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里既没有主角,也没好人?

《红楼梦》作为四大名著之首,其文化价值不言而喻。对于中国人来说,它是一部既熟悉又陌生的小说。

《红楼梦》里既没有主角,也没好人?

说到熟悉,是因为林黛玉和贾宝玉的名字家喻户晓。说到陌生,是因为很多人对红楼梦只有笼统的认识,仅仅知道红楼梦里的几个人物,却对小说里的故事情节知之甚少。

相对于其他三部小说,中国人不仅熟悉其中的人物和故事,也能够分得清主与次、好与坏。而读过红楼梦的人都知道,红楼梦中的主角与配角、好人与坏人的界限并不是很清晰。

《红楼梦》里既没有主角,也没好人?

1. 《红楼梦》是一部群像小说,人人都可以是主角

我们可以说红楼梦的主角是贾宝玉和林黛玉,毕竟这两个人物是贯穿小说的一条主线。但与一般小说不同,红楼梦更像是一部群像小说。它以康雍乾为时代背景,描述了那个时代不同阶层人物的性格和命运,虽然人物之间偶有交集,但每个人物故事又独立成章。

《红楼梦》里既没有主角,也没好人?

曹雪芹对人物的描写极其精炼,在遣词造句上真正达到了“一字不可更改,一字不可增减,入情入神之至”的境界。就拿宁国府老仆焦大来说,他在红楼梦中仅仅出现一次,醉酒后大骂“爬灰的爬灰,养小叔子的养小叔子”。寥寥几笔,曹雪芹就把焦大的人物形象、性格特征体现得淋漓尽致。

《红楼梦》里既没有主角,也没好人?

妙玉在红楼梦前八十回中正面出场只有两次,文字总共不超过1500字。一次是贾母带刘姥姥到栊翠庵喝茶,描写了她嫌弃刘姥姥用过的茶杯,以及她与林黛玉、薛宝钗、贾宝玉品茶的故事。另一次是凹晶馆联诗,她一气呵成续出了中秋联句十三韵。其余关于妙玉的描写都是侧面提及,但是她那孤傲怪诞、极端洁癖的性格让人过目不忘、印象深刻。

曹雪芹正是通过这种写作手法,使得每个人物的性格特征跃然纸上。通过作者的笔,我们可以看到每个人物的命运,他们从何处来?要到哪里去?最后去了哪里?作者只是在交代这样一个客观事实,并非要告诉读者:谁是主角,谁是配角。因为,在曹雪芹看来,不管是贫富贵贱,在命运面前人人平等。

2. 《红楼梦》里没有好人,也没有坏人

我们看西游记、三国演义、水浒传,能够分辨出妖魔鬼怪、忠奸善恶。但是红楼梦却不一样,一个人物既有好的一面,也有不好的一面。好与坏完全要看通过读者的价值观来评判。

《红楼梦》里既没有主角,也没好人?

贾宝玉爱惜大观园里的每一位小姐、丫鬟,与袭人、晴雯之间本是主仆关系,生活中却如同亲姐弟、亲兄妹。然而,我们偶尔又能发现贾宝玉的另一面。李嬷嬷是贾宝玉的奶娘,宝玉由她一手带大。在枫露茶事件中,李嬷嬷吃了宝玉留给晴雯的包子,又喝了茜雪留给自己的枫露茶。贾宝玉知道后大怒,将手中的茶杯摔在地上,跳起来质问茜雪:“他是你哪一门子的奶奶,你们这么孝敬他?不过是仗着我小时候吃过他几日奶罢了。如今逞的他比祖宗还大。如今我又吃不着奶了,白白的养着祖宗似的!撵了出去,大家干净!”后来在袭人的劝说下,贾宝玉才消了气。我们发现,枫露茶事件中的贾宝玉像是个任性的富家子弟,完全不顾及李嬷嬷的抚养之恩,与平时的宝玉完全不同。

《红楼梦》里既没有主角,也没好人?

通过曹雪芹对贾母的描写我们也能够发现,贾母不仅会享受,也很势利,但同时又是一个充满同情心的老奶奶。贾母的出场,多与吃喝玩乐混在一起,各式各样的聚餐,每次都是喝酒、吟诗、作对、行酒令等等,完全一个贵族老奶奶享乐的形象。

《红楼梦》里既没有主角,也没好人?

但是从贾母对待薛宝钗和邢蚰烟的态度又能看出她的势利。薛宝钗是王夫人的亲戚,邢岫烟是邢夫人的亲戚,两人都是贾母儿媳妇的亲戚,按理说应该一视同仁。可是贾母对薛宝钗很热情、很照顾,对邢岫烟却是简单应付了事。

《红楼梦》里既没有主角,也没好人?

在清虚观,一个小和尚无意中撞上王熙凤,被凤姐打了一巴掌。贾母却劝阻说:“快带了那孩子来,别唬着他。小门小户的孩子,都是娇生惯养的,那里见的这个势派?倘或唬着他,倒怪可怜见的,他老子娘岂不疼的慌?”随后,贾母还吩咐贾蓉给他些钱买果子吃,别让人为难他。

可见,曹雪芹笔下的人物形象往往几种性格交织在一起,它完全是曹雪芹自我经历的客观表述,不掺杂个人评价,使每个人物形象真实呈现,这或许也正是红楼梦的魅力所在。至于主角与配角、好人与坏人,每个读者都能找到不同的答案。(作者:弘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