軒氏全腦:大錯特錯!這樣的教育方式真的會害了孩子

“給予有度,拒絕有道”的育兒方式,是每位父母的必修課。

軒氏全腦:大錯特錯!這樣的教育方式真的會害了孩子

前不久,在芒果衛視熱播的親子節目《童言有計》中,朱丹和應採兒槓上了。

朱丹說女兒剛滿一歲的時候,在朋友家彈了一下鋼琴,她當場錄了下來。

之後發給一個做音樂的朋友看,朋友看完,說了句:“哎呦,你孩子真有天賦。”

軒氏全腦:大錯特錯!這樣的教育方式真的會害了孩子

朱丹聽後,特別開心,立馬給一歲的女兒買了架鋼琴。

聽到朱丹的描述,虎媽應採兒急得當場痛批她:“錯了,大錯特錯。”

軒氏全腦:大錯特錯!這樣的教育方式真的會害了孩子

應採兒說,兒子Jasper也和她說過:“媽媽我想要鋼琴。”

但應採兒沒有直接答應,而是告訴Jasper:“如果你真的想要的話,你要好好學,然後有一天生日會送給你。”

軒氏全腦:大錯特錯!這樣的教育方式真的會害了孩子

我們都知道,買一架鋼琴對應採兒來說,根本不算事。

但應採兒還是以“鋼琴太貴”拒絕了兒子的要求。

因為應採兒覺得:如果她立刻答應兒子買一架鋼琴給他,這架鋼琴就會變得很廉價。

因為輕易得到的往往不被珍惜,延遲滿足反而可以激發孩子更強烈的願望。

後來,Jasper勤學苦練,終於在一次生日中,得到了自己嚮往已久的鋼琴。

軒氏全腦:大錯特錯!這樣的教育方式真的會害了孩子

中國有句古話:“再窮不能窮教育,再苦不能苦孩子。”

當我們有了孩子,物質又極大豐富,就恨不得把天下最好的物質都給孩子。

這其中除了對孩子本能的愛,還有我們在童年時期未被滿足的需求。

甚至,有時我們自己都分不清,到底是在滿足孩子,還是在滿足童年匱乏的自己。

軒氏全腦軒腦師表示:孩子的慾望是永無止境的,予求予得,往往事與願違。

沒有被拒絕過的孩子,容易被寵壞。

1.不會拒絕的愛是可怕的

每個孩子都是父母的掌中寶、心頭肉。

對孩子的要求,父母總是一味的滿足,完全不懂得拒絕。

我們總以為孩子還小,沒關係。

可是等孩子長大了,你就會發現,你現在的行為完全就是在坑娃!

軒氏全腦:大錯特錯!這樣的教育方式真的會害了孩子

曾經在網上看到一位父親的吐槽:

因為拒絕孩子暑假出國遊學,孩子竟然以自殺威脅。

這位父親覺得出國遊學意義不大,而且自家經濟條件也一般,就拒絕了孩子的要求。

沒想到孩子不依不撓不說,還以死威脅,嚇得孩子媽媽當場就給女兒跪下了……

好在孩子還有一點孝心和良心,在媽媽哭哭啼啼的哀求下,爬下了窗戶,但最終這位父親還是給女兒報了名。

這件事情雖然看似“圓滿解決”了,實際上卻埋下了更大的隱患。

小時要糖,長大要房,今天以跳樓威脅父母出國遊學;

明天不知道會以什麼方式要挾父母答應她的無理要求。

軒氏全腦:大錯特錯!這樣的教育方式真的會害了孩子

教育家盧梭曾說過:

“當一個孩子哭著要東西的時候,不論他是想更快地得到那個東西,還是為了使別人不敢不給,都應當乾脆地加以拒絕。”

軒氏全腦軒腦師表示,很多父母都不會拒絕孩子,孩子要什麼給什麼,竭盡全力的滿足孩子。

孩子習以為常,把父母的給予當作理所當然,不停的伸手不停的要。

最終,害的還是孩子。

2.給予有度,是對孩子最正確的愛

美國總統特朗普最讓人津津樂道的,不是他的鉅額財富,而是他對子女的教育。

軒氏全腦:大錯特錯!這樣的教育方式真的會害了孩子

特朗普對自己孩子的要求格外嚴格,他只給孩子提供生活費和教育費。

所以孩子必須自己打工掙零花錢,連電話賬單都要自己承擔。

特朗普的女兒伊萬卡曾在一次媒體採訪中說過:

“我不得不去掙錢,因為除了學費外,其他一切開銷我都得自己支付。”

特朗普對孩子有節制的給予,讓伊萬卡早早學會了自食其力。

24歲,伊萬卡就當上了特朗普集團副總裁。

她不僅幫父親做房地產,還自創了品牌,被福布斯評為最有錢的80後女富豪。

軒氏全腦:大錯特錯!這樣的教育方式真的會害了孩子

在軒氏全腦軒腦師看來,父母對孩子的愛可以無私,但一定要有度。

有時候,適度的讓孩子吃一點苦,孩子會明白一個道理:

通過自己的努力,也可以一點點接近夢想。


3.適度給予必須拒絕有道

盧梭曾說過:毀掉一個孩子最好的辦法,就是對他百依百順。

在軒腦師看來,事事都滿足孩子,並不等於愛,而是“害”。

那麼,家長該如何合理的拒絕孩子並且不傷害孩子呢?

※強勢拒絕不如合理拒絕

一位媽媽帶孩子去超市購物,因為孩子想要的東西媽媽沒買而不肯走,媽媽直接給了孩子一巴掌。

這下,孩子哭鬧不止,更不肯走了。

軒氏全腦:大錯特錯!這樣的教育方式真的會害了孩子

心理學家布羅姆菲爾德博士曾說過:

對孩子來說,聽到他們說了什麼,看到他們的感受,瞭解他們的需求,並且對此作出回應,是最有力、最自然的激勵。

軒腦師表示,孩子畢竟是孩子。

他只知道他想要什麼,卻並不清楚自己需要什麼。

單純的對孩子訓斥或指責,不僅會傷害孩子,而且還不利於孩子的成長。

父母要做的不是控制孩子的需求,而是理解孩子的需求。合理的滿足,不合理的拒絕。

軒氏全腦:大錯特錯!這樣的教育方式真的會害了孩子

※ 不能用謊言拒絕

最近,張韻藝在綜藝節目裡提到一件童年舊事。

她想要一雙90元的白色帆布鞋,媽媽說只要她考到第一名,就買給她。

而當她努力做到時,母親卻食言了。

張韻藝對此耿耿於懷,一直到現在都以“補償性心理”狂買白色帆布鞋。

軒氏全腦:大錯特錯!這樣的教育方式真的會害了孩子

的確,如果說運用武力拒絕孩子是家長中的少數,那麼運用謊言來拒絕,大多數家長都中槍。

《陪孩子走過小學六年》這本書裡曾提到:

孩子提出要求的時候,不直接回絕他,而是給她一個期盼,這樣孩子會因為得到尊重而感到很愉快。

但當期盼變成欺騙,孩子就會因為不被尊重而充滿不安全感。

而沒有實現過夢想的孩子,長大後也不會再相信夢想。


4.最後,軒氏全腦軒腦師表示:

每對父母都想為孩子傾盡所有,但愛不是一味地給予和滿足孩子。

軒氏全腦:大錯特錯!這樣的教育方式真的會害了孩子

不懂取捨、不會拒絕的愛,反而會將孩子在慾望的深淵裡越推越遠。

有時候,家長們學會把愛打點折扣;恰當的滿足,不是對孩子的愛減少了。

軒氏全腦:大錯特錯!這樣的教育方式真的會害了孩子

而是以另一種更長遠,更理智的方式,給孩子更健康、更深情的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