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江浦的票证年代

新中国建立时,国家一穷二白,一方面要抓百废待兴,一方面要保衣食住行。1953年从粮油计划供应始,按照全国的统一部暑,清江浦(清江市)开启了延续40年的票证年代,藉以平稳地解决了计划经济时代清江浦市民生活的供需问题。

清江浦的票证年代

购粮证和粮票

新中国建立初期,淮阴地区及清江市国营粮食企业组建不久,私营粮行仍左右着清江浦粮油市场。1953年,清江浦曾发生外地粮商勾结本地部分粮行抢购粮食外运,造成市场粮价高于国营粮店牌价10%一20%,致使恐慌的群众到国营粮店抢购的风波。4月25日一天,抢购粮油的群众高达2万人。为稳定市场,国营粮食部门组织人力从东北调来大量玉米在八面佛和轮埠路粮店抛售5天,终将抢购粮食的风波平息下去。

1953年10月,贯彻执行国务院《关于实行粮食的计划收购和计划供应的命令》,清江浦城区居民实行粮食计划供应。1954年,中学生月供应粮食36斤,机关团体人员31斤,居民27.5斤。1955年,按照国务院《市镇粮食定量供应暂行办法》,清江浦城区居民实行粮油定量供应。三年自然灾害后的1962年,曾将每人供应标准降1一2斤,支援受灾地区,城市居民月供应最高24斤,最低8斤。1964年,粮食供应恢复到1955年标准。1972年起,粮食供应调整标准,按特重体力劳动者、重体力劳动者、脑力劳动者、轻体力劳动者、中学生和居民六大类十九个等级,特重体力劳动者人月供50斤,小孩最低人月供10斤。这一标准延续到取消粮油计划供应前的1991年。

早期发的粮油供应证是硬纸骨封面封底、内为供应记录页的本本。到二十世纪六十年代中期后流行塑料制品,取消了硬纸骨封面封底,给粮油供应本套上红色塑料封皮。

开始时,居民按月凭购粮证记帐购买粮油,后来又同时凭购粮证记帐和代粮券票供应粮油。单凭购粮证购粮时,粮店会计不仅要在居民购粮证上记录购粮的品种和数量,还要在厚厚的分居委会分居民小组的粮油销售大帐本上找到居民户的帐页如实记录(台帐)。1958年起,国家又实行按比例搭配供应什粮和细粮,并发放什粮券和细粮券等代粮券。1983年,地改市后,清江浦拆分为清河、清浦两区,代粮券又分区发放。六十年代前后,粮店打烊后还要用木制印模在卖剩下的米、面上盖印防盗,晚上店里还安排人值守。

清江浦城里最早对居民计划供应粮油的有东大街、西大街、轮埠路、人民、南门、博古、河北路、新桥、闸北、越河等粮店。由于当时人们多是低收入,不可能一下子将全家每月的粮油都买回来,顶多是三二十斤米、十斤八斤面、半斤四两素油(相对于动物脂肪而称的菜籽油、豆油等植物脂肪的称呼)分次买,再加上要分户记销售帐,故多数时候粮店销售窗口要排长队,节假日队排得更长。当年所谓的细粮是机制米和标准面粉,什粮是玉米、小麦、豆粕、山芋干(粉)、高粱面等。籼米每斤0.12元,粳米每斤0.14元,标粉每斤0.159元,富强粉(特粉)每斤0.175元。三年自然灾害年份,粮店一度供应有麻辣味且油烟很重的棉籽油,能吃上豆油和蔴油多是在春节时限量供应。后来有了杂交米,标一籼米每斤0.132元,标二籼米0.126元。粮店收粮油尾款时按“四舍五入"的方法。由于籼米出饭,一度时期人们喜爱买杂交米。

清江浦的票证年代

粮油计划供应时期,由于有平价和议价之分,粮票相当于第二货币。到饭店吃饭、到食品店买糕点茶食都要收粮票。如买一碗2两阳春面给2两粮票收8分钱,不给粮票则收1毛钱。粮票分江苏省地方粮票和全国通用粮票,换全国粮票要凭单位证明用代粮券到粮店去换,并将换的数额记录在粮油供应证上。工矿企业单位人员每月根据不同工种发放工种粮票,中学生下乡劳动几天,学校都会按体力劳动标准造花名册申请补助粮票给学生。负责分片户口供应的粮店按季度派人到居民小组按粮油供应证分户发放代粮券和食油券。

清江浦的票证年代

布票、炭票和购物券

计划供应年代,棉花、煤炭、石油、木材等各类紧俏的生产、生活物资都实行统购统销。清江浦人除了吃饭要粮票外,其它生活用品都需要票证。诸如穿衣要布票(每人每年一丈五尺),买棉花要棉花票,买酒要酒票(局限于八月半和春节),买糖要糖票(春节供应),买烟要烟票(普通烟民曾发乙级烟票和丙级烟票),买肉要肉票,吃豆腐要豆腐票(每月每人供应四块豆腐),买粉丝要粉丝票,买蔬菜要菜票,买炭要炭票(按人头户供应),坐月子凭证明批条买砂糖,结婚买脚桶要脚桶票,买火柴、肥皂等都要购物券……那个年代,能买到“凤凰”或“永久”自行车、蜜蜂牌或蝴蝶牌缝纫机和“上海”牌手表是非常了不起的事。所以,在票证年代,商业、粮食、供销、物资等系统的工作岗位是炙手可热的。

清江浦的票证年代

为了保证发放票、券的准确,每年11月,居委会居民小组长上门收户口本和粮油供应证审核,并由公安、粮食部门分别盖上“××××年已户核”字样的小长方形章。每年12月,按已核户口本和粮油供应本,由商业、物资部门发放多功能的购物券和煤票。最早时购物券叫购物证,有封面封底,后简化为按壹人贰人叁人数字分别印制购物券。每每拿到新一年的购物票证时,清江浦市民难免喜笑颜开,并小心翼翼地把它收藏好。其高兴的原因无外乎有二:一是春节将至,心里对购年货多了一份期盼和踏实;二是多多少少流露出是城里人的一种自豪感。

清江浦原有南门、城北两个大的集体所有制的豆制品厂,为了满足市场供应,位于淮海北路的原淮海菜场也生产豆制品。生产豆制品的黄豆由粮食局负责平价供应。每天清晨7点钟前,清江浦东大街边的原清江市商业局门前空地、河北菜场、公园莱场、淮海菜场、人民剧场门前广场等豆制品供应点都会排起长队。豆腐票壹人券1毛2分可买四大块豆腐。特别是冬天,咸菜烧豆腐是清江浦人的最爱,不少人为了买到石膏点的豆腐,半夜里就起身去排队,被冻得不住地跺脚也没有怨言。

那个年代,凡凭票券买的副食品或其它生活用品都是平价的。猪肉每斤7毛5分、鸡蛋每斤7毛3分、洋河大曲散装每斤1块3毛2分,瓶装洋河1块5毛2分……在低工资多少年不调的年代,平价商品价格也维持多少年不变。逢到星期天,到位于里运河北畔的煤球厂和淮海北路、轮埠路、西大街、新民路等煤炭供应点用平板车或三轮车买煤的人必须耐心等机器口一块块送出的蜂窝煤……

清江浦的票证年代

票证生活变奏曲

清江浦人生活节奏相对说是比较慢的。慢节奏使票证年代清江浦人的生活有调节余地,多了一份实在。

二十世纪五十年代,由于清江浦城里电力不足,能用上电灯的人家寥寥无几。夜晚,东、西大街上昏黄的路灯光也照不了多远。多数人家使用如豆的油灯,按户计划供应的煤油数量不多,罩子灯多用于上学的孩子做作业。于是,很多人家就早早熄灯上床。

清江浦人在没使用煤炭前,多是用烧草高灶或锅腔烧饭做菜。 煤球厂最早生产供应的是鸭蛋大小的煤球。按人头户供应的煤炭不够烧怎么办?有些人家用锅腔烧草弥补,有些人家去煤厂直接买回无烟原煤,用筛子将小煤块隔下来。煤块烧起来熬火,经济实惠,清江浦人把它叫“钢炭"。筛下来的煤末与一定比例的“油泥"(粘土)加水搅拌后在窒外地面上摊成一块块煤饼,再在煤饼上划出多个“斜方格",煤饼晒干后便成可掰开的小煤块,添到煤炉中很好用,但不够熬火。后来流行蜂窝煤,有不少人家买来原煤,用钢模自己打蜂窝煤。

在缺少油荦和副食品的年代,很多人家计划供应的粮食是不够的。尤其是1960一1963年,人头计划供应标准又被减少1一2斤。为了能够解决裹腹问题,买肉拣肥膘来炼油,干饭做好后加包头菜煮成烫饭,把米炒黄后再煮成饭(煮出来的饭米粒比较大),山芋干面夹在发酵后的小麦面里做成花卷,黄豆饼泡开后加点咸菜炒(既当饭又当菜),把萝卜剁成丁加点米煮成饭……这些做法,曾被居委会和粮店加以推广,美其名曰:“巧姑娘饭。"

清江浦的票证年代

1993年淮阴市居民煤票供应证、豆腐票和糖票和江苏省布票

发放布票,城乡一个标准,每人一丈五尺。在化纤纺织品没上市前的票证年代,买布要布票,买棉毛衫、背心、裤头、床单、毛巾等棉纺织品都要布票。一年能添一身衣服几乎是奢望。“新老大,旧老二,补补刮刮给老三。”是许多人家衣着的常态。或者大人衣服改给小孩穿,许多人衣服两膝两肘和屁头处都打着补丁,衬衣领坏了打翻穿。那个年代是“笑破不笑补",不像现在一些姑娘偏爱穿有窟洞的裤子为美在街上招摇。家庭买布做外套爱买卡叽布和劳动布,这两种布厚实耐穿。

改革开放后,经济发展愈来愈好。上世纪八十年代后,人们对物质生活有了更多的选择,票证的作用逐年弱化,以至于一些家庭能有剩余的粮票和煤票,于是,有人拿粮票和煤票与上门货郎换铝锅、瓷盆等日用生活品。

九十年代初,清江浦曾发生一次抢购粮油风波。一些人家听说要取消粮油凭券供应,于是把家中积存的代粮券和食油券都拿出来使用。好在国营粮店货源充足,抢购风波两天就偃旗息鼓了。一些参与抢购比较多的清江浦市民望着家中堆积的米面曾有几多后悔:吃不完,生虫怎么办?

1994年,清江浦的票证年代彻底结束。

2018年12月

原创: 郭应昭 淮安文史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