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堡垒》的惨败,中国科幻电影如何才能获得观众的认可?

哈喽,大家好,我是阿蒙。作为一个资深科幻迷,今天咱们就借着《上海堡垒》这部电影来聊一聊中国科幻电影未来的发展。

《上海堡垒》的惨败,中国科幻电影如何才能获得观众的认可?

《上海堡垒》现在可谓是“威名远扬”,几乎成为了广大观众口诛笔伐的对象。有一句话说得好“期望越大,失望也就越大”,早在去年《流浪地球》上映时,官方就对《上海堡垒》进行了预热。《流浪地球》虽然存在不足之处,但还是有许多可圈可点的地方,在一定意义上的确为中国的科幻电影打开了一扇门。但出人意料的是《上海堡垒》上映后,无论票房还是口碑都惨不忍睹,上映不到一个月便在优酷会员上线(这样的院线电影貌似不多吧)。目前为止票房连总投资的一半都不到(据说投资了三亿多),而口碑更是差到了极点,几乎都是一边倒的差评。那么《上海堡垒》究竟为什么会“翻车”?中国科幻电影如何才能获得观众认可?接下来请看阿蒙为你分析。(稍微装一下啊)

《上海堡垒》的惨败,中国科幻电影如何才能获得观众的认可?

首先,影片的定位为“科幻”,既然是科幻片,那么就需要大量的特效来支撑。但是看了《上海堡垒》之后你就会发现一个问题,片中虽然有很多场景运用了特效,但是大多数都很粗糙(除了开头和结尾中穿插的几帧,真的就几帧而已)。显然这样的特效对于中国这群(包括我)看多了国外科幻大作的观众来说毫无吸引力。(不知道是不是导演给演员发工资后没钱做特效了)所以说,中国的科幻电影想要获得观众的认可,首先特效方面必须得硬核。靠着科幻的外衣,想用粗糙的特效来让观众买单根本不可能!也许很多人会说中国的特效本来就比不上国外的大片,但在全球化的今天,如果真的想用心把电影做好,特效根本就不是问题。

《上海堡垒》的惨败,中国科幻电影如何才能获得观众的认可?

接下来就是观众吐槽最多的角色问题,影片的男主角江洋由鹿晗主演,女主角林澜由舒淇主演。要想拍出一部好的电影,首先必须要塑造出几个经典的角色。可惜的是,《上海堡垒》却在选角上出现了重大的失误。片中的江洋无论是在外形还是在气质方面显然都没有达到观众的要求,而那快要遮住眼睛的刘海更是成为了观众吐槽的对象。令外,舒淇所饰演的林澜也是表现平平,亮点不多。

《上海堡垒》的惨败,中国科幻电影如何才能获得观众的认可?

毫无疑问,电影的选角存在着很大的问题。如果单纯的只考虑演员背后的流量,而忽略了演员与角色本身的契合程度,那么结局就可能和《上海堡垒》一样,亏得血本无归。这点可以参考美国的漫威系列电影,如《钢铁侠》等,《钢铁侠》的角色塑造就非常成功,让观众觉得小罗伯特唐尼就是现实生活中的钢铁侠。一味地追求高颜值大流量而忽视角色的塑造,这显然不利于中国科幻电影的发展。

《上海堡垒》的惨败,中国科幻电影如何才能获得观众的认可?

《上海堡垒》的失败不单单是特效和演员,故事情节的合理性和逻辑性也同样存在很大问题,细节方面更不用说了,遮眼刘海,老式冲锋枪,通信“老年机”等等,可以说是漏洞百出。

主线剧情的合理推动对于影片的整体质量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试想一下,一篇文章如果连通顺流畅都做不到,那别人还怎么为它打分?影片中故事情节的发展主要依靠演员的台词来推动,而在这个过程中还时不时的加上几段生硬的感情戏,也难怪观众会看得云里雾里。总而言之,好的故事和构思对于一个科幻片来讲同样重要,这值得中国以后的科幻片去思考和重视。当然,阿蒙也只是单纯的发表自己的见解。

《上海堡垒》的惨败,中国科幻电影如何才能获得观众的认可?

当然,不管《上海堡垒》有多糟糕,它也始终是中国科幻电影中的一位成员。或许它的出现会改变一部分国内创作者对待科幻电影的态度。中国有着众多的科幻迷,有着广阔的科幻市场,但这并不代表着这块蛋糕随随便便就能够吃到。为什么外国科幻片霸占了那么多年中国科幻电影市场,我想这是有原因的。国外的科幻电影不仅有着逼真的特效与震撼的场景,更重要的,它们早已与观众形成了一种特殊连系,观众所喜欢的不仅仅是剧中的某一个角色,而是这部或者这个系列电影的本身。我想这值得中国科幻电影的借鉴。

无论如何我们都希望中国科幻电影发展得更好,希望中国科幻电影能够有一个美好的未来。(各位大哥点个关注给个赞呗,非常感谢)

《上海堡垒》的惨败,中国科幻电影如何才能获得观众的认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