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仰与文明——科学为何没有在中国产生?

信仰与文明——科学为何没有在中国产生?

众所周知基督教是西方文明的基石之一,是现代文明的重要发源地,为什么会产生这种情况?为何这种国人看作愚昧而原始的宗教信仰会成为如今所有人都离不开的现代文明的源头之一?宗教信仰和社会文明有怎样的联系?为何我国的道教、儒家、佛教等没有发展出现代文明——科学?

1.

首先我尽量以客观的角度来阐述观点,当然因为知识和情感的原因无法做到绝对的客观,但我会尽力;信仰对于多数国人来说比较陌生,因为很多人都认为自己没有信仰,但实际考察周围的社会就会发现国人并不是没有信仰,而是信的太多反而忘记了,比如国人见佛烧香、见庙求缘,中秋祭祖、清明扫墓等等各种不同的习俗,说是习俗但实际上这就是国人的信仰,国人的信仰是什么?其实简单说就是实惠,国人认为烧香拜佛必须要有实际的好处,即使是民间的巫术跳大神等也必须能让我得好处。

2.

求好处,并且是求短期的好处这就是国人的信仰特点,可以说是实用主义者,总结说“我拜你是因为你能马上给我好处”,但国人这种功利性的信仰严格意义上算不上真信,只能算是“迷信”——盲目的信仰崇拜,我的理解就是他们并不了解所信的对象是谁,举个简单的例子,很多人拜财神,但是谁知道财神叫什么名字?有什么事迹经历?他为何能让你发财?其中的逻辑原理又是什么?我想绝大多数人不仅是答不出来,甚至从来没有思考过。为何会如此?因为国人认为思考这些并不能带来受益,所以为何费力想这些没有用的东西呢?但是西方或者说基督教(正统的基督教)是很重视这种内在逻辑的,可能很多人奇怪,你一个信仰,本就难以证明或者目前无法证明的东西还思考什么内在逻辑啊?信就信不信就算了,刨根问底何必呢?

3.

而这种刨根问题,探究“不切实际”的精神确是科学发展的必要条件,其实科学并不是最近几百年从零开始发展的,而是从古希腊的哲学家的思考,接着受基督教文化的影响(正面或者负面都有),才最终发展出科学,而信仰在其中是不可或缺的,我不是说基督教,而是以基督教为代表的西方文明,正统的科学家认为世界是可以被人是的,是有规律的,有秩序的,这种信仰使得科学家们愿意追求其中的原理,并且用数学、用公式来表示。

4.

当我们翻看道教的经典或者佛经、儒家经典会发现,里面很多内容多数都是需要你去意会,或者用更专业的词汇叫做“悟”,比如禅宗经典的“拈花笑佛”,中国的文化常常强调悟性,比如“师傅领进门修行在个人”等俗语就可以体现,而悟性说白了就是说不清楚,模模糊糊,你可以这么说,也可以那么说,中医、国学等等就是这类的代表,其实这也是国人信仰立场的表现——没有立场,国人的处世智慧之一就是谁也不得罪,包括拜神也一样,这个神拜拜,菩萨也供供,只要有利益就可以,不问缘由,不求道理,只要利益,其实如今的社会不正是这种信念的最佳展示吗?

5.

科学是追求真理,并且将真理用数学公式或者富有逻辑的语言表述出来,而国人不习惯用逻辑说话,而且从另一方面说实用主义的信仰其实什么都不信,只信利益,或者说现实,但是多数科学发现短时间并不能带来受益,所以以国人功利的性格是很难发展出科学的,并且个人认为基督教的一神论也是有利于科学的产生,因为一神论意味着唯一性,而真理就是唯一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