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教會小學生獨立思考問題?

陳小柳的日常


獨立思考的目的是做出更好的人生選擇,所以把這個問題換一種方式描述出來,可能會更簡單一點。

如何教會小學生做出合適的選擇?

我們可以從反面來回答這個問題,我們只需要讓孩子沒有做出選擇的機會,那麼孩子就永遠不會學會如何來做選擇,很多家長覺得自己很聰明,替孩子做出了重大的選擇,這樣其實是害了孩子。

正確的方法是從小培養讓孩子自己做出選擇,同時給出孩子一些限制條件,比如孩子可以選擇買衣服,但是買衣服的錢是限制的,孩子可以選擇興趣班,但是選擇之後就要堅持下去,還有很多的例子,孩子在剛開始選擇的過程當中可能會犯一些很低級的錯誤,家長不需要干預太多,讓孩子來承擔這個錯誤的選擇所帶來的結果。慢慢的孩子就能夠自己獨立思考,同時也會變得非常的有責任心。


邏思機器人


這是個好問題。太值得討論,什麼叫思考呢?是什麼引起思考呢?思考的條件是什麼?孩子的思考是什麼樣子的呢?是用什麼思考問題的呢?能思考些什麼呢?這裡就有如何培養孩子的思考能力的問題。我們提到孩子的思考問題,要解決兩個問題,一是會思考。孩子真的會思考嗎?孩子的思考能思考出什麼呢?如,玩兒足球孩子會思考什麼呢?孩子能知道玩的是知識嗎?能思考球是數學嗎?足是數學嗎?球的運動與足的發力的物理知識嗎?總之,沒有思考知識,也不知道玩的是知識。這是思考的質的問題,這個問題是不是思考的內容呢?這個問題誰來幫孩子,是不是大人的事呢?孩子會思考需要大人提出思考的問題,有了問題才思考的。這是第一要解決的問題,第二,培養思考習慣,這個問題也是大人引導指導行成習慣,孩子知道思考什麼,有了思考習慣,這時才能有獨立思考的能力。生活中,看看我們是怎麼做的呢?有系統的訓練過程嗎?如果沒有虧大了。人認識一個事物,不是一下子知道的,必須經過返復體會才認識一個事物。培養孩子獨立思考要有一個系統引導指導的。簡單的認識思考效率低,思考有個思路:提出問題,分析問題,總結規律解決問題。如果,培養訓練出這個思維思路孩子就有獨立思考能力的。


難得糊塗李學龍


獨立思考是小學生深層次理解和掌握知識的重要途徑,小學生習慣於抽象思維,這與他們的年齡特點和心理認知有密切關係。在如何教小學生獨立思考的問題上,我們的教育方法,要隨著時代和社會的發展而有所變化。現在孩子獲取知識和信息的渠道很多,所有的問題,都可以快速獲得答案,這也影響了學生對問題的思考。我們可以嘗試下面幾個方法,幫助小學生養成獨立思考問題的能力。

一,給孩子營造一個獨立思考問題的氛圍。

在孩子學習的時候,儘量不要去幹擾他,給他創造一個安靜的學習環境,讓他把全部的注意力都放在學習上,不能出現電視、手機、玩具等讓他分心的東西。如果孩子通過獨立思考解決不了問題,我們可以適當的點撥,幫他理清思路。

二,輔導孩子學習或寫作業時,採取啟發式的方式來引導。

孩子在做作業的時候,遇到難題,如果他不會做,不要直接給他找答案,讓他拿出課本,找到當天所學的內容,,讓他回憶老師是怎麼講的,在這個過程中,他通過記憶和思考,就會想起老師講過的知識點,重難點,然後我們再啟發引導他,逐步養成獨立思考的習慣。

三,巧用趣味性的問題來引導學生思考。

思考是理性的,而興趣是感性的。當我們對學習不感興趣時,就不會用理性的思維去思考。孩子也是一樣,如果他本身對學習沒有興趣,自然就不願意去獨立思考了。那怎麼辦呢?我們要試著把問題具體化、生活話,形象化,同樣是一個數學問題,我們看能不能把它導入到生活場景中,讓數學問題和孩子的生活相聯繫,甚至可以導入到動畫片的場景中,這樣他就會對問題很感興趣,也樂於去思考答案。

四,用考試的方式來檢驗成績和激勵。

有的孩子平時做作業不是太積極,但是對於做模擬測試,則比較感興趣。因為他覺得測試後,會有評分,他就會知道自己的學習成績怎麼樣了。在做測試的時候,他會特別專心,有問題也會認真去思考,努力自己解決。因為他知道,真正考試的時候,也沒有人給他答案的。在這個測試的時間裡,他就能夠靜下心去思考。

總之,要讓學生學會學習,我們要有正確的認識,並採用正確的方法,並長期堅持,這樣,才能在孩子學習和成長的過程中,養成獨立思考,認真思考的好習慣,並讓這個習慣伴隨孩子一生,讓他終生受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