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化十四年》《錦衣之下》明朝歷史上的兩位汪直 一宦官一海盜

世上重名之人甚多,但在同一朝代重名,且都在歷史上留有記載之人卻不多,“汪直”此名便是如此,歷史上叫汪直的人有很多,但同名還都在歷史上留下記載的有兩人,且巧的是二人都先後生活在同一朝代~明朝。今天我們就一起來了解一下兩位汪直都是誰吧!

一、明朝成化年間宦官、西廠提督~汪直

汪直是大藤峽叛亂中瑤民後代,成化三年(1467年)以幼童身份被俘進宮。最初在昭德宮侍奉萬貴妃,後升任御馬監太監。

《成化十四年》《錦衣之下》明朝歷史上的兩位汪直 一宦官一海盜


成化十二年(1476年),京城裡發生一起“妖狐夜出”的神秘案件,跟著又有道士李子龍勾結宮中太監鮑石、鄭忠敬,潛入大內,在萬歲山上窺視皇宮,圖謀不軌。後來李子龍被錦衣衛捕殺。但是明憲宗則因為這件事情,鬱鬱不樂。善於猜測帝王心意的汪直,就引明憲宗易服外出,尋歡逐樂,因此得到明憲宗的好感。

《成化十四年》《錦衣之下》明朝歷史上的兩位汪直 一宦官一海盜

電視劇《成化十四年》劉耀元飾演汪直


到了成化十三年(1477年)正月間,憲宗因“銳意欲知外事”,就設置了“西廠”,命令汪直偵察刺探朝廷及地方事物。又從錦衣衛的官員、小校中,選出善於刺探情報的人員共計一百多名,在靈濟宮前,另外設置廠司。因為早在永樂年間,明成祖(朱棣)就設立過“東廠”,專門刺探弄奸不軌的事情,所以明憲宗設立的機構就叫“西廠”,目的是想與“東廠”有所區別,並使它們互相制衡。

《成化十四年》《錦衣之下》明朝歷史上的兩位汪直 一宦官一海盜


後汪直因監軍遼東有功,總領京兵精銳“十二團營”,開明代禁軍掌於內臣之先河。後因久鎮遼東,與明憲宗逐漸疏遠,失去寵信,被東廠提督尚銘等人彈劾,貶往南京。從此退出歷史舞臺。

《成化十四年》《錦衣之下》明朝歷史上的兩位汪直 一宦官一海盜

電視劇《後宮》譚耀文飾演汪直


二、明嘉靖年間的著名海盜王~汪直

汪直(1501年4月3日-1559年),南直隸(今安徽歙縣)人,本名鋥,號五峰船主。在火槍傳入日本的事件中為關鍵人物而有較大歷史知名度。明政府的海禁政策使得海上貿易中斷,汪直召集幫眾及日本浪人組成走私團隊,自稱徽王,後因失控而釀成倭寇之亂,之後時任浙直總督胡宗憲和其幕僚徐渭主張對其招安, 但卻被時任浙江巡按使的王本固所擒,隨後被處死。汪直被處死後,由於群龍無首,倭寇之患更加嚴重起來。

《成化十四年》《錦衣之下》明朝歷史上的兩位汪直 一宦官一海盜


本文圖文資料均蒐集整理自網絡,原創整理,不喜勿噴,請勿抄襲,感謝關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