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查收“武漢請柬”!-今日頭條-手機光明網

張 歆

叮,您收到一份來自武漢的“職場請柬”!

請柬是數字化的,您可以在逾20萬條跳動的信息中(用百度搜索出的武漢市招聘信息),選擇申請年薪近百萬元的後端架構師職位,也可以應聘包吃住的質檢技工;如果您想成為“移動的武漢就業者”,高鐵乘務員或許也是個不錯的選擇。是的,隨著武漢“解封”,多維度政策加持下的復工復產持續推進,崗位需求也快速增加,武漢越來越呈現出欣欣向榮的氣象。

首先,全維度支持政策先行落地,武漢市復工復產有全面保障。

今年以來,國務院常務會議多次強調,在落實好已出臺各項政策、努力減輕疫情影響的同時,要抓緊為創業就業、靈活就業提供更多機會,穩定就業大局。4月14日召開的國務院常務會議要求,落實落細今年以來出臺的支持企業政策措施,助力企業渡難關。事實上,早在武漢“解封”之前,各個層面、各個維度對於武漢推進復產復工的支持政策就已經紛紛出臺,確保了政策效果及時發揮效力。

筆者在武漢市政府官網查詢到逾600頁的“武漢市應對疫情惠企政策彙編”,其中彙總國家政策30條、湖北省政策19條、武漢市政策13條,此外,還有復工復產專項政策、各區政策、政策實施細則等共計54條,彙總內容涉及減稅降費、降低資源使用成本、穩外資、金融支持、穩外貿等多個方面。

其次,復工復產催生產業升級訴求,新業態向求職者發出邀請。

筆者注意到,在武漢發出的“請柬”中,很多邀請來自於新經濟和新業態企業。應該說,疫情雖然對經濟和產業發展造成了很多不利影響,但在客觀上對於武漢市的產業結構轉型升級提出了要求,也提供了契機。

日前,湖北省政府印發的《關於加快推進重大項目建設著力擴大有效投資的若干意見》提出,要聚焦新型基礎設施領域,謀劃一批5G移動寬帶、大數據中心、人工智能超算中心、工業互聯網、物聯網等項目;圍繞行業領域發展前沿、新經濟謀項目;大力謀劃提升產業基礎能力和產業鏈水平的戰略性新興產業和轉型升級項目;聚焦新技術、新產業、新業態、新模式,謀劃一批新經濟項目。

武漢市作為湖北省會城市,坐擁科研、人才和資金優勢,在產業升級中無疑將佔據最有利位置。

第三,逾20萬份的“武漢請柬”,數量超過了同期南京、長沙、鄭州等兄弟省會城市。這一方面體現了復工加速,另一方面也表明人才缺口。

對於剛剛“解封”一週多時間的武漢市而言,逾20萬份“請柬”顯然得來不易。請柬背後,是大中小型企業、各產業鏈、供應鏈近期對於復工復產的全力以赴。

從數據來看,截至“解封”前的4月4日,武漢全市規模以上工業企業開工2853戶,開工率97.2%,員工到崗42.9萬人,到崗率60.5%,規上工業企業的用電也已經恢復到去年同期八成以上。

從上述指標可以看出,規模以上企業復工的成效較快,但在特殊時期,人員依舊存在明顯缺口。如果粗略分析估算,目前20萬份“請柬”對應的崗位大概率超過20萬個(部分崗位招聘數量不唯一),如果招聘人員能夠及時到崗,則武漢市的到崗率有望提升至九成。更重要的是,人員復崗後,一方面能夠提升產能,另一方面還能對於消費等商貿服務業進行二次拉動。

春天也許會遲到,但絕不會缺席。在“武漢請柬”中,筆者看到了武漢姍姍來遲的春天!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