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美的“文化苦旅”

醫美的“文化苦旅”

對於醫美,現在是最好的時代,也是最需經受考驗的時代!

伴隨國民收入增加,醫美教育普及,人們對美的需求愈來愈旺盛,醫美未來市場預期樂觀。而與此同時,因為醫美市場的不規範,對於醫美產品的製造、流通及下游醫美機構從業監管的長期缺位,又將行業拉向發展的亞健康。

醫美市場的黃金時代

1994年,衛生部頒佈《醫療機構診療科目名錄》,第一次正式承認醫療美容行業,經過十六年奮鬥,隨著2010年,輕醫美出現,醫美機構數量呈井噴態勢,中國醫美走入快車道。

醫美的“文化苦旅”

2015年資本追逐,再加上互聯網金融加持,行業百家爭鳴,一片繁榮,但隨著天價營銷,營收不盈利的尷尬現實,資本逐漸遇冷,行業開始走入理性迴歸。

到目前,中國醫美行業逐漸形成生產商、醫美機構、終端市場三大產業鏈環節,行業路徑逐漸清晰。

據艾媒數據:目前整個醫美行業尚處於一個快速發展期,2018年中國醫療美容市場規模超過2000億元,達到2245億元。據ISAPS預測,至2020年,我國醫美市場有望達到3150億元,2015-2017年的年複合增速高達42.23%,預計2018~2020年的年複合增速達29.35%。

未來,隨著監管、馬太效應、消費需求增長等綜合因素的加持,一波觸底反彈在即,準備好的可能彎道超車,一鳴驚人,沒準備好的,或將被迫退出歷史舞臺。

醫美亂象是公開的秘密

在高速增長的背後,假貨、醫療機構和醫師資質混亂等亂象橫行市場。

醫美的“文化苦旅”

據智研諮詢發佈的報告顯示,目前玻尿酸、肉毒素等產品,水貨、假貨比例極高,擁有正規生產批件的產品僅佔市場總消費量的20%-30%,非註冊醫療機構數量極多,醫美案例數與正規機構基本持平。

據相關數據統計,截至2017 年底,中國黑診所數量已超 6 萬家,是正規診所的 6 倍;黑診所年手術量為正規診所的 2.5 倍超 2500,我國非法醫美執業者約15 萬人,是合規者的 9 倍。

在這種不規範、不平等的競爭環境下,正規從業機構被非正規機構大量瓜分市場份額,直接導致了所有機構獲客成本的提升,影響了行業的利潤水平。

因此,規範市場秩序是醫療美容行業發展的當務之急。這種規範不僅需要監管機構加強監管,更需要從業者的自律,消費者的監督。

醫美的文化苦旅

醫美市場正走在一條“文化苦旅”之上,於從業者,冰火兩重天,一部分呼籲“迴歸醫療本質”,一部分堅持“營銷為王”,二者如何平衡發展是行業需要思考的問題;於消費者,市場教育還遠遠不夠,對美的追求有著強烈願望卻對正規醫美包括正規產品認識嚴重缺乏;於監管,目前行業還未形成完善的監管制度,行業仍存在大面積的灰色空間。

喬融科技作為醫美行業的一環,我們相信行業會在陽光下逐漸走出自己的健康文化,在苦旅中砥礪前行,我們也將陪伴行業逐漸成長,通過為行業提供分期服務,助力行業發展。

醫美的“文化苦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