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山藏古寺—新乡市香泉寺,中国第一个佛教“麻风病院”治疗地

香泉寺所在的新乡市卫辉市,有素有“南通十省,北拱神京”之称。历史上的卫辉市是牧野大战发生地、姜太公故里、中国财神文化之乡等。香泉寺就在卫辉市西北二十公里处太公镇的霖落山上。

深山藏古寺—新乡市香泉寺,中国第一个佛教“麻风病院”治疗地

新乡市香泉寺历史

香泉寺始建于北齐天保七年(公元556年),为著名高僧稠禅师在魏离宫旧址上所建。稠禅师登封少林寺第二任主持,传闻有次稠禅师游历化缘到此,发现霖落山泉水甘甜清纯,他捧了一口,一股香气扑面而至,就高兴地说:“这里可以建寺院。”后来,这里就建起了寺院,并取名“香泉寺”。

寺院建成以后,唐、宋、金、元、清历朝历代在此均有石刻、雕像。香泉寺虽没有稠禅师所在的少林寺那样远近闻名,但是它在豫北地区却大有名气,素有“豫北第一古刹”之称。

深山藏古寺—新乡市香泉寺,中国第一个佛教“麻风病院”治疗地

远眺深山中的香泉寺

新乡市香泉寺建筑格局

香泉寺素有“太行叠翠、香泉水响、曲径通幽、洞天福地”的美名。它建筑雄伟,古往今来不但是达官显贵、文人雅士避暑、游览的好去处,也是民间百姓的重要活动场所。寺院枕岩而筑,耸立于青山之间。香泉寺规模宏大,寺以山势分隔,为东西二寺。

西寺有稠禅师殿,殿前有神头塔(亦称胜经塔),整塔用佛雕砖砌。塔的两侧有稠禅师石塔和千佛石阁(即千佛碑):石塔现存六级,残高3米,塔四周各级每面雕佛像3尊,须弥座;阁高约3米,宽、厚约为1米,阴阳两面均雕佛17行,每行10尊,刻工精湛,形象逼真。这是两寺中一座比较完整的宗教艺术石刻建筑。

深山藏古寺—新乡市香泉寺,中国第一个佛教“麻风病院”治疗地

南天门石坊

沿石径东北行,便是东寺。一股清泉从东寺石隙中流出,陡壁如削的山崖,以石径作梯盘曲而上,一座面阔一间,高约4米的石坊枕崖而立此坊名曰“南天门”。石坊檐下刻“淑海香天”四个大字。坊柱上刻有“两天既许分东土,南海当移住北方”的对联。寺后有一方石筑水池,即为香泉之源。

深山藏古寺—新乡市香泉寺,中国第一个佛教“麻风病院”治疗地

​中国第一个佛教“麻风病院”治疗地

北齐时期即六世纪中叶,印度来华僧人那连提黎耶舍,在此创建了中国第一个麻风病院,收容了众多无家可归的麻风病人。在唐代《续高僧传》记载中说:

“于汲郡西山,建立三寺,依泉傍谷,制极山美,收养疠疾,男女别坊。”

河南省宗教文化研究会秘书长、郑州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博士李邦儒曾在《中原文化解读》中解读这段记载,他说:卫辉香泉寺是中国第一个佛教慈善场所,专门收治麻风病的“疠人坊”,开中国佛教慈善、医疗之先河。男女分坊收治麻风病人,解黎民之厄。

深山藏古寺—新乡市香泉寺,中国第一个佛教“麻风病院”治疗地

香泉寺还有被人所称道的就是,寺内佛像算起来多达1万多个,千佛洞内,雕刻有众多的佛像,已经被列为河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寺内壁画除佛像外,有栩栩如生的古代人物,也有生动优美的神话故事,更有那飘然欲仙的“飞天”和洞悉人间烟火的各路仙神。

香泉寺寺内的石窟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这些造型奇特的艺术珍品都达到了惟妙惟肖的艺术境地,生动地反映了劳动人民的智慧和创造才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