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汽車消費看房地產,小編腦洞是不是有點大?

從汽車消費看房地產,小編腦洞是不是有點大?

從汽車消費看房地產,小編腦洞是不是有點大?

估計很多人看到標題,會覺得有點莫名其妙,汽車消費和房地產有什麼關係?

汽車市場是國民消費的一個風向標,具有一定的參考意義。汽車銷量爆發的這10年也是房地產轟轟烈烈爆發的10年!19年對於汽車市場是個寒冬,對於房地產來說,也可能是凜冬將至!

2017年開始,汽車市場出現的下滑到現在已經持續了兩年,加上國六的發佈,一些汽車企業將面臨徹底出局的危險。

汽車和房地產不同,汽車不是稀缺資源,房地產在某種程度是資源有限的。

所以只簡單的去看汽車銷售的總量,那說明我們的老百姓越來越富,對於住房需求的還是呈現需求比較旺盛的。

但是這兩年的汽車市場的下滑,也反應了城市化進程中的一些問題。兩者其實有很大的聯繫。

曉說房產就根據觀察覺得以下幾個問題:

一.道路堵塞,開車難。買車了,結果開車出去各種堵,不方便,買了比不買更糟心。

1.城市化進程中,資源過於集中,優勢資源過於集中時候,很容易推高這集中區域的房價,而且在民生領域帶來很大的不方便。學校啊、醫院啊、行政中心、商圈等等。這類區域停車有時候也是個難題啊!各種罰單在招手呢!

2.交通的不便利,加劇人們更加向中心點聚集。往往一些房子出現供不應求,特別是租房。

3.擁堵比較多的城市,往往都想著要建設地鐵,而地鐵又會對站臺出口附近的小區有較大的拉昇作用。

4.汽車保有量越來越多的情況下,在主城區開車要搶車位,要遇到停車難,還不如電動車自行車來的方便。也就是在12公里的範圍圈是個分界線!12公里電動車來說也要接近25分鐘的路程。房價就會出現一定的變化。對於汽車而言,30分鐘的車程也是一個分界線,每一個分界線都是一種變化。

二.停車不方便,特別是小區裡面。買了車還要考慮停車位的情況,要麼十幾萬的停車位,要麼大幾千的停車費,或者停車位都沒有,然後各種矛盾。

1.一些老小區停車位極少,甚至沒有。那矛盾就接踵而至。

2.新小區停車位不便宜,大城市不說,二線城市很多停車位都在10-15萬之間,相當於一個緊湊型轎車的價格。

3.老小區的停車位很少,擁擠甚至矛盾頻發,會加劇年輕人往周邊環境更好的小區轉移。老小區好的學區房也只不過是上學的跳板,年輕人也不會居住只會出租。老小區學區不好的,往往只能慢慢淪落。總而言之,有學區的老小區還有一定的價值,甚至小戶型的這種特別搶手。沒有好學區的只能沉淪,而且很多銀行是不對25年以上小區貸款,所以購買的時候只能全款。兩極分化比較嚴重。

4.所以很多的城市都積極開發新城區,也大大助推新城區的房價。特別是一些概念化的區域,一房難求。

三.車是消耗品,不僅需要後期的投入還會不斷貶值,目前房價高漲的幾年,很多普通家庭買房之後不想再支撐汽車的消耗,汽車成了彈性需求而不是剛需。而房產則是大概率升值,所以一些家庭捨得在房產投入的原因。

1.汽車是個消耗品,保養、維修、保險、汽油、違章等等費用都是一筆不小的開支。1.5-2萬是很多家庭一輛車的正常開支。

2.目前房價高企,貸款金額和利息也水漲船高。一套300萬的房子首付比例30%商業貸款,30年借款,一個月至少在12000的利息。這個利息對於很多人來說不低的。

3.加上孩子的開支,對於普通家庭來說,汽車不是剛需,而是成了彈性需求。

4.房子對於一些投資的人來說,是掘金的樂土,對於一些剛需來說是一個沉重的包袱。

四.我們再去看目前汽車消費的結構,會發現,一個很多有意思的現象。豪車銷售量一直穩步增長,這個需求恰恰是反應一些現象。相對便宜的車跌幅較大,豪車領域反而是春天。

1.中產階級的不斷擴大,一些人的收入穩步增長。這類人往往是投資房產的主力軍,他們收入高,收入穩定,房地產又有極高的回報率,對於房地產價格的拉動有著舉足輕重的作用。

2.所以我們發現城市裡的BBA已經爛大街,這類人的消費能力不僅僅在汽車,在奢侈品和旅遊上的支出也是相當驚人。

3. 由於房地產在一定程度上屬於稀缺資源,一旦被大量資本壟斷,搶購,那留給其他人的選擇餘地就相對較少。我們在南通目前新盤看到的就是開一個搶一個,這類人常常幾百萬現金在手,機動能力十分強悍,投資房產毫不手軟。

4.所以說如果哪天發現豪車市場、奢侈品市場出現了下滑,那就是房地產寒冬的到來!

總結:房地產的一定稀缺性,往往容易出現資本的壟斷。非理性的漲價就會出現,對於一些低收入家庭來說,這種漲價就是一種巨大的負擔。汽車作為一個大件消費品,往往從數量、消費結構上可以看出一些社會的一些情況。簡單概括上面四個觀點:

1.資源的集中,容易造成中心城區的擁堵,汽車難開,停車也難,也是高房價扎堆。地鐵的開通方便了交通也間接拉昇了房價。

2.回家停車面臨兩大問題:停車位的購買,和沒有地方停車。反應的正是兩種情況,一是有個不小的支出,一是逃離老破小的老城區。老小區的矛盾未來會讓年輕人不願意也不想去觸碰。新城區完善的配套良好的生活環境對於年輕人吸引力更明顯。

3.家庭開支的不斷增加,對於汽車消費市場是不利的,對於房地產來說,不斷的漲價對於剛需一族是沉重的包袱,會抑制消費需求的增長,甚至是結婚和生孩子……

4.豪車市場的不斷髮展,是中高收入人群的一種消費表現,也反應出,未來資本對於拉高房價中扮演的角色。一定程度的壟斷,勢必造成貧富差距的擴大。但投資的房產終歸要回到二手房市場中銷售,接盤的無非更多的就是改善型居住和剛需。

從汽車消費看房地產,小編腦洞是不是有點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