荔紅蟬鳴時,來細數茂名荔枝的十宗"最”

荔紅蟬鳴時,來細數茂名荔枝的十宗

荔枝文化是指人們數千多年來與荔枝這一物質相互作用而產生的,既凝結在荔枝之中又遊離於荔枝之外、能夠被傳承的豐富多彩的精神財富,包括與之有關的歷史、地理、風土人情、傳統習俗、生活方式、文學藝術、行為規範、思維方式、價值觀念等。與其他水果相比,荔枝文化是最為豐富多彩的。其最突出的特點可以概括為“十宗最”。

荔紅蟬鳴時,來細數茂名荔枝的十宗

▲茂名市委黨校老師郭柳纖在貢園現場講解荔枝文化


趕緊跟茂小布

一起來數一數

荔紅蟬鳴時,來細數茂名荔枝的十宗

一 最美麗誘人的水果

王逸於東漢元初年間作的《荔枝賦》,是最早記述荔枝的專篇。文中形容荔枝“灼灼若朝霞之映日,離離如繁星之著天”。讚頌荔枝“仰嘆麗表,俯償甘味”;唐朝白居易《荔枝圖序》寫道:“樹形團團如帷蓋。……朵如葡萄,核如枇杷,殼如紅繒,膜如紫綃,瓤肉瑩白如冰雪,漿液甘酸如醴酪”。可見荔枝確實嬌豔無雙、美麗誘人。

荔紅蟬鳴時,來細數茂名荔枝的十宗

白居易沉醉在荔枝的美豔上,無法自拔:“瓤肉瑩白如冰雪,漿液甘酸如醴酪”。眼睛看得舒服,吃到嘴裡更是餘香長留。蘇東坡把荔枝當飯吃:“日啖荔枝三百顆,不辭長作嶺南人”。臺灣抗倭名將丘逢甲自謂“平生嗜荔如嗜色”,說荔枝是“天生尤物本銷魂”,“紫瓊膚孕碧瑤漿,色味雙佳更帶香”。連風流皇帝宋徽宗趙佶也放下九五之尊,情不自禁地誇讚荔枝之美:“玉液乍凝仙掌露,絳苞初結水晶丸”。

二 最鮮美好吃的水果

論口感,荔枝肯定是最好吃的水果。

  • 唐朝名相張九齡在《荔枝賦》中,盛讚荔枝是水果中的極品,味道特別甘甜水分又多,百果之中沒有一種能比得上:“未玉齒而殆銷,雖瓊漿而可軼。彼眾味之有五,此甘滋之不一。”(未沾上牙齒彷彿就要消溶,即使是瓊漿玉液也比不上它的味道。世間味道有五種,它的甘甜與眾不同)。
  • 白居易《荔枝詩十八韻》:“嚼疑天上味,嗅異世間香。潤勝蓮生水,鮮逾桔得霜。”(荔枝奇美的味道哪是人間所有?潤滑勝過出水的芙蓉,鮮甜超出染霜的蜜桔)。
  • 南朝梁代貴胄肖惠開說:“南方之珍,惟荔枝矣。其味絕美。楊梅、盧橘,自可投諸藩溷。”(“南方的珍貴水果只有荔枝,相比之下,完全可以把楊梅、盧橘扔到籬笆之外廁所之中。”)

三 最嬌貴的水果


荔枝的味美,還在於她的鮮,她可能是這個世界上最嬌貴的水果,正如它的原始名字:離枝。《荔枝圖序》:“若離本枝,一日而色變,二日而香變,三日而味變,四五日外,色香味盡去矣”。


荔紅蟬鳴時,來細數茂名荔枝的十宗

鮮活的美麗如此短暫,讓時光把殘酷的一面表現得淋漓盡致!從古至今,為了一嘗荔枝的鮮美,人們想盡了一切手段,無外乎減少運輸的時間或保存果鮮,爭取最短時間將新採摘的荔枝送進食客的嘴裡。漢代時即已有記載:“舊南海獻龍眼、荔枝,十里一置,五里一堠,奔騰陰險,死者繼路。”

四 最浪漫的水果

最家喻戶曉的浪漫故事,莫過於一代明君唐明皇經不住荔枝美味的誘惑,為了讓自己和最寵愛的楊貴妃能吃到最新鮮的荔枝,令人從數千裡以外的茂名以快騎驛送,一路斃馬無數,引起眾怒,丟掉了皇位不說,還差點葬送了大唐江山,犯下了最美麗也最悽慘的歷史性錯誤。

這有杜牧最著名的詩句為證:“長安回望繡成堆,山頂千門次第開。一騎紅塵妃子笑,無人知是荔枝來”。吃了新鮮荔枝的楊貴妃,保養了自己的性感和美麗,直至生命的最後一刻。茂名市作家李一鋒創作的粵劇《妃子笑》,以高力士向楊貴妃送家鄉荔枝為主線,真情演繹了“一騎紅塵妃子笑”這段悽婉而浪漫的故事。

荔紅蟬鳴時,來細數茂名荔枝的十宗

▲一騎紅塵雕塑

五 最有文化內涵的水果

宋仁宗嘉祐四年(1059),蔡襄編成《荔枝譜》一書,對包括荔枝的品種、地理頒佈、栽培、品種特徵、產地、優劣、營養功能、採摘、加工方法和在國內外貿易的情況等,都作了空前詳細的敘述。他被詔入京任翰林學士權三司使時,曾將《荔枝譜》進呈仁宗御覽,後刻印成書。據英國李約瑟博士編著的《中國古代科技史》考證,蔡著是現存的問世時間最早、內容最全面的水果專著,堪稱世界上第一部果品分類學著作。此書被譯成英文、法文、日文、拉丁文等多種文字出版,並流傳於世界十幾個國家和地區。

荔紅蟬鳴時,來細數茂名荔枝的十宗

在蔡《譜》的帶動下,此後有人陸續編成十三部44卷(篇)《荔枝譜》。當代權威學者彭世獎、黃淑美先生據此編成的《歷代荔枝譜校注》(中國農業出版社,2008年5月,全國古籍整理出版規劃領導小組資助出版),達50多萬字。前些年,茂名市委政研室曾會同廣東石油化工學院一批文史專家將其譯編為白話文,長達百餘萬言。

更令人歎為觀止的是,歷代文人雅士無不對荔枝如痴如醉,他們歌詠荔枝的詩文成千上萬、汗牛充棟,沒有任何一種水果受到過如此之多的文人雅士追捧。幾乎所有最著名的古代詩人都有詠荔名作傳世,如唐代的杜甫、白居易、杜牧、韓偓、徐夤、薛濤,宋代的曾鞏、蘇軾、陸游、楊萬里、黃庭堅等。近代抗日誌士、愛國詩人、教育家丘逢甲(1864~1912)所作的《荔枝》組詩竟然達百多首,其故居(廣東梅州蕉嶺縣文福鎮淡定村)屋後至今尚有其手植的大荔枝樹12株。無獨有偶,當代最偉大的畫家齊白石的荔枝圖也有一百多幅,在他96歲的時候還在畫。更有甚者,他臨終時的畫室牆上懸掛的卻是一幅1936年畫的《荔枝籃圖》。可見,荔枝於丘逢甲和齊白石,可以說是魂牽夢繞,終其一生。其中奧妙,除了荔枝無與倫比的美味,更是附麗於荔枝的文化魅力使他們欲罷不能。

六 最能給人帶來好運的水果

五代十國時的梁嵩,在皇宮舉行的殿試中,作了一首《賦荔枝詩》,被欽點為狀元。詩文是這樣寫的:“露溼胭脂拂眼明,紅袍千裹畫難成。佳人勝盡盤中味,天意偏教嶺外生。橘柚遠慚登貢籍,鹽梅應合共和羹。金門若有栽培地,須占人間第一名。”詩中的佳人指楊貴妃,她喜歡吃荔枝,而荔枝又偏偏生於嶺南。最後兩句是點睛之筆,說的雖是荔枝,而其深意卻是說如果我梁嵩得到皇上的栽培,會是人間第一。可能是他的才思敏捷和“我輩不出,奈蒼生何”式的內在自信,引起了皇帝的興趣,皇帝一高興,就點他為狀元了。

荔枝本來就有大吉大利的寓意。齊白石的荔枝圖多以此為主題:一是和樹畫在一起,表現佳果的自然原貌。二是和同樣有吉祥寓意的果實和動物畫在一起,表現更廣泛的美好追求和希望。三是把荔枝從樹上摘下來放在籃筐裡一起畫,寓意“得利”。2011年秋,在都市聯盟拍賣會上,齊白石的一張5.6平方尺的荔枝畫以1840萬的高價成交,引起廣大收藏愛好者的關注。此前的2010年,該畫在上海拍到600多萬。過了600天就漲到1800多萬,平均一天漲兩萬!可見,買荔枝(畫)確有大得利、利盈滿筐之效!所以,吃荔枝是必須的;買點荔枝畫也是可以的。

荔紅蟬鳴時,來細數茂名荔枝的十宗

七 最具美容保健功效和營養價值的水果

楊貴妃是中國古代四大美人之一。據說她小時候雖說是個美人胚子,但皮膚不怎樣。後來因為非常喜歡吃荔枝,漸漸的,她的雀斑消失,皮膚變得白裡透紅,脫胎換骨變成冰肌玉骨、如花似玉的佳人。

荔紅蟬鳴時,來細數茂名荔枝的十宗

根據現在的科學研究,荔枝的美容作用是有依據的,荔枝含糖、蛋白質、檸檬、果酸、維生素C以及磷、鐵等,最重要的荔枝活性成分有皂素、單寧、花青素等,可抑制膠原蛋白、彈力蛋白與透明質酸的分解,避免皮膚產生皺紋、鬆弛等老化現象,以及抑制酪胺酸酵素的活性,減少黑色素生成,讓皮膚健康、面色紅潤。這當然是所有愛美族所夢寐以求的。

相傳,唐代楊貴妃不但對荔枝情有獨鍾,而且對荔枝酒也十分喜愛。“貴妃醉酒”的故事娓娓動人,但鮮為人知的是,楊貴妃平生最愛飲的酒之中,就是荔枝酒,而這荔枝酒當時正是在茂名浮山嶺(今根子鎮)釀出的。

八最為高端大氣上檔次的水果

荔枝原產於華南茂名等地,直到中華民族不斷開發嶺南,它才逐漸為中原人所知。自稱“蠻夷大長老臣佗”的南越王趙佗歸漢,以鮫魚、荔枝作貢品獻給漢高祖,荔枝才正式為內地人所知。可見,荔枝在我國曆史文獻上第一次亮相,就是一個標誌著國家強大統一的吉祥物,高端大氣上檔次到了極點。或許也正因為如此,漢武大帝對荔枝格外青睞,曾建“主題公園”移種荔枝。據載:“漢元鼎六年,破南越,建扶荔宮。扶荔者,以荔枝得名也。自交趾移植百株於庭。”可惜水土不服,最終徒勞無功。這樣的事,荔枝的極品粉絲宋徽宗也幹過,不過他吸取了教訓,改為把茂名已開花掛果的整株荔枝栽入盆中,再壅土運送到開封皇家後花園,明顯有造假嫌疑,可謂用心良苦。他還為此賦詩一首(《宣和殿荔枝》)大加顯擺:“密移造化出浮山,禁御新栽荔枝丹。玉液乍凝仙掌露,絳苞初結水晶丸。酒酣國豔非朱粉,風泛天香轉蕙蘭。何必紅塵飛一騎,芬芳數本座中看。”


荔紅蟬鳴時,來細數茂名荔枝的十宗


對荔枝的高端大氣上檔次,歷代文豪們從來不吝嗇好詞兒,什麼“卓然第一”、“仙也,佛也”、“果中王”也,不一而足。

荔紅蟬鳴時,來細數茂名荔枝的十宗

西漢司馬相如《上林賦》首開詠荔先河,用以賦陳上林苑的華麗。


王逸的《荔枝賦》是最早對荔枝作審美關注的文本:“皮似丹罽,膚如明璫,潤侔和璧,奇逾五黃。仰嘆麗表,俯嘗佳味,口含甘液,腹受芳氣。兼五滋而無常主,不知百和之所出;卓絕類而無儔,超眾果而獨貴。”可謂極盡具象描摹讚美之能事。


蔡襄《荔枝譜》形容荔枝“名徹上京,外被夷狄,重於當世,是亦有足貴者。其於果品,卓然第一。”


宋珏《荔枝譜》序更說到,荔枝是水果中的神仙、大佛,實在是沒有一種東西可與它比擬的:“荔枝之於果,仙也,佛也,實無一物得擬”。


明朝詩人陳仲溱形容荔枝是“果中稱異品,色味世間無。遇夏香尤盛,經冬葉不枯。”還拿其他水果作比較:“楊梅真作僕,龍眼合為奴。”意思是別說楊梅,它只能作你的臣僕,不提龍眼,它只配是你的家奴。


李時珍以古代最權威的藥學家、美食家的尊貴身份,也在《本草綱目》中一錘定音:“果品以荔枝為貴”;丘逢甲更贊曰:“紫瓊膚孕碧搖漿,色味雙佳更帶香,若援牡丹花史例,荔枝原是果中王。”

九 最“講政治”的水果

楊貴妃嗜荔與荔貢的歷史典故,開闢了荔枝納入文學書寫時最“講政治”的一種模式。唐玄宗為迎合楊貴妃喜食荔枝之嗜好,密詔高力士從老家茂名進貢荔枝,可謂好色而遠德。因為這段典故,使得荔枝風味被繫於國家治亂,常被借用於諷喻時政、勸諫君上。

如杜甫的《解悶》組詩:“先帝貴妃今寂寞,荔枝還復入長安。炎方每續朱櫻獻,玉座應悲白露團”;張祜的《馬嵬坡》:“塵土已殘香粉豔,荔枝猶到馬嵬坡”;錢珝的《蜀國偶題》:“佩蘭應語宮臣道,莫向金盤進荔枝”。將詠荔詩拔升到“講政治”最高度的當屬蘇軾,請看他的《荔支嘆》:“顛坑僕谷相枕藉,知是荔支龍眼來。……我願天公憐赤子,莫生尤物為瘡痏。……吾君所乏豈此物,致養口體何陋耶!”詩人胸懷蒼生,斥荔枝為亂世尤物,簡直要除之而後快。待到他被髮配到廣東,則立即被這尤物所征服,情不自禁地為能吃到鮮荔而樂不思蜀。


荔紅蟬鳴時,來細數茂名荔枝的十宗

不過,到了現代,荔枝的“講政治”,又回覆到了漢初的愛國主義主旋律。抗戰初期,抗日名將吉鴻昌在塞北抗擊日寇進犯。某次勝仗後,是時酷暑炎熱,他拿出廣東茂名友人送給他的荔枝幹果,分給麾下的將士品嚐。吉將軍慷慨激昂地說:“日本曾在小學教科書裡別有用心地說:中國廣東盛產美果荔枝,大大的好吃,你們長大後定要去嚐嚐鮮。我們中國人要打敗日本侵略者,誓死保衛地大物博的中國。”將軍還當場賦詩一首:“荔枝好吃國人享,豈容倭寇搶先嚐。熱血盈腔戍塞邊,衛我中華無驚恙。”你看看,美味的荔枝竟然成了小日本教唆青少年侵略中國的誘餌,因而也成了我抗日誌士英勇殺敵的動力!可見,荔枝的“講政治”,真是到了登峰造極的程度。

十 最能吸引人才、留住人才的水果

嶺南古代被稱為南蠻,北方人士視為畏途。然而受荔枝的吸引,不少人樂而忘返。

  • 唐代詩人鄭谷說:“南荒何所戀,為爾即忘歸。”
  • 宋代詩僧惠洪有詩:“天公見我流涎甚,遣向崖州吃荔枝”。
  • 蘇軾更有無人不知的贊荔名句。
荔紅蟬鳴時,來細數茂名荔枝的十宗

由此聯想到,我們如果真能大力發展荔枝文化,把沉睡在歷代多達十多部的《荔枝譜》中的文化珍品統統發掘出來,融入到每個茂名人的日常生活中、文化生活中、人際交往中、對外宣傳中,讓每一個吃到茂名荔枝的人都能一邊品嚐美味,一邊想起關於荔枝的優美典故和傳說、膾炙人口的詩詞文化;讓每一個沒吃到茂名荔枝的人都覺得這輩子白活了,千方百計也要帶全家到茂名來一飽口福。如果有數以十萬計的外地人都要到茂名來吃荔枝,荔枝哪還有保鮮難的問題?茂名的旅遊業不也大發了嗎?吸引人才、留住人才不也多了一條路徑嗎?


荔紅蟬鳴時,來細數茂名荔枝的十宗

插播活動預告


■19日下午,茂名副市長+5位區(市)長+網紅直播預售荔枝!


荔紅蟬鳴時,來細數茂名荔枝的十宗

荔紅蟬鳴時,來細數茂名荔枝的十宗

荔紅蟬鳴時,來細數茂名荔枝的十宗


荔紅蟬鳴時,來細數茂名荔枝的十宗

荔紅蟬鳴時,來細數茂名荔枝的十宗

文/郭柳纖

茂名發佈編輯部

編輯:黃文展 實習編輯 彭華紅

初審:柯柱基

審核:黃策

來源:中共茂名市委黨校、龍眼直播

荔紅蟬鳴時,來細數茂名荔枝的十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