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去武大上學第一天開始,燒鵝就一直有個創業夢。
一開始我讀的是武漢大學物理學專業,我記得特別清楚,身邊的學霸們都是上課認真聽講,下課鑽圖書館各種預習複習專業課。
燒鵝這隻渣渣平時也是上課認真聽講,下課鑽圖書館,不過我去圖書館都是看各種創業書籍,各種講成功學的。
當時真的看了好多這方面的書,以為看的多了,找到一個可以複製的,我就可以做成一番事業。
本科時期也參與了幾個項目。
後來,隨著知識付費時代的到來,各種聽課聽書app也像雨後春筍一般冒了出來。
燒鵝就更沉迷進去了,現在想想,其實能力上長進的比較緩慢,真正解決的還是內心焦慮和碎片化的時間無處安放的問題。
兩個月前,參加了津門讀書會一個私董討論會。
當時,大家都會進行自我介紹。燒鵝對一個姐姐印象深刻。她介紹自己特別愛學習,是各個知識付費app的會員,確實講起話來也是比較互聯網範兒的。她說自己正在籌措幾個項目,好像是少兒養生和什麼推拿之類的。(具體的記不太清了)
我問了一句,您想怎麼推廣呢?她說想做抖音號,看抖音上有類似項目的賬號,感覺內容一般,自己可以做個更好的,理論上粉絲肯定比已有的那些大號粉絲多,除了抖音還有一些其他的推廣思路,線上線下結合。一些具體的闡述,燒鵝年紀大了,記不太清楚了,大致意思就是上述的內容。
我當時說了一些話,可能打擊了這位創業者的積極性。不過我覺得自古忠言逆耳,我犯過的錯,走過的彎路,真的不想其他創業者再錯一遍,該說的還是要說的。
這裡再點一下題,為什麼像知識付費領域的項目裡面,這些講成功案例的人,我說他們都在耍流氓呢?
因為成功者所具備的天時、地利、人和,這一切都難以複製。
中國人總是忌諱談論生死,一說起死亡就避而不談,覺得晦氣。
同樣,一個CEO或者一家企業的失敗,也一樣避而不談,不成文的規定一樣,大家認為只有 loser 才會天天把失敗掛在嘴邊。
成功者走在前面,證明了自己項目的模式和方向都是成功的,於是一些人開始抄襲他們的商業模式,模仿他們演講的風格,甚至開始模仿他們的生活方式,幻想著做同樣的事情也能成功。
在中國,就是這樣一種成功動機過剩的氛圍,我們特別崇尚和追捧成功,追隨一切當下最紅的公司、模式、熱詞,我們的目光只會聚焦在那些成功者身上。
我的偶像校友雷軍說過一句很著名的話:站在風口上,豬都能上樹。
藉助改革開放和一次次互聯網時代技術的變革,一批批的公司成為了這些風口上的豬。
這些成功的操盤手,把自己過去的成功操刀的經驗分享出來固然是好事。
但是燒鵝覺得,在如今這個信息爆炸的時代,我們能知道的信息,都是別人想讓我們知道的,但事實上那些別人不想讓我們知道的原因,有時候才是至關重要的。
而且,中國有句古話:此一時彼一時也。如果不把實操經驗,重新還原到當時操盤案例項目的時間節點和外部競爭環境下,往往分享出來的成功案例真的沒有太多意義。
所以,講成功案例的人,跟耍流氓沒什麼區別。因為過去成功的案例,放到今天講,某種意義上來說,就是錯的!
這時候分享出來的成功案例,就和咪蒙類的雞湯文一樣,沒有太多分別了,因為並不能幫助你成長。反而,你學了半天,真的去運用的時候,就會發現並沒有一點效果。
就好比:你在你們幼兒園打彈弓稱霸天下,或者你的CS水平在你們學校獨步江湖,真的把你放到敘利亞,給你一把AK47,你連槍栓可能都不知道怎麼拉,分分鐘就被幹趴下的道理是一樣的。
因為看似一樣,但真的實操起來差別太大了。
比如那個姐姐覺得做抖音號就可以引流,我也可以跟那些大號一樣做同樣甚至更好的內容,其實這是不對的。
我覺得這些抖音大號的門檻並不是他們所做的內容,這些大號的內容製作門檻並不高,像抖音大號辦公室小野等基本上都是2-3個人在運營。
這些抖音大號真正的門檻在於眼界。在你最近兩年才剛剛知道抖音的情況下,人家在16年17年可能就all in當時的抖音了。
等所有人都知道抖音了,就過了平臺的紅利期了,這時候如果還想要做一個同樣粉絲數量的大號,那需要的資源和能力就不是一個量級的了。
那我想上進,看這些案例都不對的話,我就不學了嗎?
當然不是。
只不過研究成功案例是不對的,
其實最有意義的,是研究失敗。2015年1月,馬雲、柳傳志、馮侖、郭廣昌、史玉柱、沈國軍、錢穎一、蔡洪濱、邵曉鋒等九名企業家和著名學者共同創建了湖畔大學。
湖畔大學的辦學理念非常清晰:這是一所專門研究失敗的學校——
我們不能教你如何成功,但能教你如何避免失敗。
“MBA其實挺害人的。很多商學院都只停留於紙上談兵。這樣的機構,我沒有興趣。”趙翼(湖畔大學一期學員, 鄉土鄉親創始人)與黃宇韜(湖畔大學一期學員,情侶應用小恩愛的創始人兼CEO)聊天的時候說到。
(湖畔大學一期學員,36氪的CEO)劉成城雖然沒有系統地學過商學院的課程,但在中科院讀書時,蹭過很多企管方面的課。這些課主旨相同,都教成功學,經典案例之一就是可口可樂如何打敗百事可樂。
“我覺得那些教授講得確實都挺對,但怎麼也用不起來。”創業3年,劉成城遇到的大多是困難,“我可以在各種渠道找到無數可供學習的成功案例,但這些案例都不教你如何解決問題,如何避免失敗。”
一個企業只有活著,才有機會成功 。
創業者必須知道那些可能讓它陷入生存危機的錯誤,並提前防範。
馬雲說:“企業成功的經驗各有各的不同,但是失敗的教訓往往都是相似的 。我花時間最多就是研究一個公司是怎麼失敗的,我給阿里巴巴所有高管推薦的書,都是講別人怎麼失敗的,因為失敗的原因都差不多,都是那4、5個非常愚蠢的決定,但是往往很多人都會覺得,這麼愚蠢的錯誤,只有別人會犯,我怎麼會犯。即使提醒著你,你還是會犯。而MBA案例教學都是教別人張三怎麼成功、李四怎麼成功、王五又怎麼成功,學了太多成功的事情後,你反而會不知道怎麼做事了,覺得自己飄飄然。”
所以,珍愛“失敗”,遠離成功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