耋耄之年还要做工?
人口结构失衡是困扰华人新村的问题。由于新村缺乏工作机会,大部分年轻人迁移到大城市或跳飞机到外国谋生,大多新村已成为老人村。在缺乏年轻劳动力接手的情况下,很多已届天命之年的老人唯有继续耕作,似乎没有想过“退休”的念头。
本期两名主人翁分别是75岁的甘瑞新及83岁的魏华南。两名老人的共同特点,就是都拥有硬朗的身体及似乎用不完的体力,每天起早到晚劳动,退休对他们而言就是做到不能做为止。孩子都已成年,有各自的负担,老人家也不想成为孩子的累赘,靠自己做多少用多少,快乐过活。
他们都属于“超龄”劳动者,而现在行管期间,两人的收入严重缩水,比平日少了一半以上,只能节衣缩食。
今年是甘瑞新种下猫山王的第11个年头,终于盼来了果实累累高挂枝头的景象。
甘瑞新种猫山王11年
甘瑞新11年前开始种植猫山王,每年买药水肥料及请散工的费用不下2万令吉,到今天总共投资了不下22万令吉。从当初种树苗到今天,他尚没能从中获得收益,只能靠出租胶园给别人割胶平分收获撑着。他期盼果园大丰收的日子尽快来临,以便可让手头宽松一点,不用再过得紧巴巴。
他的几名孩子都在外地谋生落脚,当中2名孩子经常到海外出差,因此果园的工作由他一人扛起,每天早上从打开水闸浇水到修理树枝,每隔一两个月喷洒农药与施肥几乎都是他完成,年复一年,从来不曾间断。
猫山王是娇生惯养的果树,如果没有细心呵护,十之八九无法茁壮生长,白费金钱时间。他一遇到难题都会向农业部官员请教,如果官员也不懂的,就靠自己摸索研究。
他2年前曾经患上骨痛热症入院就医,可是没住几天就迫不及待要出院去照顾果树,年纪一大把还得日夜操心果园的工作。当被问到为何不好好安心养病,他摇摇头笑笑。
甘瑞新一遇到难题会向专业人士请教,比如汽车黑油可以治疗一些树病。
果实累累偏遇冠病疫情
今年是他种下猫山王的第11个年头,终于盼来了果实累累高挂枝头的喜人景象,却偏偏遇到冠病蔓延,冲击各行各业。
他担心经济行情惨淡,即使身为果王,猫山王也无法逃过滞销厄运。如今他祈愿果树在5月尾掉果时,冠病疫情已逐渐消退,经济得以复苏。只要每公斤能卖上20多令吉,他就已心满意足。
魏华南虽然已年届83岁高龄,对务农仍然不倦,继续锄地种木薯。
魏华南一聊到他种了大半生的木薯时,就会眉飞色舞,最快乐的时光就是看到自己的农作物有所收获。
83岁魏华南种木薯当流动小贩
83岁的魏华南老当益壮,平时除了种木薯,一星期5天还当土产流动小贩,惟现在适逢行管行动受到限制,他的收入也跟着减少。
出身贫苦的他坚持自己赚钱养活自己,只要手脚还灵活,就尽量不要依靠儿女。儿女成家立室后各有负担,所以他从来不会向儿女主动讨零用钱花。
行动管制前,魏华南每天凌晨4时就收拾开档工具准备到各地早市摆摊,忙碌一个月后,收入至少可养活他及妻子,日子过得相当充实。
在缺乏年轻劳动力接手的情况下,很多已届天命之年的老人唯有继续耕作,也甘之如饴。
农作物有收获最快乐
魏华南一生务农,最快乐的时光就是看到自己的农作物有所收获,虽然他已年届83岁高龄,只要还能做就会一直做下去,不轻言退休。
一聊到他种了大半生的木薯时,他就眉飞色舞,如数家珍地介绍木薯的种类,即乌支薯、青支薯、黄肉龙及红皮白肉薯种,他种的最多的首当红皮白肉。
然而,“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并不是放诸四海皆准的硬道理。在他辛苦耕种数月,眼看快收成时,往往会有山猪闯进木薯园偷食破坏,把他的心血汗水毁于一旦。无奈之下,他只得重新耕种。
他靠务农养大儿女,现在儿女都已在社会工作,他也感到欣慰。
果园养了10多只菜狗,每个月的狗食费达到300令吉。
魏华南在芭场围上塑胶布,以防山猪闯进木薯园偷食破坏殆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