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為什麼不給女人地位?

1029417316


其實在古代偏早一些的時期女性的地位比我們想象得高。在明清後,女性的地位才越發下降。特別後來的一些“文化”才導致了很多人認為古代女性的地位幾乎是一直是個十分底下的地位。

春秋戰國時,封建禮教尚未出現,女性過得相當舒服。《詩經》中近三分之一的詩歌描寫愛情,其中有許多女性自由追求愛情的場面。《鄭風·溱洧》中描寫到,“維士與女,伊其相謔,贈之以勺藥”,美麗的姑娘和情人們在河邊的小樹林裡,散步追逐,你儂我儂,逍遙快活。


秦朝和西漢繼承春秋戰國遺風,男女社會地位基本平等。秦朝的法律甚至規定,如果丈夫通姦,妻子有權毆打甚至幹掉丈夫…

西漢太后專政的現象層出不窮,呂太后、竇太后、王政君等個個都是巾幗不讓鬚眉。直到東漢班昭的《女誡》問世,再加上儒家禮教的逐漸普及,女性才慢慢被侷限到家庭生活中。


兩晉南北朝塞外胡族大量湧入,開放風氣衝破了禮教束縛,女性的社會地位有所回升。北齊神武帝高歡的妻子婁昭君,完全無視嫡長繼承製度,任意廢立皇帝。

胡風浸染下,隋朝女性也相當霸道。隋文帝楊堅的皇后獨孤伽羅,一輩子妒悍如虎,文帝晚年時寵幸了一個小宮女,獨孤皇后二話不說打死宮女,氣的文帝騎了匹馬到終南山中,向蒼天訴說悲慘的命運。無獨有偶,隋重臣楊素的老婆是個河東獅,經常吵架吵得楊素生不如死,楊素對人吐槽,我要是以後當了皇帝,鐵定不讓這個悍婦當皇后…

唐朝的風氣更是開放,女人可以領兵、參政、做官,女人穿的低胸袒露裝更是開放的令人咋舌。也只有在這樣的社會風氣之下,武則天才能空前絕後地創造出女皇的神話。


但是到了宋代,宋代對儒家的改造,徹底失去了儒家的先進性,宋明以後,社會風氣漸趨保守,纏足、守節、不提倡改嫁等漸成風氣。明朝還規定,如果某位官員的女兒改嫁,一切榮譽性職位統統與你無緣。

直到新中國成立後,女性地位才回歸正常。

女權是個好東西,女性應該追求平權,而不是以平權的名義自利其實。

社會是由男女共同組成的,如果撇開男人,女權就不成其為女權,同時作為男性也應該認識到女性在社會中的弱勢地位,尊重並體諒女性。


好奇觀古今


男女平等奮爭了幾千年。女人地位高下決定了社會和諧的程度。現在的實際情況和現象。女人的地位是有所提高。黨和國家也特別重視。但是。真正高出男人的地位了嗎。我看還差十萬八千里。高出的只是一部分和某些方面而已。女人的地位真正能夠和男人平等。那麼這個社會就會特別和諧。到了共產主義。那是真正的平等。真正的自我和諧。


那一片雲37


你可以去做統計,但凡家中女強男弱,女人主導家庭,一定不如男人主導家庭和諧。而男女平權,沒有一方作為主導的家庭,大多數家庭紛爭不斷,離婚率遠高於男主外女主內的家庭。現在離婚率這麼高,恰恰是因為“男女平權”。男女平等必須基於男女有別,而不是基於男女平權。男女有別不等於男女不平等,恰恰是尊重女人。不承認男女有別,各有所長,恰恰是對女人的不尊重。

古代中國,對女性很尊重,是真正的男女平等。但男女有別,各有所長,女性在家庭,在社會中有合理的地位。並非如今所說的毫無地位。看看節孝典故中,很多主要對象都是女性。而“孟母三遷”、“岳母刺字”等等,女性在家人教育中的地位甚至比父親還高 ,子女與母親也更為親近。為何很多人言之鑿鑿的說,古代女性沒有社會地位?因為,他們根本不懂中國文化,靠著斷章取義,或腦補推測來做判斷。一個國家文化核心要義,才是決定兩性地位的根本。中國文化以“天地陰陽生萬物”為根本,所謂一陰一陽謂之道,所謂孤陰不生,孤陽不長,中國人才上古時代就明白,良性有別,但兩性平等。西方人怎麼看待兩性?從亞當身上取塊肋骨做夏娃,平等嗎?

把男女平權當做是男女平等,是最愚蠢的惑亂世界的文化思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