件、電報,尚不夠刑事處罰的,處15日以下拘留、200元以下罰款或者警告。

《刑法》第252條規定,隱匿、譭棄或者非法開拆他人信件,侵犯公民通信自由權利,情節嚴重的,處一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你看過孩子的日記嗎?

多少父母深吸一口氣:多謝孩子不告之恩!

公眾號【伴你拾級成長】

這是兩位清華媽媽創立的教育分享。“拾(shè)級”出自《禮記》,“拾級聚足,速步以上”,意為“逐級登階” 。

你是否曾看過孩子的日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