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哪些艺术上的事实,没有一定艺术知识的人不会相信?

关于毕加索大家有很多误解,大部分人都认为他的作品是乱画,其实不是。他是立体主义的代表人物。

首先,毕加索画的作品中没有抽象主义,也不是胡乱瞎画只为了赚钱,在艺术作品中不是所有”画面混乱“都是人家乱画的。他最有名的当然是众所周知的《亚威农的少女》,因为这张画是第一幅体现了立体主义倾向的作品。那么到底什么是立体主义呢?

我们先来看《格尔尼卡》这一张画。一眼过去,画面呈现黑白灰三色显得有点压抑,还有点混乱,再仔细看都是龇牙咧嘴。表情痛苦。第一次看这张画时,也许说不清他到底画了些什么,因为这张画”不具象也不真实“。


有哪些艺术上的事实,没有一定艺术知识的人不会相信?

毕加索《格尔尼卡》

从名字出发,《格尔尼卡》到底是什么意思呢?格尔尼卡是西班牙的一个小镇,二战期间纳粹轰炸了它,死了很多人,而毕加索是西班牙人,这张画是为了控诉法西斯战争惨无人道的暴行。

当我们了解了背景,再把这张图放大。

最左边,有一个人抱着死去的孩子在痛哭。

有哪些艺术上的事实,没有一定艺术知识的人不会相信?

左上有一头牛,牛的旁边有一匹马,马的头上有一盏灯。


有哪些艺术上的事实,没有一定艺术知识的人不会相信?

最下面有一个战士的尸体,他一只断了,手上握着断剑,剑的旁边是一朵正在生长着的鲜花。


有哪些艺术上的事实,没有一定艺术知识的人不会相信?

中间部分,有一人从窗口伸进了一支手臂,手中举着一盏灯,发出强光,照耀着这个血腥的场面。


有哪些艺术上的事实,没有一定艺术知识的人不会相信?

在2008年奥运会上,张艺谋和蔡国强想通过《格尔尼卡》这幅画来体现”火药“这个元素。他们设计了这样一个画面:场地中央的LED显示屏上展出《格尔尼卡》巨作,人们走入画卷,沿着画面上的线条肃穆地撒着黑火药,格尔尼卡变成一幅火药构成的素描,随后画面被点燃,火焰熄灭,一片沉寂,大地上留下了烧焦着的画卷,人们擦去焦痕,每擦去一块,随即就生长出一片葱绿的草地。当整个场地变成绿色葱茏的大地时,所有人都席地而坐,像在郊游。这一创意充分表达了中国人民对和平的向往和热爱。

最终这一创意被cut掉了,国际奥委会认为,这幅画会勾起欧洲人民对二战的痛苦回忆,奥运会应该让世界上所有人都能接受,不能引起争议。

有哪些艺术上的事实,没有一定艺术知识的人不会相信?

我们再来欣赏几张毕加索的画:

有哪些艺术上的事实,没有一定艺术知识的人不会相信?


有哪些艺术上的事实,没有一定艺术知识的人不会相信?


有哪些艺术上的事实,没有一定艺术知识的人不会相信?

这些画看起来”抽象又古怪“,其实是把所有事物都变换成几何图形中,通过解构,再重组合,得到一张新的画,这就是立体主义。

看到这里,你是否还会有疑问:为什么上面的人眼睛和鼻子的角度不对称?一个人怎么会有两张脸?因为他把不同角度看到的都呈现在一张画里,所以看一个人正面时,他把侧面甚至是背面都画了上去,又做了简略和解构重组。

然而,西洋画中运用最多的就是”焦点透视“。下面这幅是拉斐尔的《雅典学院》。画家仿佛就站在舞台的中央,”画如所见“是当时西方绘画所追求的目标,画面中的物体呈现近大远小的特征,但整体又与人眼对实景的感觉一致的,毫无违和感。

有哪些艺术上的事实,没有一定艺术知识的人不会相信?

拉斐尔《雅典学院》

而毕加索的立体主义是全景共存,是反焦点透视的,但也绝对不是散点透视。

因为立体主义根本不存在透视。

散点透视其实就是移步换景,就像爬山时你一边向上攀登一边欣赏美景,把每个位置看到的景色全都组合在一个画面上,这叫散点透视。

有哪些艺术上的事实,没有一定艺术知识的人不会相信?

国画中运用散点透视最多的就是山水画了,中国传统绘画强调 “外师造化,中得心源”,意思就是艺术创作不只是对大自然的模仿,更要重视抒情与表现。如此一来,焦点透视这种高度还原现实的手法就不适用了。

所以中国人写生,通常是他们早晨从山脚下开始,中午到山腰,晚上到山顶,作画是一天游走后,在脑中综合的结果,依照画家的主观感受重新布置,构造出一副画家心目中的境界。虽然从不同角度组合到画卷上,并没有变成几何图形,你能看出:山还是山,水还是水。景物都还原到原来的样子,只是经过了组合。所以立体主义并不是散点透视。

有哪些艺术上的事实,没有一定艺术知识的人不会相信?

黄公望《富春山居图》

那么立体主义到底是怎么来的呢?

如果真的要追溯,可能要从非洲艺术里的木雕开始讲,但真要这么写下去,这篇文章可能写不完了。大家有兴趣的话可以自己去查资料。

我还是从后印象派画家塞尚说起(现代艺术之父)。先来欣赏一幅他的作品《从埃斯塔克看马赛海湾》。(请记住埃斯塔克这四个字,后面会再次出现)。

有哪些艺术上的事实,没有一定艺术知识的人不会相信?

塞尚《从埃斯塔克看马赛海湾》


塞尚保留了印象派的手法,简化细节,笔触虽然简短而又粗旷,远看你也能看出有山脉有树林有房屋,再仔细看,他把道路、山、树林、房子全变换为正方体、三角锥、圆柱体、球体……

有哪些艺术上的事实,没有一定艺术知识的人不会相信?

塞尚《圣维克多山》

当然,塞尚最有名的就是苹果,他在画一处景物是,利用印象派最大的特点光影、颜色,混合了这个静物多个观察角度,他的画里显露出了立体主义的端倪。


有哪些艺术上的事实,没有一定艺术知识的人不会相信?

这时候有一个人是关键,那就是布拉克,他认识了毕加索,并来到了埃斯塔克,抓住了塞尚绘画重心:利用光影多角度结合,通过几何表现物体。但布拉克又把这个理念进行了推进和演变,于是有了以下这张颠覆新流派的作品《埃斯塔克

的房子》

有哪些艺术上的事实,没有一定艺术知识的人不会相信?

布拉克《埃斯塔克的房子》

1908年,布拉克在卡恩韦勒画廊展出作品《埃斯塔克的房子》,评论家在杂志上讽刺他说:“布拉克先生将每件事物都还原成为了立方体。“于是,立体主义就诞生啦!

提到立体主义,可能只知道毕加索,其实在一个流派中,代表人物不只有一个,布拉克的影响力并不小于毕加索,而且”立体主义“这个名字也是由他的作品得来的。

第一次写关于艺术类别的话题,希望以后能写更多。如果有问题可以在评论里留言。

希望大家了解这个故事后,有更多人能喜欢艺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