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色薄膜造花生減產嗎?

2019的冬雪


很高興回答這個問題——桂農南哥

1首先我們瞭解花生開花結果的原理,花生是地上開花,地下結果,

2那麼為什麼現在很多人要白膜或者黑膜種花生呢?因為這樣可以避免雜草叢生,減少勞動時間,

3黑膜與白膜的區別,首先黑膜具有很強的吸熱性,對花生嫩芽不好,會燙傷嫩芽,影響花蕾減少產量,雖然黑膜減少對地下雜草的光合作用,使雜草不容易發芽,而且保溼效果也很好,但是作為種花生用不適合,再說說白膜,白膜主要的作用也是對土地的保溼效果起到很大的作用,同時對雜草起到壓制作用,為管理花生減輕勞動力,白膜相對黑膜對陽光的吸附能力小,溫度不高,對花生的嫩芽和花蕾影響不大,保溼效果良好,適宜花生開花結果,

4所以用黑膜會對花生有影響,不推薦使用,會對花生產量有影響,以上是南哥的個人觀點,如有不足之處請多多指教,謝謝



農村南哥視野


【慶雙與三農同行】黑色薄膜覆蓋花生減產嗎?──不會減產。詳情請看下文。

近年來,塑料薄膜因其具有保溫保溼的作用,因而在農業生產上被廣泛使用。那麼,用黑色塑料薄膜覆蓋花生是否會減產呢?首先來了解一下塑料薄膜在農業生產中的作用。

農業上使用的塑料薄膜是聚乙烯塑料顆粒經吹塑機吹制而成的,無毒無害,一種是白色透明的,另一種是黑色微透明的。

白色透明的塑料薄膜具有保溫保溼的作用,升溫快,能較快的提高被覆蓋物的溫度,但是降溫也快。

黑色微透明的塑料薄膜也具有保溫保溼的作用,但升溫較慢,膜內溫度比白色透明的薄膜內的溫度稍低,不過降溫較慢。

白色透明的塑料薄膜,由於透光性能強,適合膜下面的雜草生長,雜草生長茂盛,與農作物爭奪水分和營養。

黑色微透明的塑料薄膜,由於透光性能差,不適合膜下雜草的生長,雜草得不到充足的陽光照射,生長慢,而且弱。

在瞭解了白色與黑色塑料薄膜各自的特性後,想必題主對於用黑色塑料薄膜覆蓋花生會不會減產心裡就有一個概念了。

由於花生的開花與結果時期都處在夏季高溫季節,到了中午的時候,花生苗就要萎蔫,直到下午氣溫下降後才能恢復。雖然用黑色塑料薄膜覆蓋下面的溫度比白色塑料薄膜覆蓋的溫度稍低,但是根本不存在夏天溫度不夠滿足不了花生的生長。因而用黑色的塑料薄膜覆蓋花生不會減產,而且薄膜下的雜草少,長勢弱。

筆者使用黑色的塑料薄膜不僅覆蓋過花生,還覆蓋過玉米、芋子、四季豆、豇豆、茄子和辣椒等農作物,沒有發現過減產的情況。


慶雙三農


不會。不僅不會,而且黑色薄膜比白色薄膜效果好。

一、覆蓋地膜的好處有哪些?

這裡我們先來了解一下對覆蓋地膜的好處,現在覆蓋地膜技術應用越來越廣泛了,在很多的農作物種植中基本都會用到覆蓋地膜技術,而其好處也是比較多的。比如覆蓋地膜可以提高土溫,抑制土溫劇烈變化,減少水分的蒸發,並且有保水效果。另外覆蓋地膜還能增加光照效應,抑制雜草生長,減輕病蟲危害。這樣不僅利於農作物的高產,對田間管理有利,同時還有一個好處,那就是可以促進有些農作物的提前播種和上市。

二、白色地膜和黑色地膜有什麼區別,如何選擇呢?

白色地膜在農業種植中是最為常見的一種,準確的來說應該是透明地膜。這種地膜的主要優勢就是其是透光的,因此具有很好的保溫效果,使用白色地膜地溫回升也比較快,同時還有很好的保水保溼作用。但是白色地膜的缺點也是比較冒明顯的,因為其是透光的,很容易滋生雜草的。並且在春夏兩季的時候,因為升溫很快,還容易發生幼苗燙傷的情況。

而黑色地膜,顧名思義就是純黑色的了,其透光是很低的,因此不僅能有效防止土壤中水分的蒸發,保持土壤溼度。而且還因為陽光照射不進來,所以還能很好的抑制雜草的生長。不過黑色地膜也有缺點,比如其不透光,因此土壤增溫就是比較緩慢的,而且價格方面也要比白色地膜更貴。

正是由於黑色地膜的這些優缺點,所以目前主要是適用於雜草叢生地塊,或者是在高溫季節栽培的蔬菜及果園,特別適宜於夏秋季節的防高溫栽培。這是因為黑色地膜不透光的特性,可以為作物根系創造一個良好的生長髮育環境,提高產量,像很多專業種植戶在種植夏蘿蔔、白菜、菠菜、秋黃瓜、晚番茄等蔬菜的時候,就會使用黑色地膜。還有一些果園的雜草比較多的地塊,也會採用黑色地膜覆蓋。

花生高產栽培技術

(一)選擇良種,精選地膜

良種應選用適應性廣、抗逆性強、品質優良、增產潛力大、穩產性能好的中晚熟品種。地膜宜選用聚乙烯微膜,厚度(0.007±0.002)毫米,幅寬85~90釐米。

(二)整地起壟,平衡施肥

選擇土層深厚質地疏鬆、排灌方便中等以上肥力地塊,前茬收穫後深耕25~30釐米。起壟在早春解凍後即應進行,最晚也應在播前20天把壟起好,以利保墒。壟距8590釐米,壟高10~12釐米,壟面65-70釐米。在測定士壤肥力的基礎上,根據花生產量指標,一般畝產400千克的地塊,基施圈肥4000-5000千克,尿素10~15千克,過磷酸鈣50~60千克,氯化鉀10~15千克或草木灰80~100千克,硼砂0.5千克。

(三)精細播種,除草覆膜

當5釐米日平均地溫穩定通過12℃時,即可播種。播種前搞好種子處理,先曬種2~3天,以提高種子發芽能力,然後剝殼分級粒選,剔除蟲蛀、破損和黴爛籽仁。選用籽粒飽滿,發芽率高,發芽勢強的一級籽仁作種,畝用皮果25~30千克。並用種子重量的0.3%多菌靈拌種滅菌防病。

播種方法有兩種是先播種後蓋膜,二是先蓋膜後播種。早春土壤墒情好和播種偏早的適用先蓋膜後播種。一般採取開溝澆水先播種後覆膜的方法,使幼苗全齊勻壯。播種時種仁並粒平放或並粒插播,每穴用種2粒,播深3釐米左右,覆土拍平地面。播後噴灑除草劑,畝用50%乙草胺100毫升或禾耐斯30毫升,對水50~60千克,均勻噴灑壟面,然後蓋膜。地膜要輕拉緊貼地面,四周封嚴壓牢。為防大風揭膜,每隔3~5米壓一道土埂。

(四)合理密植

早熟小果花生每畝1萬~1.1萬穴,中熟大果花生品種8500~9500穴,晚熟大果花生品種每畝8000~9000。一壟雙行(花生行外側距壟的邊緣不少於15釐米),寬窄行播種,即大行50~55釐米,小行35~40釐米,六距16~18釐米。

(五)加強田間管理

1.前期促早發

在苗全、苗齊的基礎上,適當控制地上部的生長,達到苗壯、株矮、莖粗、枝多、節密、根系發達,以利於花芽形成,為花多花齊創造條件。

(1)破膜清棵,查苗補苗先播種後覆蓋的花生頂土時,要及時開孔放苗,並在孔上蓋溼土,厚3~5釐米,輕壓一下,起到引苗出土釋放第一對側枝、自然清棵的作用;如果幼苗出現2片以上覆葉,要抓緊時間放苗,以上午9時前,下午16時後開孔為宜(1)破膜清棵,查苗補苗先播種後覆蓋的花生頂土時,要及時開孔放苗,並在孔上蓋溼土,厚3~5釐米,輕壓一下,起到引苗出土釋放第一對側枝、自然清棵的作用;如果幼苗出現2片以上覆葉,要抓緊時間放苗,以上午9時前,下午16時後開孔為宜,以防高溫燙傷幼苗。結合放苗,將膜下側枝摳出膜外。先蓋膜後播種的出苗後應徹底清棵,並清除膜上過多的土堆,使兩片真葉露出膜面。如有缺苗應及時催芽補種。

(2)防治蟲害花生苗期易受蚜蟲、紅蜘蛛為害,防治時每畝噴灑10%吡蟲啉或40%氧化樂果800倍水溶液50-60千克。同時,注意保護天敵(瓢蟲)。

2.中期保穩長

以促為主,促控結合,力爭快發芽、早開花、多下針、多結莢。(1)合理使用肥水花莢期是花生需肥水最多的時期,如肥水不足,會引起植株早衰,減少開花數量,影響果針和果莢的發育。始花期每畝追15~20千克花生配方肥,隨即澆水。注意早灌澇排,提倡結莢期葉面噴肥。以補充養分供應,提高結實率和雙仁果率。

(2)調節生長薹花生葉面噴灑多效唑可抑制植株增高,防止倒伏,葉片增厚,葉色加深,促進莢果發育,提高結實率和飽滿度,增加產量。一般在始花後30~35天,如植株生長過旺,有早封壟現象,即第一對側枝8~12節、平均節距大於或等於10釐米時,應葉面噴灑50-100毫克/千克多效唑水溶液40~50千克,以防植株徒長,提高光合產物的轉換速率。不徒長的大田,不必噴藥。

(3)防治病蟲、花生田發現蚜蟲、紅蜘蛛、棉鈴蟲等,可用40%氧化樂果或10%吡蟲啉等內吸性藥劑噴霧。對金龜甲可在7月初用辛硫磷顆粒劑墩施。葉斑病用40%多菌靈50毫升或用代森錳鋅100克對水75千克噴霧,1周1次,交替噴藥2~3遍。

3.後期防貪青早衰

後期要延長葉片功能期,促進莢果發育,實現果多果飽防止爛果。

(1)防旱排澇花生飽果期是充實飽滿的時期,仍需大量的水分。若遇乾旱,應輕澆飽果水,否則會降低莢果飽滿度和出油率。若雨水過多,土壤溼度大,地溫低,影響莢果鼓粒,造成爛果,降低產量和品質,因此應及時排水防澇。

(2)根外追肥生育後期根系吸收能力減弱,葉面吸收能力尚旺盛,如養分供應不足,頂葉易脫落,莖葉早枯衰。應及時葉面噴施0.2%~0.3%磷酸二氫鉀水溶液或噴施0.4%~0.5%尿素和2%過磷酸鈣混合液1~2次,以延長葉片功能期,防止早衰,提高飽果率。

(3)除草防病蟲要拔除田間雜草,同時,注意病蟲害的防治特別是葉斑病,用代森錳鋅、多菌靈或甲基託布津等防治,以延長葉片功能期,爭取果多果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