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疫病、晚疫病、疫病和綿疫病有何不同

早疫病、晚疫病、疫病和綿疫病有何不同

每天農經

早疫病、晚疫病、疫病和綿疫病有何不同

馬鈴薯、辣椒、番茄、茄子這幾種茄科植物上經常發生早疫病、晚疫病、疫病和綿疫病。都帶“疫”,到底有何不同?在症狀上如何識別?

首先,疫,就是來勢洶洶的意思,指急性流行的傳染病。

帶“疫”字的植物病害,也是容易迅速擴展的急性病害,一旦流行開來,就會對作物造成巨大的損失。

植物被病原菌侵害以後,在症狀表現上和病菌的寄生能力及致病能力有關。

所謂寄生能力是指病菌從寄主的細胞或組織裡汲取有機營養的能力。

寄生能力強的病菌可以直接突破寄主植物的表皮層,深入進細胞間或細胞內掠奪寄主的營養;寄生能力弱的病菌一般是趁寄主新陳代謝能力較差的時候通過寄主的氣孔、皮孔、水孔或傷口,“乘虛”進入寄主體內獲取營養。腐生菌基本沒有寄生能力,只能在已經死亡了的植物組織內吸收營養。

早疫病、晚疫病、疫病和綿疫病有何不同

致病能力是指病菌侵入進寄主體內後通過分泌果膠酶、蛋白酶、纖維素酶等物質對寄主的破壞能力。

寄生能力弱的病菌侵入寄主體內後首先分泌大量的分解酶類把植物細胞和組織毀傷,然後才獲取到有機營養。因此,這類病菌引起來的病害,往往是症狀顯現快,病斑呈水浸狀或開水燙過一樣,病斑內沒有太明顯的輪紋,病斑外緣沒有暈紋,病斑表面很快就會長出白色或灰色的毛黴狀物。

寄生能力強的病菌進入寄主體內後分泌的酶類物質少,感病的植物部位在外部表現上往往沒有那麼快,感病部位最初出現失綠的黃色斑點然後才逐漸擴展成黃色、黃褐色、深褐色斑塊,因為病菌在寄主組織內擴展的時候因為晝夜溫度差植物對病菌的抵抗力也會呈強弱交替性,形成的病斑往往具有輪紋狀,在病害發生的後期病斑表面上也會長出灰色或灰黑色黴狀物和突出植物表皮的小粒點。

早疫病的病原菌屬於真菌中子囊菌亞門裡面的鏈格孢菌,寄生能力較強,但不屬於專性寄生菌,在侵染植物的時候也會分泌一些有毒的酶類物質,因此,這類病害一般發生在植株進入開花期以後遇到連續陰雨天造成根系吸收能力較差整個植株長勢較弱的時候,先侵染植株的老葉上,但也可以侵染果實和莖稈,病斑具有同心輪紋;從植物生長髮育時期上,發生的時間比晚疫病早一些,故稱早疫病。苯醚甲環唑、甲基硫菌靈、百菌清等對早疫病有效。

早疫病、晚疫病、疫病和綿疫病有何不同

番茄早疫病病葉

早疫病、晚疫病、疫病和綿疫病有何不同

番茄早疫病病果

晚疫病、疫病、綿疫病的病原菌都屬於真菌中的鞭毛菌亞門,寄生能力較差,一般發生在果實成熟期前後遇到陰雨低溫,尤其是陰雨後突然暴晴的時候,侵染生長十分衰弱的植株及其下部接近地表面的器官,侵入後分泌大量的酶類物質迅速破壞寄主組織和細胞,所以症狀表現的快,病斑大且呈水浸狀,並很快就會長出白色或灰白色毛黴狀物。

早疫病、晚疫病、疫病和綿疫病有何不同

番茄晚疫病病葉

早疫病、晚疫病、疫病和綿疫病有何不同

番茄晚疫病病果

早疫病、晚疫病、疫病和綿疫病有何不同


番茄綿疫病

早疫病、晚疫病、疫病和綿疫病有何不同

番茄綿疫病病果

早疫病、晚疫病、疫病和綿疫病有何不同

辣椒疫病

晚疫病和疫病是由致病疫黴菌引起的,在辣椒和茄子上叫疫病,在番茄和馬鈴薯上叫晚疫病;綿疫病主要發生在茄子和番茄上,由辣椒疫病、菸草疫黴或茄疫黴單獨或複合侵染造成。但三種病害的症狀及防治藥劑上具有相似性,霜黴威鹽酸鹽、烯酰嗎啉、氟嗎啉等均對其有效。

來源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繫我們協商處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