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被網友批評的村寨,有人說變了,但也還是原來的樣子

這個被網友批評的村寨,有人說變了,但也還是原來的樣子

清晨,窗外的西江稻田

西江千戶苗寨,現代商業下的魅力桃源。

如果你跟我一樣,聽遍了城市的喧囂,受夠了現今社會跨時代的飛速發展,在每一個徹夜難眠的夜晚,想與自己的心靈認真對話,卻又不知從何說起……不如暫時放下工作,為疲憊的自己短暫的休一次假,來一場旅行,重歸於大自然的懷抱和感受人間淳樸世俗的美好。

這次旅行的地點,小樓帶你去的——是被譽為:“人類疲憊心靈棲息地”的西江千戶苗寨。跟著我的步伐,你一定會喜歡上這裡。

這個被網友批評的村寨,有人說變了,但也還是原來的樣子

苗寨主體部分

西江千戶苗寨,位於貴州省黔東南苗族侗族自治州的雷山縣東北部。乘客車從凱里市出發(凱運司到西江車費16元),用45分鐘的時間便可到達西江鎮。也可以選擇打車直達。

西江如今在全國已小有名氣,近幾年遊客絡繹不絕,不僅是由於《爸爸去哪兒》的節目宣傳而聲名大噪,更是當地的如此“特別”,而深受遊客喜愛。如果你深入地去了解這裡,你便會認同:原來“人類疲憊心靈棲息地”還真不是吹吹而已。

這個被網友批評的村寨,有人說變了,但也還是原來的樣子

一村民家屋頂的小盆栽

走進苗寨大門,就有熱情好客的苗家婦女,穿著如節日一般的盛裝在門口迎接遠道而來的客人,她們用竹筒盛滿苗家自制的甜糯米酒作為敬酒給賓客喝。這便是苗族著名的迎客禮節:“攔門酒”。有點高山流水的感覺。

如果運氣不錯趕上好時候,甚至可以見到獨屬於苗家的苗年節、吃新節,很遺憾,我這個時候來真好都巧妙地避開了。

這個被網友批評的村寨,有人說變了,但也還是原來的樣子

還有十三年一次的大型祭祖節日——牯藏節。牯藏節在11月舉行,還有兩個來月,想來我也是參加不了了的。

在這裡,雖然商業同樣無處不在,但你所見到的依舊不乏具有民族特色的廉價小物,甚至秉持初心的手工匠人。

這個被網友批評的村寨,有人說變了,但也還是原來的樣子

偶遇一群正在做刺繡的當地阿姨

在這個年代,靜下心來去完成一件自己的作品,已經實屬不易。

更多地時候,是“熱愛”在堅持。

逛累了一早上,可以在中午欣賞有趣的歌舞表演。肚子餓了,可以體驗苗族歡迎賓客最高的待遇——“長桌宴“。這裡目前有每人48、68、88三個檔的,整體評價還是不錯的。

此外,品嚐這裡的特色美食:酸湯魚、臘肉、醃魚……

也是絕不能錯過的。

到了夜晚,寨子的中央廣場上會有比更精彩的演出(需要買門票,目前是100-150不等),詳細展示著這個獨特民族遷徙發展的故事。

這個被網友批評的村寨,有人說變了,但也還是原來的樣子

偶遇央視網攝影組在拍攝

整個苗寨有八座風雨橋,在一號風雨橋邊,有旅遊觀光擺渡車,可以乘坐前往觀景臺一覽苗寨全景(有兩種方式,景區大門進來倘若買了20元的車票,可以拿著免費坐觀光擺渡車,一共可以用四次;如果沒買,可以花5元乘坐)。

近年來,常聽人說:西江現在商業化嚴重,已經沒有了最初的感覺。

誠然,過於商業化不好。但不可否認,一定的商業化也是服務的保障。

不然,我們來這麼多人,吃哪兒?又住哪兒呢?

這個被網友批評的村寨,有人說變了,但也還是原來的樣子

遠處,炊煙裊裊,應該是在準備做飯了吧

來西江,應該是輕快的,我想這可能是每一個人的初衷。

在這裡的每一個可以輕鬆入睡的夜晚,也會有小蟲子為你哼著入眠,最近幾天,一起的其中一個姑娘說:

天還沒亮,卻老是被雞鳴聲”吵醒“……

這個古老的苗寨村寨,從被外界所熟知而至今,確實變了,但也還是原來的樣子。

本文原創,由啟航計劃支持,首發在今日頭條平臺。
行走西江,我是小樓,還在這裡等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