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樓一夢遺萬年 假作真時真亦幻

《紅樓夢》,是一部中國封建社會的百科全書,是一部不朽的傳世經典文學作品,擁有極高的世界影響力。是中國古典小說的巔峰之作。

《紅樓夢》,以賈、史、王、薛四大家族為背景依託,以賈府的家庭瑣事,閨閣閒情為線索,以賈寶玉、林黛玉、薛寶釵的姻緣故事為主線,通過對金陵十二釵的性格、命運的刻劃與描述,盡情展示了大觀園裡男男女女間的是是非非,給後人講述了一個“滔天財富終有盡,黃樑美夢紅樓終”的悲劇故事。

紅樓一夢遺萬年  假作真時真亦幻

《紅樓夢》又叫《石頭記》、《情僧錄》、《風月寶鑑》、《金陵十二釵》、《金玉緣》,每個書名都有一定的含義。這些書名都明明白白寫在小說第一回。

曹雪芹當初自命為《石頭記》,空空道人改為《情僧錄》,東魯孔梅溪則題曰《風月寶鑑》,後因作者於悼紅軒中披閱十載,增刪五次,纂成目錄,分出章回,又題曰《金陵十二釵》。 每次品讀,都會讀出不一樣的感受,這也是我之所以喜歡巜紅樓夢》的原因之一。

《紅樓夢》的高妙在於,它不僅是一部愛情小說,更是一部廣闊描繪社會生活的大百科全書。書中塑造了幾百個有名有姓的人物,上至達官貴人,下到Y鬟小廝,伶人、道士、尼姑也居其中。深入地反映了當時的政治禮教、社會生活、經濟制度、文化狀況,乃至服飾穿戴、飲食藥膳、建築風格等等,不一而足。《紅樓夢》是中國古代文化的濃縮和總結,是一種藝術的表現。它是中國古代封建社會生活、文化的集大成者。

《石頭記》是小說的本名,最原始、最神奇、最樸實無華,貌似應該最能表達出作者的心意。書中言此文記於神石之上 。脂本系統的大多數本子都是以它為書名的。曹雪芹在世時,《紅樓夢》這一書名就已流傳開了,最初以手抄本的形式在當時的上流社會中廣為流傳,到乾隆朝時人們就大都以《紅樓夢》一名稱呼全書了。

紅樓一夢遺萬年  假作真時真亦幻

《石頭記》開篇講述了女媧煉石補天的神話故事。女媧煉製36501塊五彩石用來補天,最終用了36500塊,剩下一塊石頭棄置於大荒山無稽崖青埂峰下。這塊石頭年深月久,通了靈性,常常自悲自嘆。它後來得到道士與和尚的點化,化身通靈寶玉,進入俗世凡塵,見證了富貴家族的興衰沉浮。

曹雪芹以石頭視角講述了一個慾望橫流的泥濁世界的故事。一句話就精確地道出了書的主題,很樸實、很原始。“開闢鴻蒙,誰為情種?都只為風月情濃,奈何天,傷懷日,寂寥時,試遺愚衷,因此上,演出這,悲金悼玉《紅樓夢》”——“滿紙荒唐言,一把辛酸淚。都言作者痴,誰解其中味。”開卷第一回中,曹雪芹就自我評價:全書荒唐的言詞裡卻浸透著我的辛酸淚,都以為作者是太過於迷戀兒女的痴情了,可又有誰能真正理解、讀懂我心中的苦樂滋味呢?!

紅樓一夢遺萬年  假作真時真亦幻

《紅樓夢》是“總其全書之名”。本來“紅樓夢”只是第五回那十二支曲子的曲名,也指賈寶玉做的那個遊太虛幻境的夢,所以直奔主題。小說講的是紅樓一夢,這個夢是好是壞充滿了神奇,是一個謎,從而也吸引著千萬個讀者去一探究竟,去追夢。有哪一位讀者不是追夢人,不是紅樓夢中人呢?

“說到辛酸處,荒唐俞可悲。由來同一夢,休笑世人痴。”整部小說以這首詩結尾。這是後續四十回的作者高鍔續寫的,與開篇詩相呼應。"由來同一夢",既切合了小說名稱《紅樓夢》又警醒後人,人生何嘗不是一場夢。

紅樓一夢遺萬年  假作真時真亦幻

我喜歡寶玉的率真、善良、單純和可愛!“黛玉初到榮國府,拜過外祖母后,賈母先繼引見與賈政,王夫人,迎春,探春,惜春,王熙鳳,等見面。寶玉從外進來,向賈母請安,賈母笑道,`還不見過你妹妹'。寶玉早看見多了一個姊妹,便料定是林姑媽之女,忙來作揖。細看形容;`天上掉下個林妹妹,似一朵輕雲剛出岫,閒靜猶如花照水,行動好比風扶柳'。眼前分明是外來客,心底像似舊時友。便對賈母說:`這個妹妹我曾見過的',賈母笑說:`可又是胡說,你何曾見過她'。寶玉笑道:`雖然未曾見過她,然我見著面善,心裡就算舊相識,今日只作遠別重逢,亦末為不可,今日相見,贈妹妹一個字。'說著,便拉起起林黛玉的手,在手心裡寫了一個`顰'。黛玉打量寶玉,暗想;只道他腹內草莽人輕浮,卻原來骨格清奇非俗流,眉梢眼裡藏秀氣,聲音笑貌露溫柔。寶黛二人一見如故,似曾相識,寶玉又問,`妹妹讀過什麼書,有沒有玉?'聽黛玉說沒有玉,一時氣惱,把玉摔在地上,引得大家慌亂不已。(第3回)”

紅樓一夢遺萬年  假作真時真亦幻

“忽見寶玉笑到,`寶姐姐讓我瞧瞧,你的那香串子呢?'寶釵原生的肌膚豐澤,一時褪不下來。寶玉在旁邊,看到寶釵雪白的胳膊,不覺動了羨慕之心,暗想道,這膀子若長在林妹妹身上,或者要摸一摸,偏偏長在寶姐姐身上,正恨自己沒福,寶釵褪下珠子給他,寶玉也忘了接。寶釵見他呆呆的樣子,反倒不好意思,起身扔下串珠回身就走,只見黛玉蹬著門檻子,嘴裡咬著絹子正笑呢。寶玉道`你又不禁風吹,怎麼又站在那口風裡?'黛玉道`何曾不是在房子裡來著,只因聽到天上一聲叫,出來瞧了瞧,原來是隻呆頭雁'。寶釵道`呆頭雁在那裡呢?我也瞧瞧'。黛玉道`我才剛出來,他就忒兒一聲飛了'。嘴裡說著,就將手裡的絹子一甩,向寶玉臉上甩來。(第28回)”

這一段把賈寶玉的放蕩不羈,林黛玉夾風帶影的尖刻小性子,描寫的淋漓盡至。

紅樓一夢遺萬年  假作真時真亦幻

埋香冢飛燕泣殘紅”,是《紅樓夢》的核心。黛玉的《葬花辭》"花謝花飛花滿天,紅消香斷有誰憐?遊絲軟系飄春榭,落絮輕沾撲繡簾。閨中女兒惜春暮,愁緒滿懷無釋處,手把花鋤出繡閨,忍踏落花來複去……一年三百六十日,風刀劍霜嚴相逼,明媚豔妍能幾時,一朝漂泊難尋覓。花開易見落難尋,階下愁煞葬花人,獨把花鋤偷灑淚,灑上空枝見血痕……願儂脅下生雙翼,隨花飛到天盡頭。天盡頭,何處有香丘?未若錦襄收豔骨,一抔淨土掩風流。質本潔來回潔去,強於汙淖陷渠溝。爾今死去儂收葬,未卜儂身何日喪?儂今葬花人笑痴,他年葬儂知是誰?試看春花殘漸落,便是紅顏老死時。(第27回)黛玉的《葬花辭》應該是書中最長的一首詞了吧!她以花喻己“

一朝春盡紅顏老,花落人亡兩不知!”,在常人看來,落花繽紛,該是無比美妙的場景。可在,多愁善感的黛玉眼中,桃花樹下葬花魂,她葬的不是花,而是自己的一生。一句“儂今葬花人笑痴,他年葬儂知是誰?花落人亡兩不知。”感嘆自己無人憐愛,終究要像這落花消逝一樣地淒涼死去。

紅樓一夢遺萬年  假作真時真亦幻

紅樓一夢遺萬年,玉殞釵斷不得傳。

富貴榮華一朝盡,家道中落人財散。

千紅一窟萬豔杯,怨女痴男共綣綿。

假作真時真亦幻,太虛遊蕩是癲賢。

說不盡的大觀園,道不盡的《紅樓夢》。“金陵十二釵”,由來讓人感嘆!鮮活的人物個性、詩情畫意的藝術細節、只是一句話裡就埋下的許多伏筆、書中隱藏著的耐人琢磨的深刻哲理……《紅樓夢》問世幾百年來,一直吸引著眾多"紅學”研究者們的剖析與評判。

王蒙先生曾說:“《紅樓夢》是一部百科全書,而且不僅是封建社會的。《紅樓夢》令你覺得漢語漢字真是無與倫比,使你覺得神秘,覺得冥冥中有一種不可思議的偉大。” ,“《紅樓夢》是一部文化的書。它似乎已經把漢語漢字文學的可能性用盡了,把我們的文化寫完了。”

而這也正是《紅樓夢》迥異於其他文學作品的魅力所在,恐怕也正是它所以能吸引那麼多讀者的原因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