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觀經濟一般看哪幾個指標?

監製Ryan


您好!國際上通用的四個常見經濟指標是:國民生產總值,通貨膨脹,就業率和國際收支平衡。

1、國內生產總值(GDP): 是某一國在一定時期其境內生產的全部最終產品和服務的總值。反映一個國家總體經濟形勢的好壞,與經濟增長密切相關,被大多數西方經濟學家視為“最富有綜合性的經濟動態指標”。主要由消費、私人投資、政府支出、淨出口額四部分組成。

2、工業生產總值: 某國工業生產部門在一定時間內生產的全部工業產品的總價值。在國內生產總值中佔有很大比重。

3、就業率: 經濟發展的晴雨表,與經濟週期密切相關。數據上升說明經濟發展受阻,反之則看好。對於大多數西方國家來說,失業率在4%左右為正常水平,但如果超過9%,則說明經濟處於衰退。

4、國際收支:是一國對其他國家在一定時期進行的商品、勞務和金融資產交易的記錄。國際收支包括經常項目收支和資本項目收支兩部分。經常項目收支主要包括貿易、勞務和單方面轉移。一國國際收支狀況最直接的作用結果是匯率。一國國際收支順差,則該國貨幣堅挺,有升值潛力;反之長期逆差則貨幣疲軟,貨幣有貶值可能。


鼎瑞財經


宏觀經濟一般看的指標包括:國內生產總值GDP、居民消費價格指數CPI、生產者價格指數PPI、製造業採購指數PMI。

1.國內生產總值GDP。GDP國內生產總值是指一個國家或者地區,所有居民在一個依然年度統計週期生產活動帶來的最後成果,是一個國家或者地區經濟情況的根本反映,國內生產總值GDP這個指標,它的變化基本上是和總體經濟活動改變是同步的,比如個人收入、企業支出、社會商品銷售額等,所以GDP這個指標是反映宏觀經濟的同步性指標。

2.居民消費價格指數CPI。它是一個反映居民家庭一般所購買的消費商品和服務價格變動的宏觀指標,它是和居民社會生活息息相關的一個宏觀經濟指標,它可以反映居民家庭購買力和服務價格水平的變動情況,通過CPI這個指標的數值變化,可以判斷宏觀經濟通貨膨脹的程度,因此CPI被認為是衡量宏觀經濟通貨膨脹的最佳指標。

3.生產者物價指數PPI。它是一個衡量企業工業生產產品出廠價格變動趨勢的指數,它可以反映一定時期內,生產成本是否增加或者減少對宏觀經濟的影響,一般當PPI數值出現上漲的時候,反映生產者生產成本增加,這些生產成本的增加最後是要加到消費者身上的,畢竟羊毛要出在羊身上。因此PPI這個指標是影響宏觀經濟的源頭和潛在先行指標。

4.製造業採購指數PMI。它是反映經濟運行下製造業的採購成本,它的參考值一般以50做參考值,也就是平時說的經濟榮枯分界點。PMI在經濟運行中具有明顯的先導性,是反映宏觀經濟一個先行指標。

綜上所述,宏觀經濟一般看的幾個指標分別是:同步指標國內生產總值GDP,先行指標消費者物價指數CPI、生產者價格指數PPI、製造業採購指數PMI,當然還有一些反映宏觀經濟的滯後指標比如失業率、庫存量等。希望以上回答對你有所幫助。


鹿牛先生


如果我們把一個國家當作是一個產品,央行作為這個產品最主要的產品經理,財政政策和貨幣政策就是他們常用的增長策略。
如果我們把央行幻想成為一個增長黑客,宏觀經濟相關的重要指標彙總,就是這個產品(國家)最重要的日常數據面板。
作為這個產品(國家)的用戶(國民),如何最大程度地收穫平臺產品的紅利?當然是緊跟著產品的增長策略同步進行,做運營補貼最多的事。
做該做的,而且是拼命瘋狂地做。
那麼問題就來了,我們通過哪些重要的數據,來觀察這個大經濟體?結合著前面這篇文章《如何簡單地看懂宏觀經濟,做個人收益最大的事?》,在這裡進一步地解釋一下所有對應的關鍵指標及用途:
GDP
GDP有兩個重點,一個是“國內”,另一個是“生產總值”,概括地來說,GDP就是指在某一時間一個國家內生產所有物品和服務的市場總價值。
所以說,GDP是用來衡量國家的總體經濟狀況的,這就是它最大的作用,而人均GDP就是用來衡量各國人民生活水平的。
然後我們常說GDP共有三駕馬車,這也是GDP的三個組成部分:投資、消費和淨出口,我做了一幅圖,大概把這三個重要的組成部分再次拆分了,這樣子可能會理解得更透徹。
最後我們來看看現時最新的數據:
能看到,上年我國的GDP總量在90.03萬億元,同比增速為6.60%,而同期美國143.43萬億元(20.49萬億美元),同比增速2.86%。
可以看個更直觀一點的數據,2018年我國有13.95億人,人均GDP為6.46萬元,而美國有3.27億人,人均GDP為44.26萬元。
差距之大,潛力之高,發展可期。
PMI
PMI全稱叫做採購經理指數,是面對企業採購經理的一項問卷調查彙總所得到的的指數,這項調查每個月進行一次,由國家統計局負責組織並由各省調查總隊實施。
調查的內容涵蓋生產、訂單、庫存、人員和供應;而實務中,調查問卷的方式很簡單,以生產為例,通常會問:
貴企業本月主要產品的生產量比上月?
A:增加、B:持平、C:減少
然後把各個指標得出的結果加權彙總,就得到這個指數,因為這個指標是個先行性指標,往往領先GDP幾個月,所以PMI常為企業、政府、投資機構等提供經濟參考的依據。
你可以理解為,企業願不願去花錢購買各種材料和服務,也就是企業對經濟的樂觀程度。
PMI指數在0-100之間,50是枯榮線,也就是說PMI>50時,經濟擴張成分大於經濟收縮成分,也就是說經營變好的企業比變差的多。
而PMI<50時,經濟收縮成分大於擴張成分,生產、訂單、庫存、人員和供應5大方面整體來說都是比上月有所下降的。
在我國,有兩個比較重要的PMI指數,一個是官方的PMI,另一個是財新PMI,這兩個指數的不同之處就是調查對象不同,前者偏向國企和大型企業,後者更偏向私企和中小企業。
舉個實務中的例子,例如7月份的PMI為40,而8月份的PMI為55,並不是說八月份的經濟很好,這不是一個絕對比較的數值,而是相對的概念,也就是相比於7月份較差的經營情況,8月份有所好轉,一半以上的企業都有了好轉。
最後我們來看看現時最新的數據:
網絡異常取消重新上傳
從上面的數據能看出,國企和大型企業,從生產、訂單、庫存、人員和供應這5個方面來看,在上個月是偏向收縮的,而私企和中小企業則是偏向擴張的,經營狀況變好的企業更多。
CPI
CPI是居民消費價格指數,是為了反映一些日常消費品的價格變化,它的統計範圍並不包括所有的消費品,而是選了8大類,分別是:
食品菸酒、衣著、居住、生活用品及服務、交通和通信、教育文化娛樂、醫療保健、其他用品及服務;其中在8大類下面又會分成262個子類商品,每個都有自己對應的比重。
其中食品佔了34%,但不包括買房,畢竟買房是投資,不是消費。統計局的物價調查員會前往各大賣場裡瞭解價格,然後根據權數加權計算,再按照各個地區消費水平,加權彙總,最後得到各省甚至是全國的CPI。
CPI和PPI看的都是漲跌幅,分兩種情況去看:同比和環比,同比代表歷史同期的比較數據,這個側重反映長期的趨勢,避免季節性因素,環比代表相鄰兩個月的比較,側重反映短期趨勢,會受到季節性的影響。
最後我們來看看現時最新的數據:
普通居民的消費價格,也就是平常我們所說的物價,比去年同一時候上升了2.84%,而比上個月上升了0.72%,也就是說上一年你吃一碗拉麵要100塊,今年你要102.84元才能吃到了。
PPI
PPI是工業生產者出廠價格指數,和CPI又有什麼區別的?你可以把CPI看成是統計零售價的,而PPI是統計出廠批發價的。
它的統計方式和CPI差不多,只不過調查員不用去賣場,而是直接去有代表性的企業,去了解報價即可。
總得來說,CPI和PPI的作用,就是用來看出購買力增值/貶值的大趨勢,由於它們的統計對象不同,所以PPI一定程度上是CPI的先行指標。
最後我們來看看現時最新的數據:
而對於出廠批發價這邊的統計,幾乎沒有任何比較大的波動。
社會融資規模
社會融資規模是指一定時間內(每月、每季或每年),實體經濟從金融體系內獲得的資金總額。而社會融資規模指標能反應“總量”和“結構”這兩方面的信息,不僅能全面反映實體經濟從金融體系獲得的資金總額,而且能反應資金流向。
用人話說,就是看看支持實際經濟的這些錢,有多少是從金融體系內獲得的,而且都是體系裡的哪些地方獲得的,這是一個能多角度反應實體經濟融資狀況的指標。
社融數據的即使分拆出來,也是很龐大的,細分能分出15條明細數據,由於很少有明細的數據披露出來(或者是我還沒找到),所以目前也只能大概根據規模總量去劃分。
最後我們來看看現時最新的數據:
貨幣供應量
每個國家,對M0、M1、M2三類貨幣的定義,實際上是有所不同的,在我國,按照央行公佈最權威的貨幣劃分口徑分別是:
M0:流通中的現金
M1:M0+企業活期存款
M2:M1+準貨幣(定期存款+居民儲蓄存款+其他存款)
從上面可以看出,M2代表了社會的潛在購買力,畢竟一個社會對貨幣的需求量等於這個社會商品價格的總額/單位貨幣的含金量。
但社會經濟是在不斷髮展,貨幣量自然也是不斷增長,我們平時更多會關注貨幣的增長量和增長率,畢竟只講單個時點上的存量意義不大。
我們觀察M2的增速,就是看看貨幣的供應能不能滿足經濟發展的需要,同時有利於短期內判斷資本市場的價格走勢。
最後我們來看看現時最新的數據:
從上面我們不難看出,M2的供應量8月同比增速為8.2%,總量達到了193.55萬億元,還記得我們前面提到的GDP增速為6.60%嗎?這個可以看成就是每年國家經濟增長的速度。
理論上6.60%的經濟增速,就應該有6.60%的M2增速,才能保持平衡,很顯然,現在M2的供應量增速多了1.6%,結合上面我們說到CPI的同比增長率為2.84%。
所以理論值上,我國目前的通貨膨脹率在1.6%-2.84%之間,相對去年來說大幅降低了很多。如果今年維持這個水平,也就是說你的理財水平,只要收益大於2.84%,就已經成功保值,在增值了。
當然這你可以當做是個實驗室的理論數據值,因為數據總有偏差,權當參考即可。
瞭解宏觀經濟,我認為是很有意義的,尤其是整個宏觀經濟的內部影響關係,你知道這個大的經濟系統是怎麼構建出來的,你才能知道它現在存在一些什麼樣的問題。
做產品的同學也許十分熟悉,我們就是通過一些關鍵的指標,來觀察日常產品的“健康程度”,同理我們通過以上的這些關鍵指標,來觀察我國的大經濟體。
相比起大的宏觀經濟,作為社會渺小的個體,我們能做的真的不多,很多時候我們都是需要去調整自己,去適應這個社會,物競天擇自古就是生物進化的一部分。
所以,選擇在很多時候,確實是大於努力。
此文為原創文章節選,來自於公眾號:雅格布(jacoblab)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