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凡的世界》:王滿銀的罪與贖,並不是所有的人生都能重新來過

即使相隔百年,也依舊不會隨著時代的變遷而過時,這就是“經典”的定義。《平凡的世界》作為路遙先生嘔心瀝血創作的文學作品,是作家陳忠實眼中矛盾文學獎皇冠上的明珠,更是激勵千萬青年的不朽經典著作。

這部百萬字的全景式長篇小說,不僅僅講述了中國社會歷史進程的潮流和變化,反映了時代的縮影和變遷,在路遙的筆下更構造了許許多多鮮活飽滿的人物形象,這些人物有血有肉,存在於作家的文字中,存在於生活中隨處可見的風景裡,更久久的停留印刻在我們的心間,成為了生命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平凡的世界》:王滿銀的罪與贖,並不是所有的人生都能重新來過

積極進取,懷揣夢想,渴望出走農村,在外面的世界闖蕩的孫少平;擁有著精明強悍和不怕吃苦的精神,顯示出強大生命力的孫少安;活潑開朗,集美貌才智於一體,光芒四射完美的田曉霞;擁有著黃土高原女性特有的柔情與體魄,淳樸伶俐的賀秀蓮……《平凡的世界》故事裡的每一個人物身上,都能夠讓我們感受到人性的單純和美好,這些故事裡的人物,就像是漫漫黑夜裡亮起的火炬,給我們的生命照亮前進的方向。

然而作家路遙看似溫情的筆觸下卻裹著真正的殘忍,他以殘缺、分別,死亡的方式宣判了筆下人物近乎悲劇的命運。當著千萬讀者的面硬生生地將“美好”掰碎,碾成了一地的粉末。田曉霞因為救落水兒童而被激盪的浪花和洶湧的洪水吞沒了身影,秀蓮因為過度勞累,在慶祝會上鮮血噴湧,罹患肺癌。田潤葉和李向前最終修得連理,但代價卻是李向前從此失去了雙腿,另一個飽受愛情折磨,可憐的金波卻連和心愛的藏族姑娘再見一面竟已都成了奢望。

《平凡的世界》中每一個善良美好的人物似乎都要歷經生活的磨難,在暴風雨的洗禮之下,被擊打的體無完膚。而那些真正平凡,甚至劣點斑斑的人物,作家路遙反而選擇了更為包容的態度和同情憐憫的心態,比如說罐子村的王滿銀。

《平凡的世界》:王滿銀的罪與贖,並不是所有的人生都能重新來過

01.自身性格、人生經歷,原生家庭,共同塑造王滿銀的人物形象

在老丈人孫玉厚的眼中,女婿王滿銀是不知羞恥的二流子。王滿銀的存在讓受了一輩子罪的老人痛苦地有些麻木,甚至感到人生受到了強烈的汙辱,恨不得讓地上裂開一條縫鑽進去;在孫少平孫少安的眼中,姐夫王滿銀是讓他們恨之入骨的對象,生活中經常會因為這個人的存在,而使原本貧困的家庭雪上加霜,愈發飄搖。甚至在王滿銀自己的眼裡,他就是罐子村裡那個臭名昭著的破罐子。

除過沒偷人,他什麼事沒做過?扛過槍,耍過賭,走州過縣做過買賣,也鑽過兩回別人家媳婦的被窩,並且還欠眾人一屁股債——年年過年都不敢在家裡住,得跑到外面去躲債。他已經是這個樣子了,而今還在乎這?他們村叫個罐子村,他就是罐子村的破罐子!破罐子破摔,反正總是個破了!

在《平凡的世界》第一部第四章,王滿銀作為第三者的方式從蘭香的口中出現在廣大讀者的視野裡,此時的蘭香還是一個只有十三歲的孩子,在蘭香臉蛋上掛著的兩顆淚珠的襯托下,愈發顯示出姐夫王滿銀混賬的形象——因為販賣了幾包老鼠藥,而被拉到了工地上去“勞教”。在當時的社會環境大背景之下,對於孫玉厚一大家來說,這件事無疑會把他們家在全公社揚臭。

《平凡的世界》:王滿銀的罪與贖,並不是所有的人生都能重新來過

路遙在《平凡的世界》中塑造了一個好吃懶做、不知羞恥的人物形象。但造成王滿銀人性陰暗一面的原因卻不僅僅是自身的性格和人生的經歷所導致,更多的是與其原生家庭遺留的劣根性有很大的聯繫。

在餘華的《活著》一書中,福貴祖上兩百多畝地到福貴爹手上只剩下了一百多畝,而到了福貴手上更是賭光了祖上遺留下來的所有財產。福貴娘得知這一消息後,坐在地上抹著眼淚感慨道:“上樑不正下樑歪”,福貴的爹更是被活活氣死。

路遙筆下的王滿銀和餘華筆下的福貴在出身上有很大的相似性,王滿銀的老祖曾經當過“拔貢”,到他祖父手裡抽大煙抽光了家業,他的父親後來成了前後村莊的二流子,而他自己更是繼承了父親所有的習性,成了自己口中罐子村的破罐子。

《平凡的世界》:王滿銀的罪與贖,並不是所有的人生都能重新來過

02.王滿銀的罪:作為農民害怕吃苦、出走農村缺乏拼搏精神,擁有美好而不自知

縱觀王滿銀一生的歷程,可以簡單的用生於鄉村、出走鄉村再到歸來鄉村加以總結概括。他本可以從一開始就擁有一段幸福美滿的婚姻,並通過農民的勞動而過上踏實的生活。但不安現狀的他卻選擇了另外一種生活方式,闖南走北,出走半生,歸來卻已是生出白髮的中年。

  • 對比孫少平

從雙水村的農民到黃原的攬工小子,再到銅城礦務局大牙灣煤礦的工人。這是孫少平人生中每個階段的變化軌跡。作為農村的出走者,孫少平從來都未取得俗世定義上的“成功”,但孫少平卻是《平凡的世界》整部作品精神的代表,他的成功更多的是對自我性格的塑造。

受讀書的影響,孫少平雖然是農民的兒子,但卻對外面的世界有著極度的渴望。他想擁有的從來都不是大富大貴的生活,而是在荊棘叢生的路上,通過自己的努力和汗水,和不公的命運勇敢的對抗作鬥爭,走出截然不同的一條道路。

反觀王滿銀呢,同樣作為農村的出走者,被外面繁華的大千世界所吸引,但卻並不具備艱苦奮鬥的精神品質。因為害怕吃苦不想種地,於是跑到外面開始做“生意”,先是販賣老鼠藥,被拉到工地上去勞教,後來坐車到上海販賣手中的木耳,卻被冷酷的城市拒之門外。

浪蕩的品質似乎滲透了他的血液,在省城的大街上王滿銀看起來更像是一名流浪者,儘管接二連三的碰壁,但王滿銀卻對外面的世界充滿了熱情,他不安現狀更不甘寂寞,害怕勞動而出走農村,但卻從未走進城市中去,成為了一個漂泊在路上的可憐人。

《平凡的世界》:王滿銀的罪與贖,並不是所有的人生都能重新來過

  • 對比孫少安

十三歲輟學擔起了家庭生活的重擔,幫助父親支撐起風雨飄搖的家。這是作為一個男人的擔當,更是作為一個家庭主樑骨的責任。十八歲憑藉著"精明強悍和不怕吃苦的精神"被推選為生產隊隊長,成為雙水村的"能人"。後來更是開設磚廠,經歷了多次的虧本和失敗,最終以一個農民的身份走向了成功。可以說正是在他的庇佑之下,才讓遠方銅城的孫少平沒有任何的後顧之憂。

而王滿銀呢,常年在城市的陰影和黑暗中穿梭遊走,但卻始終無法逃脫農村的束縛,作為農民的他,吃不了農民的苦,更幹不了農村的活,在罐子村被世代農民用汗水浸透的土地上,他找不到絲毫的歸屬感,而在無數個燈紅酒綠城市的夜晚裡,他又看不到真正的出路。

《平凡的世界》:王滿銀的罪與贖,並不是所有的人生都能重新來過

而讓無數讀者憎恨的,卻並不是他好吃懶做的品性。而是他享有人世間真正的幸福卻從來不懂得珍惜。王滿銀從來不是一個合格的父親,更算不是一個稱得上職的丈夫。

每年臘月,在臨近春節的十幾天裡,蘭花和她的兩個孩子,總是懷著一種激動地心情,期待著久離家門的王滿銀從外面歸來。對於缺乏父愛的孩子來說,和自己的父親一塊呆幾天,比吃好穿好和紅火熱鬧更重要。而對於擔當起父親和母親雙重責任的蘭花來說,她也有過慾望的盛年,有過身心俱裂的許多夜晚。她三十來歲,正是身強力壯之時,卻要忍受著身體和心靈的雙重摺磨,還要飽受村子裡傳來飄去的流言蜚語帶來的打擊。

蘭花代表了絕大多數農村婦女的人物形象:吃苦耐勞,簡單容易得到滿足。她也曾是無數男人眼裡的渴望,卻偏偏被自己的丈夫當做了一塊普通的泥巴。

《平凡的世界》:王滿銀的罪與贖,並不是所有的人生都能重新來過

03.王滿銀的贖:於一瞬間發生的轉變

在上海破爛的小旅館裡,王滿銀坐在油漆剝落的小桌前疲憊的嘆息著。他對著桌前那面滿是灰塵的破鏡子,端詳自己的面容,看到了全是皺紋的眼角,兩鬢間生出的許多白頭髮,和那個陌生而又蒼老的自己。

在這寂靜的深夜裡,這樣呆坐著的時候,他耳邊似乎突然傳來遠方貓蛋和狗蛋喊“爸爸”的聲音;他恍惚地看見兒女們戴著紅領巾和他們的母親一塊立在罐子村的公路邊,在等待著他回來……

他已過而立之年,歲月蹉跎早已不再年輕。回首前塵往事,他這顆愚頑痴蠢的心就像被利錐猛戳了一下,他對眼前漂泊的生活產生了強烈的厭倦,在他的心裡此刻唯有回家的念頭。

故事的最後,他歸心似箭踏上了西行的火車,在落葉紛紛的秋天回到了罐子村,回到了兩個孩子和妻子的身邊。

《平凡的世界》:王滿銀的罪與贖,並不是所有的人生都能重新來過

柳青在《創業史》裡寫道:“人生的道路雖然漫長,但要緊處常常只有幾步,特別是當人年輕的時候。沒有一個人的生活道路是筆直的,沒有岔道的,有些岔道口譬如政治上岔道口,個人生活上的岔道口,你走錯一步,可以影響人生的一個時期,也可以影響人生。”路遙也這樣說過:“有時候,往往一個極偶然的因素,就可能會改變一個人的生活。”

王滿銀人生的前半段,因為好吃懶做、逃避勞動的品行和浪蕩的心性而走向了人生的岔道。卻因為旅館桌子上的一面鏡子,讓他幡然醒悟,從而使生活發生了巨大的轉變。

王滿銀始終是路遙筆下《平凡的世界》裡的一個特例。在現實生活中,並不是每個人都能遇到可以讓人發生巨大轉變的偶然因素,而人生中的每一次醒悟和蛻變都將伴隨痛苦發生。我們要做的就是珍惜當下來之不易的生活,要知道,並不是所有的人生都可以重新來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