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發林:跟著黨啊奔小康 ——我身邊的小康故事

2019年,隆陽區金雞鄉黃毛社區黃毛莊的建檔立卡貧困戶孟發林家僅生豬養殖一項的淨收入就達到5萬餘元。談起家裡的生產生活,孟發林滿臉笑意,對今後的家庭發展充滿了信心。

孟發林的家庭養殖業走到今天,其中經歷了許多波折。孟發林患有焦慮障礙症十多年,長期服用“拉莫三嗪片”“草酸艾司酉酞普蘭片”進行控制治療,每年僅藥物治療費就需要1萬餘元。因不適應外出務工,加之兩個孩子正上學,便和妻子楊林仙一起發展生豬養殖。然而,2013年一場意外的豬瘟讓他家裡養殖的生豬一下死了30餘頭,巨大的損傷讓他的家庭生活一下子跌到了谷底。鑑於孟發林的病症和發生的意外,社區將其全家識別為建檔立卡貧困人口,成為名副其實的貧困戶。

孟發林:跟著黨啊奔小康 ——我身邊的小康故事

2020年4月15日,孟發林生豬養殖場一角。攝影:羅洪林

成了貧困戶,但孟發林人窮志不短,決心從哪裡摔倒還要從哪裡站起。2014年,在鄉掛包幫幹部陳曉東的幫助下,孟發林順利申請到5萬元的產業扶貧貼息貸款,並註冊辦理“隆陽區孟發林養殖場”個體工商營業執照,進一步規範經營和發展家庭養殖。經營中,孟發林認真汲取2013年的豬瘟教訓,積極參加上級組織的養殖技能培訓,經常與鄉獸醫站工作人員交流學習。定期到獸醫站領取消毒粉,搞好養殖場內外消毒工作,認真開展豬瘟防疫。幾個養殖週期下來,家裡的生豬存欄規模不斷擴大,單是一年要加工的包穀、麥麩等飼料就要30多噸。

孟發林:跟著黨啊奔小康 ——我身邊的小康故事

2020年4月15日,孟發林養殖場的能繁母豬產下不久的豬崽。攝影:羅洪林

為了方便生產經營,孟發林2015年在家中安裝了三廂動力電錶。說到電錶的事,孟發林感嘆到“裝動力電錶,真的是感謝陳曉東書記呢。一開始我提出申請,供電所說我們這邊用電負荷大,不批准,後來還是陳書記去幫忙協調才安裝的。電錶裝好後,幾十噸的包穀在家加工,真是省時、省工、省錢”。此外,孟發林在其他掛包乾部的幫助下,積極探索養殖成本效益最大化的模式,在2016年開辦了燒酒坊,用酒糟代替部分豬飼料。

孟發林:跟著黨啊奔小康 ——我身邊的小康故事

2020年4月15日,孟發林養殖場豬舍裡的育肥豬 攝影:羅洪林

走進他家的燒酒坊,醇厚的酒香陣陣撲鼻而來,酒坊裡整齊的擺放著一排排的酒甕和發酵缸,妻子楊林仙正在“翻料”。據她介紹,酒是斷斷續續地燒,主要是圖酒糟餵豬,一年大概燒製純米酒3噸左右,6元至8元每市斤,一年收入大約15000多元。

孟發林:跟著黨啊奔小康 ——我身邊的小康故事

2020年4月15日,孟發林妻子楊林仙在酒坊“翻料” 攝影:羅洪林

幾年來,在黨和政府的關心和掛包乾部的幫扶下,孟發林自強不息,精心經營家庭養殖業,家庭經濟和生活條件有了較大的改善。大兒子楊義海本分務實的常年外出德宏一帶務工,每年收入3萬元以上,並在2018年娶妻成家,兒媳也在芒市遮放做民族服飾加工。家中喜添新人,全家的內生髮展動力更加強勁了。

孟發林:跟著黨啊奔小康 ——我身邊的小康故事

2020年4月15日,孟發林在清掃豬舍 攝影:羅洪林

乘著黨和國家扶貧政策的春風,孟發林愈加勤奮。2019年按期償還了5萬元的扶貧貸款,2020年在掛包乾部的幫助下再次順利地申請了產業貸款,繼續發展壯大家庭養殖業,一心要把“脫貧豬”養成“小康豬”。

孟發林:跟著黨啊奔小康 ——我身邊的小康故事

2020年4月15日,孟發林養殖場豬舍裡的“小康豬” 攝影:羅洪林

回想這幾年的發展歷程,孟發林感慨的說“我們家現在這個樣子,真的是感謝共產黨呢。豬瘟那年要是不有政府的支持,真不敢相信家裡的生活會過成什麼樣。照現在的勢頭,家裡的日子會一年比一年好。”(羅洪林、李正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