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堡壘》的慘敗,中國科幻電影如何才能獲得觀眾的認可?

哈嘍,大家好,我是阿蒙。作為一個資深科幻迷,今天咱們就藉著《上海堡壘》這部電影來聊一聊中國科幻電影未來的發展。

《上海堡壘》的慘敗,中國科幻電影如何才能獲得觀眾的認可?

《上海堡壘》現在可謂是“威名遠揚”,幾乎成為了廣大觀眾口誅筆伐的對象。有一句話說得好“期望越大,失望也就越大”,早在去年《流浪地球》上映時,官方就對《上海堡壘》進行了預熱。《流浪地球》雖然存在不足之處,但還是有許多可圈可點的地方,在一定意義上的確為中國的科幻電影打開了一扇門。但出人意料的是《上海堡壘》上映後,無論票房還是口碑都慘不忍睹,上映不到一個月便在優酷會員上線(這樣的院線電影貌似不多吧)。目前為止票房連總投資的一半都不到(據說投資了三億多),而口碑更是差到了極點,幾乎都是一邊倒的差評。那麼《上海堡壘》究竟為什麼會“翻車”?中國科幻電影如何才能獲得觀眾認可?接下來請看阿蒙為你分析。(稍微裝一下啊)

《上海堡壘》的慘敗,中國科幻電影如何才能獲得觀眾的認可?

首先,影片的定位為“科幻”,既然是科幻片,那麼就需要大量的特效來支撐。但是看了《上海堡壘》之後你就會發現一個問題,片中雖然有很多場景運用了特效,但是大多數都很粗糙(除了開頭和結尾中穿插的幾幀,真的就幾幀而已)。顯然這樣的特效對於中國這群(包括我)看多了國外科幻大作的觀眾來說毫無吸引力。(不知道是不是導演給演員發工資後沒錢做特效了)所以說,中國的科幻電影想要獲得觀眾的認可,首先特效方面必須得硬核。靠著科幻的外衣,想用粗糙的特效來讓觀眾買單根本不可能!也許很多人會說中國的特效本來就比不上國外的大片,但在全球化的今天,如果真的想用心把電影做好,特效根本就不是問題。

《上海堡壘》的慘敗,中國科幻電影如何才能獲得觀眾的認可?

接下來就是觀眾吐槽最多的角色問題,影片的男主角江洋由鹿晗主演,女主角林瀾由舒淇主演。要想拍出一部好的電影,首先必須要塑造出幾個經典的角色。可惜的是,《上海堡壘》卻在選角上出現了重大的失誤。片中的江洋無論是在外形還是在氣質方面顯然都沒有達到觀眾的要求,而那快要遮住眼睛的劉海更是成為了觀眾吐槽的對象。令外,舒淇所飾演的林瀾也是表現平平,亮點不多。

《上海堡壘》的慘敗,中國科幻電影如何才能獲得觀眾的認可?

毫無疑問,電影的選角存在著很大的問題。如果單純的只考慮演員背後的流量,而忽略了演員與角色本身的契合程度,那麼結局就可能和《上海堡壘》一樣,虧得血本無歸。這點可以參考美國的漫威系列電影,如《鋼鐵俠》等,《鋼鐵俠》的角色塑造就非常成功,讓觀眾覺得小羅伯特唐尼就是現實生活中的鋼鐵俠。一味地追求高顏值大流量而忽視角色的塑造,這顯然不利於中國科幻電影的發展。

《上海堡壘》的慘敗,中國科幻電影如何才能獲得觀眾的認可?

《上海堡壘》的失敗不單單是特效和演員,故事情節的合理性和邏輯性也同樣存在很大問題,細節方面更不用說了,遮眼劉海,老式衝鋒槍,通信“老年機”等等,可以說是漏洞百出。

主線劇情的合理推動對於影片的整體質量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試想一下,一篇文章如果連通順流暢都做不到,那別人還怎麼為它打分?影片中故事情節的發展主要依靠演員的臺詞來推動,而在這個過程中還時不時的加上幾段生硬的感情戲,也難怪觀眾會看得雲裡霧裡。總而言之,好的故事和構思對於一個科幻片來講同樣重要,這值得中國以後的科幻片去思考和重視。當然,阿蒙也只是單純的發表自己的見解。

《上海堡壘》的慘敗,中國科幻電影如何才能獲得觀眾的認可?

當然,不管《上海堡壘》有多糟糕,它也始終是中國科幻電影中的一位成員。或許它的出現會改變一部分國內創作者對待科幻電影的態度。中國有著眾多的科幻迷,有著廣闊的科幻市場,但這並不代表著這塊蛋糕隨隨便便就能夠吃到。為什麼外國科幻片霸佔了那麼多年中國科幻電影市場,我想這是有原因的。國外的科幻電影不僅有著逼真的特效與震撼的場景,更重要的,它們早已與觀眾形成了一種特殊連繫,觀眾所喜歡的不僅僅是劇中的某一個角色,而是這部或者這個系列電影的本身。我想這值得中國科幻電影的借鑑。

無論如何我們都希望中國科幻電影發展得更好,希望中國科幻電影能夠有一個美好的未來。(各位大哥點個關注給個讚唄,非常感謝)

《上海堡壘》的慘敗,中國科幻電影如何才能獲得觀眾的認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