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用哭鬧要挾父母怎麼辦?

鍾勇180607335


首先,孩子哭鬧,是做表達需求,是在向父母表達他們現在最重要的需求。

糟糕的父母,喜歡站在成人的角度來否定孩子需求,以愛孩子的名義或者為孩子好的名義。

但我想說的是,孩子當下的需求,對他來說十分重要。即便有些需求看起來很不靠譜。比如一些讓父母做不到也不肯做到的需求。


既然孩子的需求那麼重要,應該如何應對呢?

1、先理解孩子的需求,接納他們的感受。比如說出:小朋友都喜歡玩具,你是小朋友,所以你也喜歡玩具。

2、接納孩子的感受。比如說出:你那麼喜歡這個玩具,說明這個玩具一定很好玩,對你十分重要,所以你才用這種方式告訴我。

3、用幻想的方式滿足,比如說出:如果今天是你的生日,我早就會給你買這個玩具了。或者說:如果媽媽帶了足夠多的錢,就可以馬上給你買下了。

4、提出解決方案。比如說:下個月你生日,媽媽買下來給你做生日禮物好嗎?


做這個過程中,不能批評糾正否定,更不能打罵孩子。我們按正確的套路做了,孩子還是哭鬧,我們溫柔而堅定地表達,但也不必妥協——當然,如果你認為這件事情你可以滿足,也不會傷害他人傷害自己,那就滿足他。


學習問題診療—陶勇


隨他鬧,一次二次三次不理他,也就不管用了!以後勢必就乖了,別寵壞了!


用戶配配


對於這樣的孩子,最好的辦法就是:

“忽視”他的哭鬧行為!

老百姓俗話說:“愛哭的孩子有糖吃。”所批評的就是這種現象和行為。

一個孩子想吃糖,父母怕吃糖多了壞牙,就不給他吃;

結果孩子就“哭鬧”著還要糖吃,不給就還哭;

很多父母在這種情況下,為了制止其哭鬧,最終向孩子妥協,於是給他糖吃;

於是,他“要挾”成功,也就不哭了。

心理學上有一個概念叫“強化”,就是指一種行為對另一種行為的鼓勵。

比如上述情況,父母最終妥協“給孩子糖吃”這種行為,就是對孩子“哭鬧”行為的“強化!”

“要挾”成功,下次他還會用同樣的行為來要挾父母。

而“忽視”的作用在於:

既然我哭鬧也達不到目的,看來這招不好使,下次也就不再通過“哭鬧”來“要挾”父母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