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美黃梅】胡六橋隨筆


【大美黃梅】胡六橋隨筆

彎彎的橋如彩虹橫跨在這日夜流淌的河面上,上通大河鋪,下通濯港街,這就是有故事的胡六橋。

——題記

從南北走向的濯港鎮上街頭糧站向西北方向拐彎行走,就是胡六橋地界。明太祖朱元璋御封的“苐一山”——化城山遺址,就屬於胡六橋村。

胡六橋,位於濯港鎮北部,西靠高橋村,東鄰吳咀村,南抵桂墩社區,北至蔡壪村。清代屬永福鄉,1946年屬路塘鄉。1949年5月,屬濯港區。1958年12月,屬衛星人民公社胡六橋大隊。1961年2月,屬濯港區。1975年10月撤區並社,屬濯港人民公社。1984年2月撤社並區,更名為胡六橋村,屬濯港區。1987年撤區建鄉鎮,屬濯港鎮。

胡六橋有橋,歷史上幾建幾毀。舊有石橋,邑進土張銘曾飼牛沽酒於此。張銘是習武之人,武進士,康熙戊午年(1678年)中舉人,康熙己未科(1679年)進士。後題曰:“飼牛已去朝金闕,沽酒依然過石橋”。康熙四十七年(公元1708年),胡六橋被洪水沖垮,義士夏九岸換以木橋,時垮時修。至乾隆十七年(公元1752年),吳洪桂、趙懷貞等募眾修建石樑。1991年胡六橋修建為三孔四墩石拱橋,1998年7月因洪水衝擊導致一橋墩下沉,橋身斷裂,2001年危橋倒塌。2006年重建單孔虹橋。

胡六橋,橋下有水,水運便捷,沿著大河白花畈順流而下的考田河水經胡六橋、胡破屋橋,然後經過舒城寨大橋匯入太白湖。在古代,濯港、大河一帶的很多貨物就是通過這裡的碼頭上貨、下貨。這裡在清朝以前只有碼頭,沒有通行的橋樑,河兩岸的人要來往,就要靠船擺渡。後有當地擺渡人胡六,在此修橋,因此得名胡六橋。

胡六橋村各自然墩名字都有些來歷,有趙家爐、陳興七、幹米塘、黃沙壟、趙上屋、楊思下 、夏家河 、王圩、李家墩等地名。

【大美黃梅】胡六橋隨筆

村委會駐地的趙家爐 ,是舊時陳姓在此建了三座生鐵爐,後陳姓外遷,趙姓入居,故名趙家爐。新石器時代化城山遺址位於陳興七,是因為這裡群眾的祖先名叫陳興七。化城山遺址,為一橢圓土城寨。元朝末年,朱元璋與陳友諒交戰時曾在寨中的意生寺駐軍,於寨四周挖建壕溝,並親題“天下苐一山”匾額。

幹米塘的來歷就有點傳奇,傳說很早以前,有一年該地受災,顆粒無收,人們到了冬天飢寒交迫,連樹皮都被人剝下來,啃光了,眼看都撐不住了。一天村前水塘中,忽然浮出幹米,解人們受餓之苦,原來是飛仙宋益暗中幫助當地人度過饑荒。

夏家河,是元末明初,夏思賢自江西德安遷此地始居,當時建居在河邊,人們就把這裡叫做夏家河。這裡居住最早的姓氏,應該是趙姓,這裡有個趙上屋,在南宋建炎二年,一名為朝廷辦理軍務的將領趙壽一在這裡駐紮,後落籍繁衍生息,建居在現在幹米塘的上頭,後人把這裡叫做趙上屋。

一座橋,一個村,一段歷史......


【大美黃梅】胡六橋隨筆

作者:

曹錦軍,湖北省作家協會會員、湖北省攝影家協會會員、《曹錦軍圍爐》文旅微信平臺總編、2019年長江讀書節領讀者、黃梅攝協副秘書長、《黃梅文藝》雜誌副主編,黃梅作協常務理事。著有《北緯三十度上的黃梅》《煙雨浸潤濱江城》,主編有《穿越時空賞黃梅》《大美黃梅》等書。文字作品發表百萬字,散見於《長江文藝》《長江叢刊》《湖北日報》《 文旅湖北》《荊楚群文》《濤聲》《黃岡日報》《鄂東晚報》《黃石週刊》等。攝影作品多次在省級比賽得獎。


分享到:


相關文章: