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美的“文化苦旅”

医美的“文化苦旅”

对于医美,现在是最好的时代,也是最需经受考验的时代!

伴随国民收入增加,医美教育普及,人们对美的需求愈来愈旺盛,医美未来市场预期乐观。而与此同时,因为医美市场的不规范,对于医美产品的制造、流通及下游医美机构从业监管的长期缺位,又将行业拉向发展的亚健康。

医美市场的黄金时代

1994年,卫生部颁布《医疗机构诊疗科目名录》,第一次正式承认医疗美容行业,经过十六年奋斗,随着2010年,轻医美出现,医美机构数量呈井喷态势,中国医美走入快车道。

医美的“文化苦旅”

2015年资本追逐,再加上互联网金融加持,行业百家争鸣,一片繁荣,但随着天价营销,营收不盈利的尴尬现实,资本逐渐遇冷,行业开始走入理性回归。

到目前,中国医美行业逐渐形成生产商、医美机构、终端市场三大产业链环节,行业路径逐渐清晰。

据艾媒数据:目前整个医美行业尚处于一个快速发展期,2018年中国医疗美容市场规模超过2000亿元,达到2245亿元。据ISAPS预测,至2020年,我国医美市场有望达到3150亿元,2015-2017年的年复合增速高达42.23%,预计2018~2020年的年复合增速达29.35%。

未来,随着监管、马太效应、消费需求增长等综合因素的加持,一波触底反弹在即,准备好的可能弯道超车,一鸣惊人,没准备好的,或将被迫退出历史舞台。

医美乱象是公开的秘密

在高速增长的背后,假货、医疗机构和医师资质混乱等乱象横行市场。

医美的“文化苦旅”

据智研咨询发布的报告显示,目前玻尿酸、肉毒素等产品,水货、假货比例极高,拥有正规生产批件的产品仅占市场总消费量的20%-30%,非注册医疗机构数量极多,医美案例数与正规机构基本持平。

据相关数据统计,截至2017 年底,中国黑诊所数量已超 6 万家,是正规诊所的 6 倍;黑诊所年手术量为正规诊所的 2.5 倍超 2500,我国非法医美执业者约15 万人,是合规者的 9 倍。

在这种不规范、不平等的竞争环境下,正规从业机构被非正规机构大量瓜分市场份额,直接导致了所有机构获客成本的提升,影响了行业的利润水平。

因此,规范市场秩序是医疗美容行业发展的当务之急。这种规范不仅需要监管机构加强监管,更需要从业者的自律,消费者的监督。

医美的文化苦旅

医美市场正走在一条“文化苦旅”之上,于从业者,冰火两重天,一部分呼吁“回归医疗本质”,一部分坚持“营销为王”,二者如何平衡发展是行业需要思考的问题;于消费者,市场教育还远远不够,对美的追求有着强烈愿望却对正规医美包括正规产品认识严重缺乏;于监管,目前行业还未形成完善的监管制度,行业仍存在大面积的灰色空间。

乔融科技作为医美行业的一环,我们相信行业会在阳光下逐渐走出自己的健康文化,在苦旅中砥砺前行,我们也将陪伴行业逐渐成长,通过为行业提供分期服务,助力行业发展。

医美的“文化苦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