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1949年至今,中國醫美經歷了哪些?

自1949年至今,中國醫美經歷了哪些?

近年,關於醫美,好的、不好的消息滿天飛,因為市場前景廣闊,資本追逐;因為市場亂象,媒體、消費者頻頻抨擊;因為消費金融熱浪,消費分期被嫁接到醫美場景……千萬種聲音,千萬種看法,將醫美越炒越熱。

自1949年至今,中國醫美經歷了哪些?

但是,對如此大聲量的醫美,你瞭解多少?從1949年至今,中國的醫美都經歷了哪些?未來,中國的醫美將如何走向?本文將給你一個簡單的總結,帶你三十秒看完醫美的過去、現在和未來。

70年的“中國醫美髮展歷程”知多少?

1949年-1998年,中國醫美經過50年發展期,供求關係開始一點點形成。1994年衛生部半補《醫療機構診療科目名錄》,正式承認醫療美容行業。

1999年-2009年,中國醫美供不應求,醫美營銷開始進行。2002年《中華人民共和國衛生部令(第19號)——醫療美容服務管理辦法》施行,對醫療美容、醫療美容機構給出官方定義,至此,中國醫美行業發律法規基本齊全。

2010年-2014年,輕醫美出現,使得醫美投資門檻大幅降低,中國醫美機構數量呈現井噴態勢。中國人均可支配收入增加,微整形需求快速崛起,中國醫美供求關係趨於平衡。

2015年-2017年,2015年玻尿酸定價斷崖式下跌,醫美平臺APP出現,中國醫美競爭加劇;2016年朗姿、蘇寧環球等A股企業大舉併購,供應能力不合格的醫美機構,逐漸被清出市場;2017年資本停下在醫美行業的不乏,風口戛然而止。

2018年,成都政府打造“醫美之都”政策出臺,中國醫學科學院整形外科醫院在2000公立外開出成都八大處,醫美行業的停滯感被打破。與此同時,大量醫美機構開始掛牌出售,頭部醫美機構並未停下擴張腳步。

另外, 2017年5月至2018年4月,國家衛生健康委、中央網信辦、公安部等7部門聯合部署開展了為期一年的嚴厲打擊非法醫療美容專項行動,對醫美市場規範化發展起到淨化作用。

2019年,中國醫美市場可以說是更加複雜時期,在新政策的形象下,挑戰與機遇並存。在國家新的稅務體系下,渠道分成的模式因稅務成本過大,將更加舉步維艱。

看過了昨天、今天,作為思想的動物,我們也當了解明天,未來的醫美將會是什麼樣子?這裡有七個趨勢,給你思考!

中國醫美未來七大趨勢

第一,中國醫美市場規模或達2245億元,同比增速27.57%。相比於韓國,還有6倍增長空間,這意味著未來會有上億人消費醫美。未來10年,中國萬億醫美市場將徐徐展開。

第二,當前中國有近2000萬的醫美消費群體,其中每100位中國醫美消費者中,有64位90後,19位00後。90後已是整容整形絕對主力,00後開啟醫美消費的勢頭比90後更強。以19歲以下中國醫美消費者佔比為例,2017年為15.44%,2018年為18.81%。

第三,從消費數據看,醫美已經進入了90後的日常生活,從畢業、求職,到戀愛、結婚、生子,人們通過醫美調整,以更為美好的姿態和心情,迎接生活的變化。從近2年消費數據看,醫美成為00後的日常生活方式這一趨勢端倪已現,而且熱度會越來越高。

第四,中國男性醫美消費者的佔比為11.12%,略低於國際上的13.8%。雖然男性數量少,但是他們更願意傾囊投入,男性醫美消費者的平均客單價為7025元,是女性的2.75倍,全球愛美男性都在“毛髮”上砸重金。

第五,從消費者的項目選擇大數據來看,中國與全球醫美消費者對美有著共同的標準,那就是皮膚細膩光潔、輪廓凹凸有致、大眼睛雙眼皮、豐胸細腰長腿、髮際線綿長、毛髮充足。

第六,從增長最快的醫美項目看,我國私密整形增速第一。醫美本身就是一種消費升級,而私密整形是消費升級中的升級。

第七,近三年醫美項目均價平均下降了29%,價格下降的原因主要是因為醫美交易更透明、公開。

免責聲明:本文僅作為知識分享,信息傳播。文中素材來自公開資料:《艾媒報告 |2018-2019中國醫療美容行業研究與產業鏈分析報告》、《2018年醫美行業白皮書》、《2019的醫美行業會更好嗎?》,如有侵權,可聯繫作者刪除!

自1949年至今,中國醫美經歷了哪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